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羞布”被揭開,5個汽車製造商最不願回顧的——“慘痛”歷史

即使是最好的汽車也會帶來惱人的設計缺陷,在進入正題之前,我們先說一個“有趣”的缺陷:

最初的本田S2000創新地將玻璃清洗按鈕設計在中央地臺靠近駕駛員肘部的位置,誤觸成了家常便飯,偶爾清洗一下前風擋也沒什麼,但這是一輛敞篷車,只要稍不注意,它就可以幫你“洗臉洗頭”。

這種小缺陷並不是我們討論的範圍,汽車史上5個最奇葩的設計全部都來自暢銷車,並且往往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甚至會讓駕駛員付出生命,都是這些廠家不願回顧的“慘痛”歷史。

“遮羞布”被揭開,5個汽車製造商最不願回顧的——“慘痛”歷史

雪佛蘭 Corvair

雪佛蘭Corvair是與大眾甲殼蟲競爭的車型,不過當時雪佛蘭高層認為防傾杆沒用且增加成本,為了讓駕駛變得更有趣,Corvair取消了防傾杆,儘管有懸架工程師抗議,但依然於事無補。結果顯而易見,當急彎或緊急變線時,極易發生側翻。

被稱為“美國現代消費者運動之父”的拉爾夫·納德,在1965年撰寫的《任何速度都不安全》一書裡強調了這個事實。此後,一款把前防傾杆作為標配的雪佛蘭Corvair出現了,但是被“腰斬”的銷量卻再也無法回去。

“遮羞布”被揭開,5個汽車製造商最不願回顧的——“慘痛”歷史

福特 Pinto

福特Pinto(平託)的出現是用來與豐田、日產的小型掀背車競爭,美國人對這種車型並不擅長。如何設計油箱位置?這個問題,使得當時已有67年曆史的福特陷入深思。結果,他們“創新”地決定把油箱放在後橋以後、後保險槓之前,任何時候這都是一個壞主意,並且是災難性的。

即使發生低速碰撞也會導致油箱破裂,而金屬摩擦產生的火花會點燃全部汽油,將汽車變成火球。媒體的進一步挖掘發現了令人震驚的事情,福特在最初進行碰撞測試時就發現了這個問題,卻依然投入生產,持續不斷的法庭案件和對受害者的鉅額賠償迫使福特最終於1978年9月召回了平託。

“遮羞布”被揭開,5個汽車製造商最不願回顧的——“慘痛”歷史

藍旗亞Beta

這絕對是一輛優秀的汽車,擁有強勁的發動機、出色的操控,它被人們稱為“駕駛者之車”。不幸的是,藍旗亞似乎忘記給這輛車的底盤使用防鏽鋼材,也沒有進行任何防鏽處理,尤其是在多雨的英國,短短几年時間就會嚴重生鏽甚至腐蝕,而且通常是在關鍵的結構點。

發動機脫落、年檢不合格而被禁止上路,成為車主必須要面對的事,藍旗亞試圖通過回購所有生鏽的汽車來挽回面子,但是對聲譽的損害是永久性的。

“遮羞布”被揭開,5個汽車製造商最不願回顧的——“慘痛”歷史

布里克林 SV-1

知名商人馬爾科姆·布里克林以自己的名字打造了一款跑車,車身面板使用了將玻璃纖維與丙烯酸粘合的新工藝,這項工藝極不成熟且成本很高,不僅很容易大面積爆裂,而且也導致了整車的重量倍增,但發動機的強度卻不足以承受額外的重量,因此很容易過熱,所以導致了這輛車很慢、很費油,而彈出式頭燈彈不出、鷗翼門打不開都只能算是小問題,結果顯而易見,在生產了2000多輛車後,這家公司破產了。

“遮羞布”被揭開,5個汽車製造商最不願回顧的——“慘痛”歷史

龐蒂亞克 Solstice

一直以來,硬頂敞篷車都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直到1996年奔馳SLK的出現才徹底解決,而史上最奇葩的硬頂敞篷車非龐蒂亞克Solstice莫屬,它設計了一個完全可拆卸的硬頂,只能由駕駛員手動完成,搞笑的是,車上沒有提供任何存放車頂的空間,因此拆下來後只能放在家裡,如果碰到突如其來的暴雨或冰雹,那麼你的車從此就不值錢了。

“遮羞布”被揭開,5個汽車製造商最不願回顧的——“慘痛”歷史

這5輛車最初個個都是暢銷車,卻算得上是史上最“坑爹”的車型,有的看起來搞笑,有的卻是真正的致命,或許都是廠家不願回顧的歷史,但是,“遮羞布”有時也要揭開晾一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