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背后的历史真相是:宋仁宗如何做到“为人君、止于仁”

《清平乐》热播,激起了我们对宋仁宗的兴趣。


《清平乐》背后的历史真相是:宋仁宗如何做到“为人君、止于仁”

《清平乐》中的宋仁宗


在宋仁宗之前,没有皇帝的庙号为“仁宗”,可见宋仁宗的性格一定是“仁”的,那么“仁”的意思到底是什么呢?有人说是“仁厚”的意思,没错;也有人会说是“仁者爱人”的意思,也对;我认为“仁”的意思是懂得处理人与人的关系。

仁宗真正做到了“为人君,止于仁”。

皇帝的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他要处理好与太后、后宫、大臣和百姓的关系。与太后的关系影响到国家政策的方向,与后宫的关系影响到皇帝本人的心情,与大臣的关系影响到自己能否有效管理国家,与百姓的关系影响到政局是否稳定。

《清平乐》背后的历史真相是:宋仁宗如何做到“为人君、止于仁”


《邵氏闻见后录》记载:仁皇帝四时衣夹,冬不御炉,夏不挥扇,禀天地冲和之气故也。仁宗可以很好的克制自己,处理自己与温度的关系,这是他能处理好其它关系的前提。

一、对刘太后的“仁”就是“忍”

乾兴元年 (1022)二月戊午 ,宋真宗驾崩 ,12岁的宋仁宗即位 ,由刘太后垂帘听政 。《宋史》记载:“天性仁孝宽裕,喜愠不形于色。”仁宗性仁孝,对人宽厚和善,喜怒不表现于外表。

年幼时需要学习,刘太后对仁宗要求很严格,仁宗也很听话懂事,造就了他深厚的文化修养,仁宗的书法水平很高,其“飞白体”很有名这也与长久的严格要求密不可分。此举是成为皇帝必须接受的教育,尤其是在极其重视教育的宋代,无可厚非。

《清平乐》背后的历史真相是:宋仁宗如何做到“为人君、止于仁”

刘太后

年长些,刘太后决定了皇后的人选,不考虑仁宗的喜好,仁宗并不喜欢这个别人选的郭皇后,但他也不能或不敢发表不同意见,但实际行动已说明了他的不满,“郭后之立 ,非上意”,所以“寝见疏”,而“后恃章献骄妒 ,后官莫得进 ,上患之 ,不敢诘 ”。皇帝很聪明,他会想:为什么不选长得好看的王氏?不选自己很情投意合的张氏?权力,维护刘太后自己的权力是答案。

皇帝虽不满,但他告诉自己一个字“忍”。

刘太后任用了自己的亲戚为官,还指使他们去侵占土地、贪赃枉法,皇帝不是不知道,他依然选择忍。

群臣反对下,刘太后毅然选择自己穿衮服去祭祀宋皇室的太庙,皇帝无奈,忍!

《清平乐》背后的历史真相是:宋仁宗如何做到“为人君、止于仁”

《清平乐》中的老年刘太后


得知自己的生母并不是刘太后,而是李宸妃后,自己依然能保持对刘太后的尊敬与容忍。

二、对后宫妃子的“仁”是:爱但克制

公元1033年,明道二年,皇帝废掉了郭皇后,此前不久,刘太后去世,废后之前群臣极力反对,但仁宗很决绝,这是长久以来的忍无可忍的结果,也是皇帝为了摆脱刘太后执政阴影的举措。

对待别的后宫妃子仁宗很温和,甚至有大臣抱怨皇帝太沉迷后宫生活。大臣石介曾说:“正月以来,闻既废郭皇后,宠幸尚美人,宫庭传言渐有失德。自七、八月来,所闻又甚,倡优妇人,朋淫宫内,饮乐无时,圣体因常有不豫”。皇帝在废郭皇后之后,有些放纵自己,身体常常不舒服。

《清平乐》背后的历史真相是:宋仁宗如何做到“为人君、止于仁”

当然,他还是能听进别人的意见的,毕竟他不是昏君。《曲洧旧闻》记载:

范讽知开封府日,有富民自陈:“为子娶妇已三日矣,禁中有指挥令入见,今半月无消息、”讽日:“汝不妄乎?如实有兹事,可只在此等候也,讽即乞对,具以民言闻奏,且曰:“陛下不迩声色,中外共知,岂宜有此?况民妇既成礼而强取之,何以示天下?”仁宗日:“皇后曾言,近有进一女,姿色颇得:朕犹未见也”讽日:“果如此,愿即付臣,无为近习所欺而怨谤归陛下也。臣乞于榻前交割此女,归府面授诉者。不然,陛下之谤难户晓也,且臣适已许之矣。”仁宗乃降旨,取其女与讽,讽遂下殿。

开封府范讽接到百姓的上访问,自己的儿媳被接进皇宫,三天不归,范大人直接去找皇帝,范讽竟反问皇帝“何以示天下?”,皇帝最终放人。

《清平乐》背后的历史真相是:宋仁宗如何做到“为人君、止于仁”


谏官王素曾劝谏宋仁宗不要亲近女色,仁宗说:“近日,王德用确有美女进献给我,现在在宫中,我很喜欢,你就让我留下她吧。”王素说:“臣今日进谏,正是恐怕陛下为女色所惑。”仁宗听了,虽面有难色,但还是命令太监说:“王德用送来的女子,每人各送三百贯钱,立刻送她们出宫,办好后再来报告。”讲完,他还泪水涟涟。王素说:“陛下认为臣的奏言是对的,也不必如此匆忙办理。女子既然已经进了宫,还是过一段时间再打发她们走为妥。”仁宗却说:“朕虽为帝王,但是,也和平民一样重感情。将她们留时间长了,会因情深而不忍送她们走的。”

《清平乐》背后的历史真相是:宋仁宗如何做到“为人君、止于仁”

宋代皇宫

一天,宋仁宗退朝回到寝宫,因为头痒,没有脱皇袍就摘下帽冠,呼唤梳头太监进来替他梳头。太监梳头时,见仁宗怀里有一份奏折,问道:“陛下收到的是什么奏折?”仁宗说:“是谏官建议减少宫中宫女和侍从的。”太监说:“大臣家里尚且都有歌伎舞女,一旦升了官,还要增置。陛下侍从并不多,他们却建议要削减,岂不太过分了!”仁宗没有接话。太监又问:“他们的建议,陛下准备采纳吗?”仁宗说:“谏官的建议,朕当然要采纳。”太监自恃一贯为皇上所宠信,就不满地说:“如果采纳,请以奴才为削减的第一人。”仁宗听了,顿然站起呼唤主管太监入内,按名册检查,将宫人二十九人及梳头太监削减出宫。事后,皇后问道:“梳头太监是陛下多年的亲信,又不是多余的人,为何将他也削减?”仁宗说:“他劝我拒绝谏官的忠言,我怎能将这种人留在身边!”

仁宗明白可以爱美人,但有一种爱是克制。

三、对大臣的“仁”是与他们共治天下

仁宗时代名臣辈出,提起他们的大名,我们几乎都在学生时代的课本里背过,他们是:欧阳修、范仲淹、包拯、韩琦、晏殊、司马光、王安石等等。另外,唐宋八大家有六个在仁宗时期。

顾炎武《日知录》卷 十三《宋世风俗》云 :“宋自仁宗在位四十余年 ,虽所用或非人 ,而风俗淳厚 ,好尚端方 ,论世之土 ,谓之君子道长”。

君臣关系也基本是很融洽的,他们都愿意共治天下。

其中,范仲淹是当时文人的领袖,也代表了新兴知识分子的锐意改革之风,政坛为之一新。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影响了那时的士大夫阶层,人人都争相去改变保守、颓废的士大夫精神面貌,他们的格局因此变得很大。

《清平乐》背后的历史真相是:宋仁宗如何做到“为人君、止于仁”

范仲淹

范仲淹与仁宗的关系很密切,刘太后执政时期,范仲淹就上书要求归政皇帝,触怒了刘太后,被贬官,仁政勤政后重新启用范仲淹,后来才有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


《清平乐》背后的历史真相是:宋仁宗如何做到“为人君、止于仁”

包拯就是“包青天”,他以刚正不阿文明,他就像魏征一样,直言敢谏,他与仁宗相得益彰,互相成就。比如:

皇祐二年(1050年),张尧佐仗着是仁宗最宠幸的张贵妃的伯父,正担任着三司使。这是掌管全国财政的要职,需要有能力的大臣,但张尧佐没有办事能力,包拯弹劾他。见包拯和其他大臣纷纷上书,仁宗只得免去张尧臣三司使的职务,但为安抚爱妃,改命他为宣徽南院使、淮康军节度使、景灵宫使、同群牧制置使。
包拯有一次上书指斥张尧佐是“清朝之秽污、白昼之魑魅”,抨击仁宗“失道败德”,求皇帝收回成命,但仁宗就是置之不理。最终,仁宗迫于舆论最后还是向他们让步,免去了张尧臣宣徽南院使、景灵宫使,保留了其他两使。
一段时间后,张贵妃又来说情,仁宗重新任命尧佐为宣徽使。为了说服仁宗,包拯多次上殿争辩。一天,张贵妃还想为大伯说情,仁宗说:“今天包拯上殿,唾沫都溅到我的脸上。你只管要宣徽使、宣徽使,不知道包拯是谏官吗?”由于包拯等抗争,仁宗只得收回成命,并保证今后张尧佐再有升迁,必须听取台谏章奏。

在对待大臣的问题上:仁宗始终保持宽容与克制。

四、对百姓的“仁”是“无为”

《清平乐》背后的历史真相是:宋仁宗如何做到“为人君、止于仁”

宋代百姓的市井生活

《宋史▪仁宗本纪》中每隔几段就有皇帝优待百姓的文字,或者是赈灾,或者是释放宫女回家,或者是减少赋税,可见仁宗的爱民。

与唐代不同,宋代的城市管理是比较宽松的,没有严格的宵禁制度,也允许百姓把坊墙拆除,更方便他们经商,仁宗时是允许百姓在居住区开店铺的,他是真心为民着想的,他的爱民不是用命令的形式表达,而是尽量顺应民意,这是他的“无为”。

五、总结

宋仁宗是个标准的皇帝,他善于纳谏像极了唐太宗,他“仁孝宽厚”很像唐高宗,他“勤俭”、“无为”特别像汉文帝,他的性格是无棱无角,与世无争的,特点不鲜明,存在感也不高,但就是能处理好各种复杂关系,就像春雨,润物细无声。《道德经》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宋仁宗一定深知其中含义。

《宋史》赞曰:

仁宗恭俭仁恕,出于天性,一遇水旱,或密祷禁庭,或跣立殿下。有司请以玉清旧地为御苑,帝曰:“吾奉先帝苑囿,犹以为广,何以是为?”燕私常服浣濯,帷帟衾裯,多用缯絁。宫中夜饥,思膳烧羊,戒勿宣索,恐膳夫自此戕贼物命,以备不时之须。大辟疑者,皆令上谳,岁常活千余。吏部选人,一坐失入死罪,皆终身不迁。每谕辅臣曰:“朕未尝詈人以死,况敢滥用辟乎!



司马光著《涑水纪闻》

脱脱著《宋史》

虞云国著《细说宋朝》


我们可以直接用今日头条app上方的搜索框输入“宋仁宗”获得更多的相关知识。

《清平乐》背后的历史真相是:宋仁宗如何做到“为人君、止于仁”


《清平乐》背后的历史真相是:宋仁宗如何做到“为人君、止于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