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晚年生活,朱元璋晚年为何要把多年跟随自己的兄弟杀光?

朱元璋的大明皇陵之碑御制纪非录皇明祖训等可以读读,反映了晚年朱元璋的思想,英雄暮年,担忧和害怕,自己没有过多时间处理,身后会怎么样,军人妄给妻室案严重打击了晚年的朱元璋的政治自信,给朱元璋造成了最大的精神伤害,他任用的高级官员刑部尚书王峕竟是这样的东西,国家发生这种严重违反伦理纲常的事情,还当寻常,这些事情后,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进行反思,时日无多,决定采取些非常措施,发布大诰,作为第一个案例写入,连续三个都是相关案件。

朱元璋的儿子是被他吓死的,朱元璋的儿子人比较仁慈,不喜欢父亲的杀戮,于是劝谏朱元璋,朱元璋的意思是我要把棍子上的刺都拔掉,等我死了好让你安稳的继承皇位,结果朱元璋的儿子讽刺朱元璋,有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臣子,朱元璋听到一向比较懦弱的儿子居然敢讽刺自己,一怒之下抄起一把凳子就扔了过去,朱元璋的儿子躲了过去,但是受到了惊吓,加上他身体一向不好,这一吓让他回去不久就得了重病,不久就死了,朱元璋很怀念这个儿子,于是立了他的亲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朱元璋晚年没有杀儿子

为了确保皇孙顺利即位,朱元璋大开杀戒,把他认为的对皇孙帝位有威胁的蓝玉、傅友德、冯胜等人一一清除。朱元璋在爱子朱标去世后,开始将希望寄托于孙子朱允炆身上。一向狠辣的朱元璋,此时将注意力放在了几位开国功臣上。

洪武二十六年,蓝玉成为朱元璋第一个要铲除的目标,震惊朝野的“蓝玉案”发生了。蓝玉拥有相当强的能力,但性情跋扈,居功自傲,朱元璋觉得一旦自己驾崩,这种悍将是温顺的朱允炆hold不住的。蓝玉本人又小错不断,于是被朱元璋抓住把柄,干掉了蓝玉,连带着诛杀了一万多人,让朝臣各个都瑟瑟发抖。

蓝玉之后,朱元璋又把枪头对准了另一个开国元勋傅友德。跟蓝玉不同的是,傅友德深知朱元璋的性情,所以一直是低调恭敬不敢造次。但杀机已动,朱元璋还是找到了机会挑事,在一次宴会上指责傅友德父子对自己不恭敬,最后结果是傅友德拎着儿子傅让的头颅觐见朱元璋,自己当场自刎而死。

傅友德死后,就剩下宋国公冯胜了。这次朱元璋更加直接了,抓着冯胜前几年私下见面女婿朱橚的事不放,指责他做为将领不该与藩王私下会面。宋国公冯胜被赐自尽,还下旨不让他的子孙继嗣,真够狠决的。

干完这三件大事后,朱元璋自认为帮朱允炆扫除了上位的一切障碍。可他没想到的是,自己的第四子朱棣起兵篡位,而朱允炆当时身边一个能打的都没有,而后失踪,最后落个下落不明的结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