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看大,7岁看老,真的能看清一个孩子的未来吗?

我们经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很多家长认为,我们从3岁的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爱好等,可以分析出这个孩子在少年时期的心理雏形。而从7岁的孩子的行为当中,就能分析出中年的成就和业绩。

3岁看大,7岁看老,真的能看清一个孩子的未来吗?

然而,现在的孩子可以接触的元素非常多,受到的文化教育和知识体系也五花八门,在千人千面的前提下,有些孩子自卑,有些孩子表现得脾气暴躁,有的孩子却非常自信,友善。这些是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还是老师的谆谆教导。是孩子天生的性格,还是后天教育的成果呢?即使是成年人,在每日接触社会的时候,也会产生自卑、低落、脾气暴躁的情绪,更何况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

3岁看大,7岁看老,真的能看清一个孩子的未来吗?

他们有着很大的可塑性和成长空间。并不能凭借3岁时某个特定的行为,就草率的定位成年以后的状态。所有的家长,应该去思考如何更好地尊重孩子,倾听孩子内心真实的诉求,更好地为他们提供适宜的成长条件。那么,在家庭教育中,有哪些元素可以影响孩子的个性成长呢?

《儿童心理学》认为,先天个性、家庭教育、学校环境、社会接触都有影响力,其中同伴儿时友谊的影响,在某个时期会大于家长对孩子的直接影响力。作为家长,我们应该起到谨慎观察孩子玩伴的脾气秉性,看他们是否会对孩子起到正面的引导,同时也要藉此修正孩子不好的行为,让他与小伙伴一起健康的成长。

3岁看大,7岁看老,真的能看清一个孩子的未来吗?

在这里,我们用演员吴尊的育儿观举一个例子,他作为知名人气演员,家境优越,在邻国文莱有着非常庞大的家族产业。但他并未过多干涉孩子的兴趣爱好,而是采用言传身教的方式,尊重和理解孩子,让他们快乐的成长。吴尊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和一对可爱的儿女。他在教育孩子时也会遇到各种问题,但吴尊有一套自己的教育准则和方法。

3岁看大,7岁看老,真的能看清一个孩子的未来吗?

吴尊提倡适度让孩子吃苦,从不会娇惯孩子,让他们养成骄奢的性格。在孩子成长时期,他同时扮演了严父和慈父两个角色。女儿爱挑食,吴尊会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帮她改掉挑食的毛病,在孩子做错事时,他会严厉批评,绝不会因为孩子哭泣就停止教育孩子。吴尊为孩子订制了一些必须遵守的规矩,他认为,有规矩有原则,才能让孩子信服。

3岁看大,7岁看老,真的能看清一个孩子的未来吗?

爸爸回来了第五季中,有一期是吴尊拿着一个馒头啃,女儿neinei和儿子max惊讶地看着吴尊,问他爸爸你为什么要吃这个,吴尊说,你们不知道,其实很多人连馒头都吃不上。后来的neinei和max也跟着吴尊一起吃馒头,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了解珍惜食物的美德。

3岁看大,7岁看老,真的能看清一个孩子的未来吗?

良好的陪伴和正确的引导,结合科学的家庭教育,能极大的帮助孩子们在保留个性的同时,建立自信自主的内心。优质的家庭教育,会让孩子以后的成就超越我们。这需要小爱,也需要大爱,值得我们每个家庭与学校、社会通力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