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不吃鹽,也要看看崔蘭田,以悲劇代表的崔派藝術原來起源於此

崔蘭田 豫劇大師,歷任安陽市豫劇院院長、安陽市戲曲學校校長;政協河南省第五、第六屆委員,中國共產黨河南省第四次代表大會代表,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河南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是豫劇六大名旦之一,中國豫劇功勳杯獎獲得者。

三天不吃鹽,也要看看崔蘭田,以悲劇代表的崔派藝術原來起源於此

崔蘭田的藝術足跡遍及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4次應邀到北京演出,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李先念等親切接見。崔蘭田創造的崔派藝術深受廣大群眾喜愛,在許多觀眾中流傳的“三天不吃鹽,也要看看崔蘭田”的順口溜,表達了群眾對崔派藝術的熱愛。

三天不吃鹽,也要看看崔蘭田,以悲劇代表的崔派藝術原來起源於此

1930年春,曹州大饑荒,年僅4歲的崔蘭田,便和母親及妹妹一起,踏上了乞討求生的苦難歷程,輾轉于山東、河南、山西境內,1934年春流落鄭州,在西一街、太康路等處過著寄人籬下的難民生活,後來又棲身於杜嶺街一個貧民大院。為養家餬口,父親奔波於河南、山東之間販賣硝鹽,母親黎明即起去有錢人家幫傭,蘭田則從早到晚照看弟弟妹妹,挑起了這個難民之家的一副擔子。

三天不吃鹽,也要看看崔蘭田,以悲劇代表的崔派藝術原來起源於此

1937年秋,逃出故鄉曹州的崔蘭田一家,已在鄭州苦苦熬過了4年多的難民生活,儘管父親不停地往返於河南、山東之間販賣硝鹽,母親早出晚歸為有錢人家幫傭,但仍然難以維持一家的生計,小小年紀的崔蘭田,不得不時常上街乞討些飯食讓妹妹和弟弟充飢。有一次,崔蘭田走進一個虛掩著大門的院子,看見裡面有許多和她年歲相仿的男孩子、女孩子,都伸著手從一個伙伕模樣的人手裡接過兩個熱騰騰的黑麵饃。後來,有人告訴她說,那些孩子都是戲班裡的學員。學戲還能領饃吃,又不遭人白眼和辱罵。回到家,蘭田對父親說:“讓俺去學戲吧,發了饃拿回來讓弟弟妹妹吃,比要飯還強。”“要飯再難。也不能去當戲子,幹了那一行,三輩子不能入老墳。”父親的話斬釘截鐵,不容置疑。如果就此滿足,或者是聽命於父親的訓示,也許就不會有豫劇舞臺上的一代大師了,蘭田是執著的認真的,這是她個人性格和藝術風格中十分重要的一面。窗口已經打開,她就要想方設法看得真切一點,於是,她的身影便時常出現在那座戲園子門前。為了能早一點進入那鑼鼓聲聲響的戲園子裡頭,她幫門口賣花生米的老太太剝半晌花生,換一毛錢買個站票進去看半場戲,或者幫助把門的大爺打掃園子門前的菸頭果皮,以求能讓她早些進場看戲。

三天不吃鹽,也要看看崔蘭田,以悲劇代表的崔派藝術原來起源於此

崔蘭田真心實意的想去學演戲,有一次,她對父親說起有個戲班正招學員的事,父親沒有像以往那樣一口說不行,而是對她說,曹州老家的親戚病了,要帶她回去看看。回到曹州,蘭田才知道這是個藉口,知女莫過於其父,父親深知蘭田的性子,生怕她偷著去考那個戲班,才設法帶她回老家,以避開招考的那段日子。一日,有位鄰居對蘭田和她的母親說:“周海水的戲班正招收學員,管吃管住,咱妞有嗓子,讓她去學戲吧,就算日後不成器,眼下也算是條活命的道。”母親知道蘭田的父親就怕說這事,遲遲疑疑不敢應承。崔蘭田這回卻拿定了主意,她要自己當一回自己的家,這也是為了母親和弟弟、妹妹,一頓能領兩個黑饃,分成四半,一家四口就能活命。第二天,崔蘭田把弟弟和妹妹託咐給鄰居照看,獨身一人來到周海水的戲班應考,那些和她歲數相仿的少男少女,大都是由家裡人陪同來的,她心裡也有些發怵,好在考試並不複雜,老師讓她隨意唱了兩段,來回走了幾步,就宣佈她被錄取了。在眾人羨慕的目光下,她向老師們鞠了躬,飛快的回家報信去了。父親被阻截在日軍佔領下的開封,生死不明,這個驟然的事變,使蘭田一家陷入了絕境,也正是在這種生存條件的逼迫下,造成了蘭田敢於違背父命,進入周海水戲班學藝的一個機遇,從而揭開了她從藝生涯的帷幕。

三天不吃鹽,也要看看崔蘭田,以悲劇代表的崔派藝術原來起源於此

由於崔蘭田勤學發奮,加上她扮相好,噪聲洪亮,又敢放膽唱,進入科班月餘後,周海水在鄭州“長髮劇院”演出時,就讓蘭田在大戲前的墊戲中演角。周海水親自為她排戲,排的第一齣摺子戲,就是《殺廟》中韓琦的戲。當時,周海水的嗓子已經壞了,有的戲只好改用“偷油”的嗓音唱,聽來也十分有味,有一次,蘭田就學著在臺上唱了“申包胥在城樓我淚交流,我的吳大哥……”下臺後,周海水大怒:戲不能這樣學,他是沒嗓子才這樣唱,你這樣唱就是不賣力氣。這件事對蘭田的藝術生涯影響是很大的,原來同一出戏,卻能由於自身的條件,形成不同的唱腔風格,而緊要的前提,就是要吐字清楚,唱出韻味,吐字不清則猶如鈍刀子殺人。蘭田似乎明白了許多,開始了她對藝術的苦苦追求。

三天不吃鹽,也要看看崔蘭田,以悲劇代表的崔派藝術原來起源於此

田漢沒有忘記要為崔蘭田改編《對花槍》的承諾,在文革前夕訪問朝鮮期間,才完成了劇本的最後定稿。當崔蘭田拿到改編本的時候,田漢已經陷入了林彪、江青一夥羅織的文字獄。為人耿直的蘭田想到田老為這個劇本傾注的心血,毅然投入了排練,然而僅僅演出了幾場以後,蘭田便因此被劃定為“黑線人物”而喪失了人身自由。對蘭田的迫害不斷加劇,罪名又加之為“大戲霸”、“特務”,在納粹集中營似的血腥拷打中,蘭田的身體受到了嚴重的摧殘,繼而又是長達10年的精神上的折磨。1976年4月5日,安陽紅旗廣場上出現了悼念周總理的花圈,當日夜半時分,按捺不住悲憤之情的崔蘭田,不顧將被警方偵緝的危險,哭泣著將一朵白花敬獻於總理遺像前。

三天不吃鹽,也要看看崔蘭田,以悲劇代表的崔派藝術原來起源於此

歷史終於掀過了沉重的一頁。1978年蘭田重新擔任了市豫劇一團團長,在全省首家上演了揭露四人幫罪惡的《於無聲處》。1979年她再次出任安陽市戲校校長,出席了全國第四次文代會,同年10月,她主演的《對花槍》在鄭州獲全省國慶獻禮大獎,年末又應邀擔任了香港金馬影業公司和河南演出公司合拍的崔派名劇《包青天》的藝術顧問。1980年初參加全省豫劇流派匯演,主演了改編後的崔派名劇《桃花庵》,這年5月她在北京當選為中國劇協理事,1981年又擔任了河南省劇協副主席……從貧苦少女到一代大師,崔蘭田走過了漫長的充滿艱辛苦難和輝煌燦爛回憶的人生里程,她還在不停的走著,在90年代的第一個春天裡,她邁著已有些沉重的腳步,又登上了戲校的講壇,為了中國豫劇的振興和明天,她依然在奉獻著光和熱。

三天不吃鹽,也要看看崔蘭田,以悲劇代表的崔派藝術原來起源於此

崔蘭田為豫西流派的傑出代表,其唱腔以下五音為體,兼用上五音,同時融會秦腔、曲劇、河北梆子、京昆等姊妹劇種的音調,唱腔旋律豐富多彩,發音長於鼻腔共鳴,音域寬廣,行家總結為“氣不暴,聲不搶,字不逼,音不撞,形不露”;行腔樸實,較少使用花腔,表演形“靜”而實動。多演端莊賢淑善良堅貞而又命運悲慘的婦女形象。

三天不吃鹽,也要看看崔蘭田,以悲劇代表的崔派藝術原來起源於此

崔蘭田嗓音寬宏清亮, 純淨圓潤, 吐字講究, 功力非凡, 唱腔質樸堅實, 韻味淳厚。“三天不吃鹽, 也要看看崔蘭田”, 成為觀眾對她的盛讚。她對舊社會受壓迫婦女有深切的感受和精細的觀察, 尤其擅演悲劇, 其唱腔哀怨深沉, 纏綿委婉, 感人肺腑。《桃花庵》、《賣苗郎》、《秦香蓮》、《三上轎》是她的悲劇代表作。她所塑造的竇氏、柳迎春、秦香蓮等不同身分、不同悲情、性格迥異的女性悲劇形象, 給觀眾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