一代功臣长孙无忌,稳居凌烟阁首列,中国最后一个贵族

知晓唐朝历史的人都清楚,唐时期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标志——凌烟阁,里面都是一些为国家做过伟大贡献的重臣。那么凌烟阁里的第一功臣是谁?长孙无忌。唐太宗凌烟阁的诏书里面,排名第一的就是他。长孙无忌是什么人呢?他是太宗皇后的兄长,唐太宗最信任的臣子,唐高宗的亲舅舅,武则天最大敌人,也是我国朝代中最后一个贵族。说他是最后一个的原因是什么?因为在他身后,中国的贵族政治就走向了下坡路,替代它的是官僚政治,中国历史进入了相对崭新的部分。宋以后的中国基本上就可以说是有贵人无贵族,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他就是我国贵族政治里面最后一个代表人物。

一代功臣长孙无忌,稳居凌烟阁首列,中国最后一个贵族


为何长孙无忌能够被称作第一功臣呢?首要的原因就是身份。长孙无忌拥有着关陇集团以及外戚的双重身份。虽说他的身份是鲜卑人,但是他的文化底蕴并不薄,相反还十分深厚,“旧唐书”中明确记载了他好学的史实。他的先祖一直都是前朝的著名大臣,这一点对于长孙无忌一生产生的影响非常之大,不仅仅是世代为官的家族原因,更多的是因为家族身后的集团——关陇贵族集团。

一代功臣长孙无忌,稳居凌烟阁首列,中国最后一个贵族


这个集团自西魏开始就是能够左右一个国家政治的中坚力量,虽然说是一个小集团,但其中的人物个个都能拉出来说上几句。除了这个原因之外,大家也都非常清楚李世民和皇后之间的关系有多好,是中国古代皇家里非常少见的真爱。所以,作为皇后的亲哥哥,长孙无忌自然备受重用。有些人看不惯他的势头太盛,就像皇帝秘密上奏说他太过重视长孙无忌。不仅如此,长孙无忌自己心中也是非常不安,怕自己树大招风,屡次向皇帝提出辞职的事。最后迫于无奈,太宗只好接触他身上的部分职务。但是没过多久,太宗又想提拔他。

一代功臣长孙无忌,稳居凌烟阁首列,中国最后一个贵族


实际上,因为长孙无忌的身份在那摆着,在太宗心中属于自己人——用着放心。史书中频繁的出现长孙无忌的名字是从“玄武门”之变开始的。可以用一个词形容长孙无忌在这件事之中起到的作用——一言九鼎。当时正是太子和齐王鼓动皇帝杀掉李世民的风头,一时间秦王府陷入了恐慌之中。作为智慧担当的房玄龄想要劝自己的主子先一步动手,但是觉得自己去劝说他不合适,于是就找到了长孙无忌。而长孙无忌也正有此意,说他早就想劝秦王这样做了,只是一直不敢开口去说,现在房玄龄说的话正合他意。

一代功臣长孙无忌,稳居凌烟阁首列,中国最后一个贵族


长孙无忌面见亲王说出来这番话,其他人才敢进一步去劝说,只是秦王自己一时间还不敢下定主意。到了事变发生的那一天,还是长孙无忌主力策划的所有事。不管怎么说,长孙无忌能够居功的原因还是自身的能力足够强。他在行政方面表现出来的优秀使人没有办法去挑剔什么,不像是一般外戚那样外强中干,而是实打实的强,他在太宗当政时的宰相之中一直都是第一名。长孙无忌主持过一件对后代影响深远的大事——主持修订了律法。

一代功臣长孙无忌,稳居凌烟阁首列,中国最后一个贵族


我们都知道,律法几乎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在唐朝初期的时候,所有的制度还都是按照前朝的去做,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毕竟前朝之所以灭绝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它所拥有的制度不会完全正确。所以当一个新的朝代建立,是绝对没有理由去一切向前朝靠齐的。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肯定要有人出来编制一套属于这个新时代的律法,而这个人就是长孙无忌。唐太宗执政的时候有一个特点,就是善于听从别人的意见。他善于听从别人的声音而走出自己的误区,避免出现什么大的错误。

一代功臣长孙无忌,稳居凌烟阁首列,中国最后一个贵族


不过也会有人什么都顺着他,长孙无忌就是其中一个。与其他忠臣不同的是,长孙无忌的“忠”就仅仅是对于李世民一个人的“忠”,与国家无关。他的维护往往只在乎的是太宗的私人利益,而不是国家的利益。这一点在前往讨伐辽东的战役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将长孙无忌的画像摆在第一个位置上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烘托他的地位,能够放心的将未来的皇帝交付给他。有他在,就意味着太宗在政治上生命的延续。可以说,在太宗将自己的孩子托付他的时候,就是长孙无忌一生中的最高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