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安:聚焦“茶”“兔”雙引擎 完善機制興產業助脫貧

普安:聚焦“茶”“兔”雙引擎 完善機制興產業助脫貧

普安茶場 陳正黨 攝

普安縣是“中國古茶樹之鄉”“中國茶文化之鄉”,有著優越的種茶條件和深厚的茶文化底蘊。在決戰脫貧攻堅的進程中,普安縣深入貫徹落實省委“來一場振興農村經濟的深刻的產業革命”決策部署,將茶產業作為全縣脫貧攻堅“一縣一業”主導產業全力推進,帶領當地群眾逐漸走上靠茶致富的道路。

為加快推進全縣茶葉產業的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促進普安茶產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實現茶葉富民強縣目標。普安縣委政府不斷加大政策資金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手段打響“普安紅”品牌。同時出臺相關政策,明確種植茶葉每畝補助1800元,農戶連片種植茶葉50畝以上的,獎勵2000元。企業或合作社採取土地流轉的方式,相對集中連片種植茶葉2000畝以上的獎勵1萬元,新開設“普安紅”專賣店,驗收合格縣內補助5萬元,州內其他縣市補助8萬元,省外補助10萬元,補助經費用於店面建設和專場推介,所有專賣店門頭統一,眾多舉措讓茶產業邁上了一個又一個新臺階。

在茶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普安縣還積極探索總結出了多種茶農利益聯結機制。一是茶農入股公司分紅型,通過提高茶青收購價格、年終分紅等方式助農增收;二是龍頭公司輻射帶動型,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等經營模式,輻射帶動農戶與合作社建設茶園,公司每年都以每斤高於市場價的價格收購茶青;三是茶葉公司吸納就業型,貧困戶將土地或茶園流轉給公司以後,公司每年支付貧困戶200元/畝至800元/畝的流轉費,並優先吸納貧困戶為產業工人,解決就業問題,確保其有穩定的收入來源。一步一步完善利益聯結機制使茶農利益得到充分保障。

普安:聚焦“茶”“兔”双引擎 完善机制兴产业助脱贫

採春茶。陳正黨 攝

截至目前,普安縣茶園總面積達14.3萬畝,投產茶園達9.1萬畝,發展涉茶主體193家,開設“普安紅”專賣店56家(縣內17家、省內縣外22家、省外17家)、專櫃100餘個。全縣實現茶葉產量7800噸,產值7.62億元,綜合產值12.63億元,帶動全縣7504戶(貧困戶3248戶)農戶增收致富。

此外,普安縣通過整合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東西部扶貧協作資金、公安部定點幫扶資金等方式,著力將長毛兔產業打造成帶動農民脫貧致富的新興致富產業。積極探索,精準失策,實行飼料補助、兔毛保價收購、養殖獎勵等措施一步一步做大做強長毛兔產業。

普安:聚焦“茶”“兔”双引擎 完善机制兴产业助脱贫

長毛兔 普安縣委宣傳部供圖

在已有的貧困戶自願入駐小區養殖和託管養殖的養殖模式上進行創新,按照“黨建引領、龍頭帶動、合作社運營、利益共享”的原則,探索“黨建+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養殖模式進行運營。合作社(村社合一)按照市場規律制定具體經營計劃經村支兩委同意後施行,在村支兩委、村民代表、黨員代表、民生監督員等的監督和指導下進行運營,在經營發展過程中帶動農戶增收致富。除去養殖運營成本外,產生的純收益歸全體村民所有,由村民代表決定收益分配,收益可用於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積累、基礎設施建設及社會福利保障等方面。

同時,為拉長產業鏈條夯實產業發展基礎,普安縣在西城區保衝村建設集長毛兔種兔繁育、培訓、飼料加工、兔毛加工、紡紗、針織、梭織、服裝、銷售為一體的長毛兔產業園,項目完成後可解決長毛兔產業發展過程中種兔和飼料供給、兔毛加工銷售等市場問題和貧困戶就業等社會問題,提高產品附加值,使農戶願發展、養得好、有效益、能致富。

目前,普安縣已全面完成年初確定的168個長毛兔養殖小區建設和13萬隻能繁公母兔引種任務,實現了長毛兔養殖村村全覆蓋。

截至2019年12月上旬,發展參與養殖的企業有3家,養殖專業合作社有7個,參與養殖的農戶有131戶,兔存欄達18.68萬隻,全年兔毛產量280噸,兔毛產值約4595.28萬元,覆蓋帶動貧困戶2016戶7334人增收。

普安:聚焦“茶”“兔”双引擎 完善机制兴产业助脱贫

編審:張金奎

普安:聚焦“茶”“兔”双引擎 完善机制兴产业助脱贫

-7234012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