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你的憎恨正在毁掉孩子的幸福!


你会不会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在孩子的面前说另一半的坏话,

“你爸是个很懒惰的人,老是在家睡懒觉,没有责任心,脾气又不好,一点出息都没有,嫁了你爸,这样没有一点担当的人,以后日子都不知道怎么过!”

会不会导致在孩子的内心里也开始指责甚至憎恨她的爸爸呢?

孩子是如何秒学到妈妈的憎恨情绪的,妈妈的憎恨情绪是如何影响孩子未来婚姻幸福的,你应该如何做才能够转化憎恨的情绪?

很多夫妻一辈子都在做彼此的差评师,如果婚姻双方中有一个人认为,自己在婚姻中是受伤害的一方,陷入了自怨自艾中,很自然会产生一种想法:我之所以会这样,都是因为你,是你害我变成这样的。

这时候原本自怜的情绪就变成了对伴侣的憎恨,让我们很意外的是,婚姻中的双方之所以会走进这样的关系模式中,恰恰是因为婚姻本身出了问题。


当心!你的憎恨正在毁掉孩子的幸福!


好的婚姻有两个基石,一个是我们走入婚姻需要的前提,那就是婚姻的双方首先是两个独立人。独立人是指我能够为我自己的人生负责,我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拥有自己的想法。其次是拥有解决冲突的能力。

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前面提到的关系模式中,妈妈是无法为自己的经历负责的,同时也缺乏解决婚姻冲突的能力,和伴侣的关系出现问题却无法跟老公沟通。

所以内在的恨没有一个渠道说出来,积压在内心里,让自己也受到了伤害,我们有恨意,却又很害怕去表达,这有两个原因:

一、恨意的背后藏着一股毁灭,这股毁灭,我们担心一旦表达恨意,我们会毁灭对方。

二、恨意在自己身上时,我们就会不喜欢自己,觉得自己不好,这种感觉非常的糟糕。

可是,当我们会有恨意却不承认的时候,它会导致一个可怕的世界。我们以为自己在表达爱,背后却带着巨大的恨,我们借由表达爱,隐藏了这份恨意。


当心!你的憎恨正在毁掉孩子的幸福!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父母,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当他犯错的时候不加以教育,这样看似是非常爱自己的孩子,但这样的爱背后可能隐藏着对孩子的恨,只是通过爱的方式表现出来。

如果父母没有觉察,承认自己的恨意,恨意最终会带来伤害。

我相信如果妈妈内在积累了很多对伴侣的憎恨情绪,陷入了自怜的情绪中,那么内心中一定非常希望有个人可以同情自己,站在自己这边为自己说话。妈妈在孩子面前抱怨丈夫,孩子就会被动成为丈夫的角色,成为妈妈的照顾者。孩子对妈妈的情绪是非常敏感的,在孩子的世界中,妈妈是受伤害的一方,那施加伤害的人,肯定是妈妈提到的爸爸。

孩子都有保护妈妈的天性,听到妈妈的话,内心就会升起保护的欲望,进而升起对父亲的怨恨。甚至有些孩子会将责任归于自己,不敢犯错,认为妈妈都那么辛苦了,我怎么能让妈妈更辛苦呢?我要乖一点。所以在与母亲相处时,就会小心翼翼,如果妈妈不开心了,我就要想办法去安慰她。

孩子会忘了自己其实还只是个孩子,并不需要去背负妈妈的情绪。

妈妈的憎恨是因为“自怜”的情绪和害怕表达自己的恨意产生的。


当心!你的憎恨正在毁掉孩子的幸福!


妈妈的憎恨带给孩子怎样的影响?

我遇到过一个女学员,说她现在快40岁了,却不想恋爱结婚。原来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母亲是一个人把她带大,如今她已经参加工作,却依然大事小事都要征得母亲的同意。我问她为什么,她说自己其实也有主意,但是母亲太不容易,被父亲抛弃,一个人含辛茹苦把我养大,如果有事不问过母亲,怕母亲再次觉得自己被女儿抛弃了。而如果自己恋爱进入了婚姻,也会觉得对不起母亲,母亲经常说父亲的坏话,她也觉得婚姻只会给人带来痛苦。

可以想象,她的母亲在这么多年里一定扮演着受害者角色,这种情绪已经转嫁给了女儿,成为了女儿心中极大的压力。

孩子对异性的态度,和异性的关系,是来源于第1个接触的异性,也就是与父亲的关系。所以妈妈在孩子面前,评判他的父亲,只会在孩子心理转化为对男性整体批判。在她长大后求偶的过程中,成为严重的心理阴影,影响孩子的婚姻幸福。

女孩对父亲的偏见,往往会影响她的性格,择偶的观念,害怕婚姻。

男孩如果接受了妈妈对爸爸的怨恨,自然会产生出一种“我长大以后要好好保护妈妈,不能让她再受委屈”的想法。

这种想法有点恐怖,保护妈妈的责任应该是爸爸来承担的,这样的男孩长大以后自然就长成了妈宝男。即使有自己的想法,也不会轻易反抗妈妈,同时会拉着自己的媳妇,一起来听妈妈的话。因为他觉得妈妈受了很多委屈,我要对她好,如果媳妇受不了丈夫这种行为,同时把自己的对丈夫的不满意,继续传给儿子,这样的悲剧就容易一代又一代的轮回,所以这就需要婚姻中的爸妈负起自己婚姻的责任。

当心!你的憎恨正在毁掉孩子的幸福!


如何转化恨意?

恨意是很容易发生的,当恨意产生的时候,承认它,并且让这样的恨在关系中进行转化,用语言去沟通表达,而不是直接变成伤害性的行为。同样的,你也不需要一直承受别人过分的伤害。如果对老公有什么不满,就需要直接和老公沟通清楚,改变和修补都是夫妻两人的事情。

不要让孩子加入进来,更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另一半的坏话,不要利用孩子去伤害对方。你可以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的问题是我们自己的问题,与你无关,我们会自己处理好,你只需做好你自己就好了。

如果离婚了,要给孩子留点美好,把父母离婚对他的伤害降到最低。假如双方是在怨恨指责,甚至是在打斗中完成了离婚,心里的怨恨就会变成铁锚,钩住彼此。尽管表面分开了,肯定心里仍然装满了对彼此的恨,无法解脱。这种情况下男女双方都不能开始全新的生活,不仅丧失了自己,也丧失了孩子未来的幸福生活。

如果离婚了,要尊重事实,是因为爸妈自己的原因,不能生活在一起,不关你的事。虽然爸爸妈妈离婚了,但是爸爸妈妈仍然是你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都爱你。

当心!你的憎恨正在毁掉孩子的幸福!


有一天,一个来找我咨询婚姻的来访者问我老师,老师,你说我要不要离婚?怎样才能放下对丈夫的恨?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她知道了丈夫出轨,且出轨对象是她的好闺蜜。她当时一边哭一边咬牙切齿的说,恨死他们了。

现在她和丈夫的孩子已经12岁,现在不知道怎么办,我能感受到她内心五味杂陈,纠结,实在难以放下对老公和闺蜜的愤怒和憎恨。

当心!你的憎恨正在毁掉孩子的幸福!

我当时处理这个个案花了两个小时左右,最后是引导她在爱和感恩中结束的。因为爱和感恩是很高频的能量,在高频能量中,低频能量会自动卸载。一段时间后,听说那位来访者后来还是选择了离婚,但是,是带着平和的心去处理的,也争取到自己的一些应得的利益,带着孩子一起生活。她学会了爱和感恩,丈夫和闺蜜的背叛,虽然伤害了自己,但自己曾经也被深深的爱过。承认自己的恨意,然后用爱去理解你的恨,因为当你憎恨一个人的时候,你只看到了伤害,这个伤害不会带给对方怎样的影响,可是你却会因此失去了生命力。

而看到自己被爱对方,对方不一定变好,但是你一定会变好。因为你会找到自己的生命力,当你把焦点放在因他而得到的,因他而有过的快乐,并且真诚的感恩对方的时候,你已经能够带着这些已经得到的爱,继续你的旅程。

妈妈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承认自己的恨意,然后用爱去理解你的恨,为自己得到的表达感恩。

往前走去找到更多的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