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化再提速!探索超大城市鄉村振興之路

從化再提速!探索超大城市鄉村振興之路

4月8日,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推進會在廣州召開,從化在會上作了經驗交流。


在嚴密防控疫情的基礎上,從化鄉村振興馬不停蹄。年初,新開花谷精品花街、“老溫泉新活力”實踐館和荔枝蜜公園等項目同日揭幕,為美麗鄉村注入新動能;連日來,從化香米、中國電信數據中心、華瑞冷鏈、荔枝定製營銷等鄉村振興的大手筆、新舉措先後啟動,吹響2020年鄉村振興全面奮進的號角。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屏障和後花園之一,從化近一年來在探索具有廣州特色的超大城市鄉村振興之路上做對了什麼,建設全省乃至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區又取得了什麼實效?我們試圖通過幾組關鍵詞去觀察。


補齊“三農”短板

鄉村振興銜接脫貧攻堅


春天的從化西和村,鮮花綻放,花香撲鼻,近50家花卉企業沿路鋪展,直播帶貨、花卉研發、研學旅遊等業態給村民帶來致富奔康的希望。


從化再提速!探索超大城市鄉村振興之路

西和村黨支部書記鄭汝相回憶,2000年以前,西和村是典型的鎮街交界、城鄉結合地帶,路網不通導致發展滯後。


西和村打造萬花風情小鎮,吸引了不少花卉企業的入駐,也為當地農民提供了就近就業的機會。以正欣園藝場為例,該園藝場裡70多名員工中有超過40名是當地村民。“這些村民年齡多在50歲—60歲之間,對於他們而言,能在家門口工作,並且每個月收入最高能達到四千多元,是非常理想的了。”西和村第一書記劉輝鵬說。


從化再提速!探索超大城市鄉村振興之路

“我們紮實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從化區有關負責人表示,堅持精準脫貧“不獲全勝,絕不收兵”,2019年繼續投入1.77億元,實施鞏固扶貧成果項目169個。


南粵家政、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家政+養老、鄉村建築工匠等特色勞務品牌持續注入就業和增收的動力。


西和村2018年成立了廣州第一家粵菜師傅培訓室,吸引了村鎮的年輕人前來拜師學藝。“每一節課我都會來!”西和村何溪農莊老闆周燕瓊是培訓室的常客,此前她正苦於農莊的轉型,在鄭國忠大師的指導下,她學會了玫瑰花雞、西和醉鵝、荔枝柴碌鵝等新菜式,許多遊客慕名而至。


從化再提速!探索超大城市鄉村振興之路

去年以來,從化持續推動“粵菜師傅”工程向粵菜創新、“南粵小吃”品牌化運營發展,打造永不落幕的“粵菜廣交會”,讓鄉村旅遊提質增效,為村民創新創業注入新動能。“我們還注重以疫情防控為切入點,以專項扶貧為手段,重點加強鄉村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把數據中心等新基建落戶機遇,加快補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前述負責人說。


打好綠色牌

美麗行動串聯最美鄉村群


水陸輝映,滿目綠意、撲面煦風。遊船緩緩行駛在流溪河水上綠道中,河面時而蕩起層層漣漪,這是從化衛東水陸綠道——廣東省唯一一條陸上綠道與水上綠道相結合的綠道。


從化再提速!探索超大城市鄉村振興之路

貫穿流溪河沿岸的綠道猶如“美麗廊道”,將散落在各村鎮的“美麗家園”“美麗田園”“美麗河湖”和“美麗園區”聚合起來,輻射帶動沿線農村形成帶狀發展。

近年來,從化重點建設43公里流溪河碧道示範段、百里生態溼地公園和300公里水陸生態廊道,打造人民群眾共享的綠色空間。加快治理農村人居環境突出問題,“廁所革命”、垃圾汙水治理工作持續走在前列,農戶無害化衛廁實現100%普及……

“農村汙水收集率達到82%的全國領先水平,以全省第一名成績入選國家水系連通及農村水系綜合整治試點縣。”從化有關負責人說,優良的人居環境是民之所盼,深入推進“五大美麗”行動讓美麗環境成為區域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從化再提速!探索超大城市鄉村振興之路

縱橫交匯的湖泊水道,綠意盎然的觀賞植物讓流溪河從都溼地公園,成為了一片獨特的景緻。流溪溫泉旅遊度假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提起這裡的“前世今生”不禁感慨,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共治共享,原始生態正逐漸恢復本來的面貌。

家鄉變得越來越漂亮,人們更加珍視這片來之不易的美麗家園。從化在全省率先出臺農村建房管理指引和建房工匠管理措施,以管農村工匠管理農村建房,堅持“一戶一宅、帶圖審批”,以繡花功夫推進舊村微改造工作,全力打造嶺南特色鄉村風貌帶。


促要素流動

緊抓城鄉融合發展機遇


去年底,從化成功列入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


城鄉關係正在步入新階段,城鄉融合發展的步伐更快、範圍更廣。作為廣東唯一入選的廣清接合片區將為全國提供哪些可複製可推廣的樣本經驗,備受外界關注。


從化再提速!探索超大城市鄉村振興之路

從化日前簽約動工28個重點項目,投資總額達457億元,不少企業看中城鄉融合發展機遇。新合作商貿連鎖集團在從化投資建設中國供銷商貿流通綜合產業園項目,圍繞農產品深加工、農產品交易及結算中心,以及服務於上述功能的冷庫、保鮮庫、常溫庫、冷鏈車等功能,打造廣清一體化農產品電商綜合基地。

從化再提速!探索超大城市鄉村振興之路

伴隨著廣連高速、從埔高速動工,生態功能區與大灣區城市群便捷的交通互聯打開發展新空間。


從化發揮超大城市生態功能區優勢,乘勢打造生態經濟總部集聚區,推動84家生態設計企業落戶生態設計小鎮,成功引入全球規模最大的酒店集團企業—溫德姆酒店集團項目。


從化再提速!探索超大城市鄉村振興之路

國內特大城市的產業佈局,在疫情影響之下,有可能會從以中心城區CBD為核心的單一佈局,逐漸演變為在中心城區和生態功能區,實現錯位佈局的區域協作發展格局。生態經濟總部集聚區的新構想越來越受到關注,也吸引了越來越多城市資源要素前來。


“一手搭建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平臺,依託廣東從化經濟開發區、溫泉風景名勝區等平臺載體,紮實推動城鄉要素跨界流動、高效配置。”從化區有關負責人說,還要依託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生態文化旅遊合作區,加快推動20個特色小鎮人居環境標準向周邊延伸,特色產業鏈條向周邊拓展,全力建設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廣清接合片區。


做好“新農活”

都市農業賦能鄉村振興


果農們正忙碌著為荔枝樹疏花,香甜的花蜜也引來了蜜蜂光顧。30萬畝荔枝花盛放,在人氣網紅的引領下千萬網友在線共同歡樂“雲”賞從化荔枝花海,定製荔枝,率先打響2020年廣東荔枝營銷戰役“第一槍”。


從化再提速!探索超大城市鄉村振興之路

經過連續三年的打造,荔枝定製充分展現了鄉村振興發展的成果,從美麗環境衍生出的定製經濟逐漸成為從化在大灣區乃至走向全國的一張嶄新的名片。以定製荔枝、定製果蔬為切入點,從化力爭三年內實現粵港澳大灣區一站式全產品定製。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重中之重。發展現代都市農業守穩基本盤。堅持面向灣區、服務灣區,從化推進“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水缸子”工程,與華南農業大學共建“從化香米”產業園,生豬產能預計今明兩年可連續翻番。


從化再提速!探索超大城市鄉村振興之路

發展現代都市農業更要技術支撐。建設國家級現代花卉產業園和省級荔枝產業園、壹號蛋雞產業園,加快建設植物工廠、柑橘星球等農業主題公園;著力發展“5G+智慧農業”,艾米稻香小鎮5G數字農田方案向全球首發,率先構築現代農業物聯網……一系列動作,讓人工智能、5G等數字經濟新技術與農業融合。


從化再提速!探索超大城市鄉村振興之路

被鍾南山院士點讚的玫瑰柑是一種從以色列引進的沃柑,在創新使用肥料本地化改良種植後而誕生的新品種,廣州啟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潘翠玲說,未來將整合資源把蛋糕做大,帶動周邊三萬畝土地動起來,充分利用玫瑰柑果實,延伸拓展產業鏈,預計每年將形成15億元的現代農業產值規模。


組織強起來

探索鄉村治理的新路子


以“老溫泉新活力”實踐館為中心,從溫泉東路出發,一路上灣區設計開放大學、聖託利浪漫溫泉莊園、廣東溫泉賓館、荔枝蜜公園、佳都人工智能實驗室、“一站式”婚姻登記處等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


從化再提速!探索超大城市鄉村振興之路

從化實施“頭雁高飛群雁齊飛”九大行動,設立鄉村頭雁培訓指導中心,提拔重用一批優秀第一書記和村社黨組織書記,有力推動“村裡來了年輕人”成為常態。


米埗村發展民宿經濟、塘尾村做好生態設計服務、蓮麻村打響頭酒品牌、西塘村展現文明新風尚……從各行各業集中選出優秀黨員幹部,派駐到該區超過全部行政村半數的100多個村(社區)擔任第一書記,以“頭雁”領航雁陣,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與戰鬥力,帶來發展的新氣象。


從化再提速!探索超大城市鄉村振興之路

抓住國家賦予重任,推進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從化加快建設“令行禁止、有呼必應”綜合指揮調度平臺、海塱“鄉雲”智慧治理雲平臺等新型鄉村治理平臺。


以溫泉片區為例,老溫泉煥發新活力要推進60項重點工作。破解條塊分割溝通協調,從化聚焦強化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以紅色文化傳承地著稱的溫泉片區23個村(社區)、機關企事業單位等為試點,實施黨建統領鄉村振興“六呼六應”工作模式,推動實現中央有部署、黨委有行動,企業有需求、政府有服務,群眾有呼聲、黨員有回應。

從化再提速!探索超大城市鄉村振興之路

深入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全國試點工作,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讓一場文藝匯演、一次講座、一次會議也成為宣傳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平臺。“用好用活‘老溫泉新活力’實踐館、鄉村振興實踐館等一批特色實踐平臺,持續引導村民崇德向善、移風易俗。”從化區有關負責人說。


文字:南方日報記者 朱偉良

初審:陳治

審核:梁偉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