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志雙扶”多元發展帶動西藏農牧民增收

中國西藏網訊 近年來,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各區縣通過“智志雙扶”激發貧困群眾內生髮展的動力,解決貧困群眾精神貧困,多措並舉持續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依託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因村制宜”發展村集體經濟,多元發展帶動農牧民增收。

寧布村位於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林周縣。村裡的商鋪老闆尼瑪次仁幾年前還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在國家惠民政策的幫扶下,尼瑪次仁靠著自己的技術,租門店、買機械,不再放牧的他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隨著生意越來越紅火,尼瑪次仁申請不再享受國家扶貧政策,並貸款為兒子購買了大卡車,通過兒子跑運輸和維修拖拉機的店鋪,如今尼瑪次仁一家年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

距離寧布村十幾公里的達龍村的經濟來源主要靠放牧,經濟來源單一。2019年,總投資 1200萬元的林周縣旁多鄉犛牛短期育肥養殖基地正式投入使用,通過效益分紅和鼓勵就業的方式帶動4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截至目前,基地共出售了240多頭犛牛,帶來了良好的效益。基地帶著群眾一起邊幹邊學,鼓勵村民就業脫貧,培養更多的專業人員。與此同時,犛牛短期育肥基地、大型便民超市、農畜產品交易市場等扶貧產業項目建立利益聯結機制,使貧困群眾從中受益。

在林周縣通過“智志雙扶”激發貧困群眾內生髮展動力的同時,達孜區則探索出了一條多元發展之路。通過創辦農牧民草莓種植專業合作社、水磨糌粑合作社、休閒林卡等村集體經濟,逐步形成了以旅遊、服務、特色種植、民族手工業為重點的產業鏈條,走上了一條全新的致富路。

“智志双扶”多元发展带动西藏农牧民增收

圖為白納村生態林卡一角 圖片來源:中新網

成立於2009年的白納村農牧民草莓種植專業合作社多年來累計帶動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已從最初的10戶10個溫室大棚發展到瞭如今33戶42個溫室大棚,種植面積達到22.5畝,年均產量約12000斤,毛收入52萬元。

此外,白納村依託本地優質的農業資源建立了白納村水磨糌粑合作社。從村民手中收購青稞進行加工,製成糌粑銷往周邊,年收入達25萬元,帶動了5名村民就業增收;大力推動“阿古頓巴”及白納村全域旅遊項目。截至2019年上半年,白納村共有5處特色休閒度假村,年均接待國內外遊客8萬人次,累計帶動800餘名農牧民群眾就業,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年人均增收2000餘元。(中國西藏網 綜合/趙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