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告白》:那個對父母百依百順的孩子,她心裡到底在想什麼?

《無聲告白》這本書,是作者伍綺詩花費六年時間,完成的長篇小說處女作。它是一本能引起讀者對自己婚姻愛情和家庭教育的拷問之書。讀完這本書,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無聲告白》:那個對父母百依百順的孩子,她心裡到底在想什麼?


讓處於婚姻,為人父母的我不禁反思:

本來是濃烈的愛,為什麼卻成了枷鎖?

本來因愛建立的共同家園,為什麼最後卻成了彼此恐懼和拼命想要逃離的地方?

家成了圍堵彼此夢想的圍牆。傾盡所有的愛,成了枷鎖。到底什麼是真正的愛?你是真的愛你自己,愛你的孩子嗎?愛她的全部,還是愛她符合你的期待?

01

真正的愛,不是將孩子視為自己夢想的延續

瑪麗琳在生下兒子內斯和女兒莉迪亞之後,她覺得自己偏離了夢想,她的夢想是做個醫生,但是結果卻淪為了家庭主婦。整天是孩子哭鬧,廚房鍋臺,她突然陷入了深深的迷茫,於是她痛下決心,丟下孩子,離家出走去實現自己當醫生的夢想。

一個有孩子的家庭裡沒有媽媽,後果可想而知。家裡頓時陷入一片混亂,作為家裡的二女兒莉迪亞,她許願媽媽回來了,自己一定聽她的話。

《無聲告白》:那個對父母百依百順的孩子,她心裡到底在想什麼?


離家出走兩週後的瑪麗琳,最終也沒有實現自己夢想。因為她正準備讀研備考的時候,發現自己懷上了第三個孩子漢娜。她只好狼狽的回到了家裡。

媽媽的回來,家裡都很開心,尤其莉迪亞,她既開心又恐懼。媽媽的出走,給她內心留下了陰影。她怕有一天媽媽會再次消失,她父親會因此崩潰,全家再次瓦解。此後,她媽媽的所有心願都變成了她的承諾。只要媽媽能留下,她媽媽的夢想就是她的夢想。

她已經無法做自己了,她要活成媽媽期待的樣子。

每當媽媽說“你想不想”的時候,她會說“是的”。讀讀這本書。是的。你想要這個。你喜歡這個。是的。是的。

全都是的,媽媽說什麼,就是什麼。媽媽喜歡什麼,她也喜歡什麼。

莉迪亞的爸爸詹姆斯,由於是中國偷偷移居到美國的居民的兒子,所以內心一直很自卑。從小到大,身邊的亞洲人很少,他經常被朋友欺負。所以他很內向,沒有什麼朋友。

但是他期望莉迪亞不要像她一樣,要多交朋友,活潑開朗。莉迪亞由於母親的離家出走,父母間的爭吵,她從小心裡就埋下了一個“條件公式”,只要按照父母的意願去做,父母就不會吵架了,母親就一定不會再離家出走了。

於是,莉迪亞被迫變成了全家人的中心,承載著父母的夢想,壓抑著心底真實的需求。她放棄自己喜歡的科目,全新按照母親的想法去做。她假裝對醫學充滿濃厚的興趣,喜歡社交,有很多朋友。

壓死一隻駱駝的往往是最後一根稻草。

莉迪亞發現,她按照父母期待的樣子去做,父親還是出軌露易莎,她的家還是會出問題,於是她徹底崩潰了。她在活成父母期待的樣子時,她也是有期待的,期待家庭幸福,父母恩愛,父母永遠愛她,不要拋棄她。

一個孩子通常拼命努力來回應父母的期待,那是他們認為要是違背父母的期待,其命運就會被拋棄。

如,“你真聰明!”孩子聽到父母這樣的誇讚自己,為了回應父母的期待,會不斷督促自己“一定要非常聰明”,甚至會要求自己加倍努力地“發揮聰明”,以此回應父母對自己貼的標籤。

孩子所以會努力的去回應父母貼給自己的標籤,是因為她怕一旦不符合父母的期待,也許會被拋棄,就不會被父母喜歡。

當莉迪亞發現父親出軌露易莎的時候,她覺得父親的身體雖然沒有離家出走,但心已經離家出走了,她很失落。她感覺自己遭到了背叛和拋棄。

《無聲告白》:那個對父母百依百順的孩子,她心裡到底在想什麼?


她的所有精神支撐都崩塌了,她駕照考試不通過,她裝著避孕套去找傑克,甚至跳進了她以前最怕的湖水裡。她想做以前都不敢做的事。

正如阿德勒所說:“一旦孩子不想再揹負任何責任,不再期待得到別人的認同,他就會做出不負責任的行為。”

當然父母也會有種“遭到背叛”的感覺,但父母沒意識到,孩子之所以採取這樣的行為,也是因為無法負荷父母的期待。另外,父母也“背叛”了她的期待。

將孩子視為自己夢想的延續,是最冷酷的枷鎖,他折斷了孩子的羽翼,讓他喪失了飛翔的能力。

02

真正的愛,不是讓孩子去彌補父母身上的缺陷

莉迪亞的父親詹姆斯,因為是中國人,從小隨著父親在美國生活,令他自卑的是他來自不同的種族。

久而久之,他把自己處於深深的自卑枷鎖之中,他認為朋友少也是因為他是中國人。他是哈佛的尖子生,沒能留校當老師的原因,也因他是中國人。

他愛上了和他不同種族的瑪麗琳,但卻在結婚後劈腿和他同種族的露易莎,每當家庭遇到矛盾的時候,他就去露易莎家裡,尋找安慰和逃避現實。

詹姆斯他對自己的高期待,優越感,導致他一直帶著沉重的精神枷鎖。因為是哈佛尖子生,他認為他就應該留校當老師。他期望他被女人仰視,他卻和白皮膚、藍眼睛的瑪麗琳結了婚。在他的概念裡,在這個種族博弈中,他就不佔優勢,他內心期待的優越感,得不到實現。於是他就去找他的小助理,在他那裡他是放鬆的,自信的,優越的,被滿足的。

《無聲告白》:那個對父母百依百順的孩子,她心裡到底在想什麼?


人自出生起在本質上就是自由的,但隨著與社會聯繫的增強,每個人會覺得自己時刻都處於一個無形的枷鎖之中,認為是遺傳決定了自己的相貌,家庭環境塑造了自己的性格,社會促使自己成為這樣一個人……

於是詹姆斯期望通過孩子來彌補自己的缺陷。內斯長得像爸爸,爸爸之前就喜歡游泳,但是沒有得過獎牌。所以他覺得內斯應該隨他,喜歡游泳,可以在游泳上拿一塊獎牌。但是內斯沒有,在一次游泳中,他被同學嘲笑:“中國佬找不到中國啦。”內斯其實不喜歡游泳,他喜歡的是宇航,喜歡理科。但是父母並沒有對他的愛好給出任何回應。

莉迪亞長得像媽媽,尤其她的藍眼睛。詹姆斯覺得她和其他的孩子是同族人,她可以多交一些朋友。可是麗迪亞並不喜歡這樣的社交,她只偽裝成爸爸喜歡的樣子。

父母往往會陷入這樣的誤區:自己身上缺失的,未實現的,強加給孩子。把孩子當成自己生命的延續。

阿德勒說:“決定自己的不是外在環境,而是自己。既然生而為人,就永遠都有其他的生存方式。”

事實上,人既然生而為人,生命就永遠不會只有一種面貌和姿態,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生命方式。

正如紀伯倫《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的詩裡寫道:“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通過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無聲告白》:那個對父母百依百順的孩子,她心裡到底在想什麼?


他玩音樂獲得陣陣掌聲,她在舞臺上綻放光彩而斬獲世界各大獎項,他們憑藉文采而名垂千古……我們不必刻意追求一種特定模式裡的意義,那些掌聲與獎項,那些名聲與利益,並不完全適合每個人。只要我們都能夠在自己的生存方式裡活得精彩紛呈,感受到人生的快樂,那麼生活的現實意義就足夠完整與美好。

03

真正的愛,是接受每個生命個體的差異

瑪麗琳,她的母親對她的愛,是期望她學習做烹飪,像她一樣,當好一名家庭主婦。但是瑪麗琳卻不想做一名家庭主婦,她考進了醫學院,是班裡唯一的女生,她想以此向母親證明自己可以掌握自己的人生。

在大四的時候,她愛上了詹姆斯,後面兩人結婚了,母親沒有給她們祝福,因為詹姆斯是中國人。母親對她的愛,是期望她和同種族的人結婚。

結婚後的瑪麗琳發現自己越來越偏離自己理想,有了三個孩子後,更是多了很多羈絆。她開始焦慮,開始對現狀不滿,但是又無力改變現狀,只能把自己未實現的理想寄託在最聽話,學習最認真,最符合自己期待的,她自認為最像她的莉迪亞身上。

《無聲告白》:那個對父母百依百順的孩子,她心裡到底在想什麼?


她對莉迪亞的愛和關注,是因為莉迪亞身上承載著她未實現的夢想。其實莉迪亞根本就不喜歡醫學,不喜歡社交。

大兒子內斯長得像爸爸,爸爸之前就喜歡游泳,但是沒有得過獎牌。所以他覺得內斯應該隨他,可以在游泳上拿一塊獎牌。但是內斯沒有,在一次游泳中,他被同學嘲笑:“中國佬找不到中國啦。”他羞恥的把頭埋在水裡,而爸爸詹姆斯對此卻無動於衷,甚至是失望。在媽媽出走的時候,內斯無意中在電視中看到了宇航員的新聞,從此就喜歡上了理科,但他歡心的去跟父母說的時候,發現父母只關注妹妹莉迪亞,他的任何想法都被無視。

父母所有的關注焦點都在莉迪亞身上,因為她聽話。他們無視內斯有自己的個性,有自己的夢想。無視漢娜的膽小,總是躲在角落,跟不存在一樣,收集他們的物品,他們都不知道。

面對每個孩子的不同,孩子的缺點,他們不是欣喜接納,而是焦慮。他們面對婚姻和理想的大相徑庭,不是選擇面對,而是焦慮。他們面對自身的缺陷,不是欣然接受和克服,而是焦慮。他們焦慮著自己的未來,婚姻的未來,孩子的未來。

賓夕法尼亞大學應用心理學碩士趙昱鯤說:“ 無論你怎麼焦慮,都不可能消除生命成長的不確定性。”


言下之意,是每個人,每個孩子都有無限可能的人生,你需要做的是讓自己,讓她們擁抱人生無限發展的可能性,而不是遏制她們。

瑪麗琳和她的媽媽是兩個獨立的個體,不可能有相同的命運。內斯、莉迪亞和漢娜也是三個不同的生命個體。

但是很多父母陷入的誤區更是把孩子看成自己的複製品,把兄弟姐妹間看成克隆品。

《無聲告白》:那個對父母百依百順的孩子,她心裡到底在想什麼?


真正的愛,是看見孩子,尊重孩子,看見他們的優點,同時接納他們的缺點,尊重他們的差異,支持他們的夢想,讓他們做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