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一代明君,卻為何大部分人都不喜歡他?


劉邦:一代明君,卻為何大部分人都不喜歡他?

劉邦雕像


劉邦,大漢王朝的開國君主。作為帝王來說,他絕對是一代明君,然而千百年來,絕大部分人並不喜歡他!而被他打敗了的項羽反而得到大多數人的推崇!為什麼人們普遍討厭劉邦?我認為不外乎以下四點:

一、無情無義

公元前205年,劉邦集合漢軍主力連同各諸侯國軍隊共計56萬人,興師討伐項羽,在彭城被項羽的3萬人馬打得幾乎全軍覆沒!劉邦乘坐夏侯嬰的的馬車急速逃走,在路上碰上了呂后的一對兒女,也就是後來的漢惠帝和魯元公主,夏侯嬰將他們收上車來。此時,夏侯嬰的馬已經跑得十分的疲憊,項羽的軍隊又在後面緊追不捨,劉邦急得好幾次用腳把他的兩個孩子揣下車去,以減輕馬車的負重,但每次夏侯嬰又下車將他們拉上來。劉邦氣得幾次想殺掉夏侯嬰,好在他們最終還是逃出了險境。

這件事情被司馬遷如實地記錄在了《史記.項羽本紀》裡。從這件事情可以看出,劉邦確實是個無情無義的小人,為了自己能夠脫身,他不惜以犧牲自己兒女為代價。假設他的兒女被踹下車被項羽擒殺,而劉邦卻安然突圍的話,那麼劉邦無疑將揹負千載之罵名!

二、言語粗俗

最典型的例子:劉邦在奪取天下後,封蕭何為第一功臣,諸將不服。劉邦把蕭何比喻成打獵的獵人,是功臣!而把其他大臣比喻成獵人身邊追逐獵物的獵狗,是功狗!

短短的幾句話,劉邦言語方面的粗俗就表露無疑!你可以有很多種方式來表達蕭何的功勞比其他大臣都來得高,偏偏要用獵人和獵狗來形容蕭何與其他臣下。作為一位帝王,這說話的水平也真是夠次的!


劉邦:一代明君,卻為何大部分人都不喜歡他?

劉邦劇照


三、流氓氣息太重

這方面的例子簡直不勝枚舉,這裡舉出其中的兩例:

甲:隨何奉劉邦之命策反英布後,帶英布去面見劉邦。誰知,劉邦坐在榻上,讓宮人不緊不慢地洗著腳,對英布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惹得英布差點想自尋短見!每當讀到這段故事時,我就覺得荒唐!英布是你劉邦派人去策反過來的,人家來投奔你,你理當盛情款待!不但沒有,還如此羞辱人家,豈有此理!

乙:有一次,御史大夫周昌在劉邦休息的時候,進宮奏事,卻撞見劉邦和戚夫人摟在一起談情說愛。周昌趕緊走開,劉邦直接追上週昌,按倒在地,騎在他的脖子上,問他:“我是一個怎樣的皇帝?”周昌仰頭說:“陛下乃桀紂之君!”劉邦笑著放開了他。大夥看看,劉邦這一行為還有半分的帝王形象可言嗎?活脫脫的像個地痞流氓!

四、過河拆橋,濫殺功臣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劉邦奪取天下後,大肆屠戮功臣,逼反韓信,滅其族;殺彭越,將其製成肉醬!甚至連第一功臣蕭何也遭到猜忌!過河拆橋,濫殺功臣,這是劉邦一生中最難以洗刷的汙點!

小結:以個人素養來評價劉邦的話,劉邦簡直就一個渣男,這也是大部分人討厭他的原因!但討厭歸討厭,我們也不得不承認,作為一位帝王,劉邦是優秀的。我們不能因為劉邦個人素養的卑劣來否定他在治國方面的成就!這才是評價劉邦的正確方式!


劉邦:一代明君,卻為何大部分人都不喜歡他?

劉邦畫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