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后餐饮行业为啥急着涨价?


复工后餐饮行业为啥急着涨价?


每当讨论感觉俗不可耐的生活琐事的时候,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海子那首诗: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咱家也讨论过,海子的幸福不够彻底的,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庄子的幸福观就非常好,随时随地就感觉到幸福了,所谓“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道德于此,则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矣。”

海子的幸福需要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还要有一所面朝大海的房子,这种幸福的确需要条条框框,难道缺一而不幸福了吗?

所以,海子还是更难体会到幸福的,但也不妨碍他的诗句这么深入人心,这个好的诗句,恐怕是心酸的浪漫,哀婉的呢喃,为啥这么说呢?

不说那让人心塞的房价,阁下一旦关心了粮食和蔬菜,怎么会有幸福感呢?


复工后餐饮行业为啥急着涨价?


近日,新冠肺炎国内得以基本遏制之后,复工潮来临,餐饮行业在度过了艰难的2月,翘首以盼的3月之后,迈入大快人心的4月。

举国老百姓在居家消费的日子度过了漫长的2个多月之后,尽管大环境还没有完全放开,尝试外出就餐或消费,恐怕迫不及待了。

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最近接连传来知名品牌餐饮企业“涨声一片”。

本来面对疫情之时,由于内心良知出发,对于餐饮业有本能的同情感,因为他们受到疫情冲击最大,现在来看,商业社会别谈同情,一切都是为了利!

根据近期各大媒体报道,海底捞、西贝两大巨头率先扛起了涨价的大旗,知名品牌奶茶店,喜茶、奈雪、CoCo、一点点等亦步亦趋,看来涨价他们是认真的!

就在2月份,西贝老总贾国龙对媒体吐苦水,“贷上款都撑不了3个月”,当时,更让咱家对餐饮行业疫情波及动了恻隐之心,尽管咱家没有啥举措,但良心是实实在在的。

但这次,海底捞与西贝率先扛起涨价大旗,的确让人觉得有点“不厚道”,现在是什么情况?

全国劳动人民,很多一两个月没出来干活了,维持在基本生存线上。虽然是居家消费的情况比较多,但咱家经常留意超市货架上的消费动态,大多数老百姓还都是在过苦日子。

为啥?

因为方便面从二月份以来销量一直都很好,还有挂面、米面一直的处于最畅销状态。我一个哥们评价叫做“低消”,就是低消费了。

股民朋友都知道,一旦股票做亏有一个词描述最恰当,叫“关灯吃面”,不知道这个词是谁发明的,吃面就好了,还非要关灯,黑灯瞎火的,的确让人很心酸啊!

从咱家最近两个多月超市消费习惯观察,的确很多人都处于这种状态,突然餐厅开门了,想去打打牙祭,结果,感觉估计还挺心塞的。

所以说嘛,如果是海 子的幸福观,关心粮食和蔬菜,这个还真幸福不起来,真正的幸福,不关注这些细枝末节才好。

复工后餐饮行业为啥急着涨价?


国内的消费者当前遇到的是什么情况呢,这种情形其实在2019年已经体验过一次了。

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2019年5月份全国生猪价格暴涨,于是推动国内CPI涨了一年。咱们光说CPI不直观,最直观的就是去买猪肉,其实餐厅的菜品价格在2019年涨过一轮了。

咱家记忆犹新的是一次去餐厅点了一个“攸县香干”,老板突然说从那天起这个菜价格涨一块钱。

我问为啥?

他说,因为猪肉涨价了,这个也要跟着涨呀!

咱家接着说,香干也没啥肉吧?

老板:有肉末!

那是2019年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涨价,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催生涨价呢?


复工后餐饮行业为啥急着涨价?


当然了,近期催生涨价的方面还挺多的,比如国际上8国启动粮食出口限制,在国际市场上,粮食起了不小波澜。对于主粮问题,咱们相信国内不会出现问题,因为事关重大,国之重器,不可不防的。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说,疫情可能使劳动力短缺和供应链中断,或许会影响到一些国家和地区,这个说法咱家还是比较赞同的。

比如因为供应链中断,美国数百万人领失业保障金,而又有奶农牛奶卖不出去,直接倒入下水道,都是真真切切的案例。

而国内疫情迅速得到遏制,物流迅速得到恢复,倘若出现短期供应链问题,或许会造成一部分餐饮成本上涨的问题,这个是不可否认的,而整体上来看,不应该是全部,或者局部发生应该有的。

餐饮企业如此开启一轮涨价潮流,到底意欲何为?

有企业主动承认,说是为了控制成本,但是疫情过后会不会下调价格就非常难说了!以闲闲财经观察,原材料端,比如生猪,土豆等,包括工业原材料,都是随着供需波动的,受供求关系直接影响。

而食品的成品端,比如一个火锅底料,一个肉夹馍,一个攸县香干,它们的价格一旦涨上来之后,不会随着成本价格下跌而下跌的,只会在下一个原材料上涨周期到来后,再次涨价。

印象最深的是,之前一个肉夹馍5、6块,现在要15元了,猪肉价格跌下来,他们还是照样卖15的,而在上一次10元一个的时候,在猪肉价格上涨的时候他们顺理成章的搞到15,在深圳,基本上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然了,每个地区,每个餐厅的档次,价格定位还是区别挺大的,但总体逻辑都差不多!

近期疫情过后餐饮业这一波涨价,闲闲财经认为,跟原材料上涨推动可能关系不大,毕竟国内物流还是比较顺畅的,疫情得以基本控制,而那些动不动就将自己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的做法,的确让人不敢恭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