慄鄉茶女,和命運抗爭之後

慄鄉茶女,和命運抗爭之後

4月9日清晨5點,清明後的鎮安縣達仁鎮春光村晨霧冉冉上升,茶園吐綠,清香迷人,只有嘩嘩仁河水蜿蜒流過。但春光村三組阮仕梅已開始生火做飯,開啟忙碌的一天。此時,她請的11名採茶婦女在她家還沉浸在睡夢中。

這樣的忙碌從2014年11月10日開始,阮仕梅就從未懈怠,她每天要與死神賽跑,因為丈夫的生命就緊緊攥在她的手上和板栗林下的20畝茶園……

栗乡茶女,和命运抗争之后

阮仕梅照顧丈夫陳雙

“受疫情影響,今年清明前鮮茶葉只能賣到80元一斤,去年都賣到了120元一斤,這一個多月掙的錢勉強夠帶著丈夫到西安看病買藥。”阮仕梅告訴記者,丈夫最近身體不好要經常吸氧,她打算再忙幾天,丈夫身體稍好點,就帶他去西安。

2000年,剛20出頭的春光村村民阮仕梅和同村小夥陳雙結婚,組建起了溫馨的家庭,很快便有了兩個兒子,日子原本過得寧靜祥和,然而,丈夫一場大病卻改變了整個家庭。

2014年10月,陳雙身感不適,妻子阮仕梅陪同陳雙經過多次轉院治療,病情不斷反覆。11月10日,陳雙在西安唐都醫院被最終確診為罹患慢性腎衰竭尿毒症。主治醫生將30歲出頭的阮仕梅單獨叫到辦公室,語氣沉重地告訴她,“尿毒症目前尚無根治手段,要定期做血透,簡單說就是拿錢買命”。家裡的頂樑柱突然坍塌,讓阮仕梅先是心慌氣短,然後失控哭泣。“那時候,我真不知道咋辦,公婆年邁,孩子幼小,丈夫病危,我只覺得心‘啪’地一聲碎了。”阮仕梅說。

給丈夫腹膜透析,帶丈夫去西安複查買藥,給丈夫腹膜透析,帶丈夫去西安買藥複查……如此週而復始,成了阮仕梅的主要生活軌跡。一次次失望和一次次希望奇蹟發生,來回折騰著這個體重只有90多斤,身高不過一米六的柔弱女子。

栗乡茶女,和命运抗争之后

茶園是延續丈夫生命的希望,阮仕梅採摘新茶格外精心

“丈夫每天都要進行4次透析,而且還要進行肌肉注射,堆滿半間屋子的藥,也只能用兩個多月左右。每季度要去西安買藥複診,一年算下來醫療費最少都得五六萬元。”阮仕梅說,每個季度的90天都是奪命的倒計時,她必須在每個90天裡攢夠錢保證丈夫如期去西安複診治療。她也嘆息這樣的日子,啥時才能熬到頭,但是每當到西安醫院看到不少腎衰竭患者都是病後成了單身,一個人孤單來醫院住院、檢查、買藥,她就在心裡默默發誓,“不管怎樣,我都要陪丈夫做完最後一次透析為止”。

誓言一旦發出,就能迸發出無窮的潛能。在國家大病救助政策補助之外的費用,就落在阮仕梅柔弱的肩膀,她成了家裡唯一的指望。年輕時愛化妝愛美,平時在家裡帶娃的阮仕梅,將掙錢的希望寄託在10畝板栗林下的茶園,因為春光村是鎮安象園茶上市最早的,也是最值錢的。於是,在安頓好丈夫之後,她有空就進入茶園勞動,除草、施肥、管護......“有時做夢都計算著下次去西安的時間和手中的錢。”阮仕梅說,丈夫的生命承載在自己的肩上,她得用盡全身的力量拼命尋找奇蹟。

2015年早春,她渴求茶樹早點兒抽出新綠的嫩芽,炒出最好的霧芽,有足夠的錢帶丈夫去西安複診抓藥。她最擔心的還是在新茶要上市的時候,她一雙手腳忙不過來,錯過了最佳採摘期,茶葉失去了價值。

為了將茶葉賣出好價錢,阮仕梅勞作之餘開始研究茶葉市場,發現剛採摘的一斤鮮葉市場價是120元,而製成成品茶葉可以賣130多元,去過炒茶的費用,比原來多掙10元。為了賺到這10元,她每天把自己壓榨到極限,白天採完茶,晚上就去茶廠炒茶。有時實在累極了,坐在茶廠拐角,竟伴隨著隆隆作響的炒茶機酣然入睡。

原本的10畝茶園已經讓阮仕梅疲憊不堪,為了給丈夫治病,讓孩子正常讀書,從2015年開始,她硬生生將茶園擴大到20畝,使茶園收入翻了兩番,達到每年8萬元。同時,她還種蠶桑、板栗,養豬、養雞,竭盡所能地賺錢,讓丈夫得到及時治療,讓兩個兒子能始終坐在明亮的課堂學習。

2016年脫貧攻堅以來,達仁鎮政府將阮仕梅一家納入A類低保,隨後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並實施“醫生+患者”簽約服務、教育扶貧支持、“三帶四聯”幫扶,這些政策扶持分擔了阮仕梅肩頭丈夫看病和孩子上學這兩副最重擔子。2016年11月,阮仕梅帶丈夫陳雙在唐都醫院治病期間,醫院楊潔教授瞭解到阮仕梅事蹟後,拿出5000元交到阮仕梅手中,鼓勵她不要放棄,為當時正在苦難中掙扎的阮仕梅帶去暖心的關愛。2017年1月,達仁鎮黨委政府發起愛心捐贈,書記、鎮長上門將幹部職工募捐的5600元交給阮仕梅,並送來豬仔、茶苗,發展養殖、種植業。歷經多年的政府幫扶和社會幫助,再加上阮仕梅不向命運屈服,自立自強,2019年她一家終於擺脫貧困順利脫貧。

“以前我還能自己修剪茶園,由於修剪器太重,這幾年腰肌勞損,拿不起茶樹修剪機了,只能掏錢請人,但我沒覺得苦和累,我心裡反而充滿了感激和力量。”阮仕梅說,儘管生活辛苦,她從沒放棄希望,也曾不埋怨訴苦,她會一直陪著丈夫,把這個家撐起來,因為她一家的脫貧路離不開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好心人的幫助,這是她樂觀堅強的精神支柱。(記者 馬澤平 董志鵬)

編 輯:孫常飛

編 審:蘇甜甜

主 編:張志宏

郵箱:[email protected]

商洛日報APP:右下角“我的”投稿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