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稅下調只是“遮羞布”,大眾通用掀起合資品牌“價格戰”


增值稅下調只是“遮羞布”,大眾通用掀起合資品牌“價格戰”


上汽大眾輝昂降2萬、一汽-大眾CC降8000、別克昂科威降1萬,三天之內,大眾通用在華合資品牌直接掀起新一輪“官降潮”。

進入2019年,汽車企業以“汽車下鄉”、增值稅下調為由不停發起“價格戰”。先有長安歐尚響應汽車下鄉號召所實行的“不徹底”降價行為,多數優惠適用範圍較窄、時間有限。當時,長城、奇瑞等大多數企業都以既有優惠政策進行“二次包裝”,借勢營銷。但隨後,增值稅率的降低,促成了“真正的官降潮”。


增值稅下調只是“遮羞布”,大眾通用掀起合資品牌“價格戰”

車市下行的壓力之下,深化增值稅改革給了汽車企業“3%的壓力洩洪口”。以奔馳為首,有著更多降價底氣的豪華品牌接連在實施日期前“搶跑”,捷豹路虎、林肯等降價跟進“釋壓”。深處銷量提升泥淖的南、北大眾,最終還是打響合資品牌“價格戰第一槍”,引得上汽通用奮力跟進。

為何又是大眾?

近十年的中國車市,大眾似乎一直是掀起官降的“始作俑者”。和以往恃強凌弱的“價格屠殺”不同,大眾降價也逐漸從主動轉為被動,給競爭對手帶來的影響也不復當年。

回首2015年,彼時的上海大眾率先扛起官降大旗,POLO和途安最高降價1萬元;隨後,長安福特、北京現代、東風標緻等車企紛紛跟上,一場幾乎席捲整個合資品牌的降價潮成為上半年市場的最大熱點。

進入2019年,中國車市在首次負增長後形勢依然嚴峻。與之相對應的,是大眾在華的處境。2018年311萬輛的體量背後,是這頭“巨象”前行困難——在華同比下降2.1%,這也是自2000年以來大眾汽車在華的首次銷售萎靡。

增值稅下調只是“遮羞布”,大眾通用掀起合資品牌“價格戰”

萎靡背後,是大眾不再強勢。同時,車型規劃方面,現時的大眾已經鮮有爆款車型的出現,往日途觀等車型加價提車的“好日子”一去不返,那個總是被稱“深耕中國市場多年”、瞭解中國消費者的大眾,如今就連加長也不再是“自己家”的特色了。

除了自身因素,外界環境也在不斷壓縮這頭“巨象”的生存環境,一點點榨乾其品牌溢價。一方面,以寶馬、捷豹、沃爾沃、凱迪拉克等豪華品牌的終端售價不斷壓低,部分車型甚至進入到二十萬區間;另一方面,自主品牌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初具規模,開始逐漸探索品牌向上的途徑,領克、WEY等自主豪華品牌就是最好的代表。

面對夾擊的“大象”無法再隨意行走,TA需要坐下來,用平等的視角來看待其它競爭對手。

降價只是“遮羞布”

就在南、北大眾官降之後,上汽通用也加入這一陣營,且官降範圍幾乎都是“全系”。可截至目前,還未有主流自主品牌跟進,壓力會繼續往下傳遞嗎?

從豪華品牌官降範圍,以及大眾、通用的官降車型來看,此次“降價潮”背後是“各懷鬼胎”,真假降價齊上陣。

對於強勢的豪華品牌來說,這波官降的主要著力點更傾向於營銷。此前,頭條君也通過經銷商實地走訪得知,由於更高品牌溢價能力和單車利潤的存在,豪華品牌較高的車型售價在增值稅下調3%後,會讓降幅顯得更加明顯,比較容易吸引消費者眼球。

增值稅下調只是“遮羞布”,大眾通用掀起合資品牌“價格戰”

銷量不愁的強勢品牌從來不會真正“讓利”,降價的車型也比較有“技術含量”。以雷克薩斯為例,廠家調整建議零售價的車型有LC、RC、GS以及IS等車型,不過更加走量的ES、NX、CT和剛剛上市不久的UX都不在官降範圍內。

對於主流合資品牌中的大眾和別克來說,面對形勢已經十分嚴峻的乘用車市場,為了繼續追求銷量上的增長,打價格戰已經成了最簡單、有效的手段。這類品牌中,雖然低端車型普遍官降的幅度並不算大,但足以體現大眾品牌溢價不復當年。

增值稅下調只是“遮羞布”,大眾通用掀起合資品牌“價格戰”

真正能夠體現價格戰出現白熱化趨勢的,是中高端車型優惠,幅度大多超過3000元。以大眾的輝昂480 V6 豪華旗艦版為例,廠家實調價格甚至比調稅後應降的價格還要多。

而對於一些表現弱勢的合資品牌來說,官降則似乎成為了他們瘋狂降價保量的“遮羞布”。與上汽大眾一同公佈官降消息的斯柯達就是其中之一,品牌溢價能力不足,品牌知名度不高導致斯柯達的銷量一直很難讓人滿意。此次,時逢增值稅下調,斯柯達也終於可以借官降之名,為自己穿上一身還算“體面的衣服”。

從表格來看,斯柯達惠及車型的售價更低,卻實現了更大幅度的降價,並且實際廠家下調的價格要高出應調價格不少,與大眾品牌截然相反的表現,反應出斯柯達的銷售壓力還要更強一些。

增值稅下調只是“遮羞布”,大眾通用掀起合資品牌“價格戰”


增值稅下調只是“遮羞布”,大眾通用掀起合資品牌“價格戰”


無獨有偶,上汽通用雪佛蘭也扮演著類似斯柯達的角色,這次官降只有探界者一款車型並不是因為雪佛蘭沒有銷量上的壓力,而是由於其品牌本就主要側重低端車型,該類車型單車利潤不高,經過數輪價格戰的打壓,“觸底”的雪佛蘭已經無處可降,能降的唯有憑藉SUV實現一些溢價能力的探界者。

增值稅下調只是“遮羞布”,大眾通用掀起合資品牌“價格戰”

由此可見,這波“官降潮”對於不同的品牌來說,也具備這不一樣的意義。強勢品牌更樂於抓住此次官降的噱頭用於營銷;弱勢品牌則更希望為打價格戰的事實披上一身官方降價的名義,以此來實現對於銷量目標的追求。無論如何,2019年一季度尚未完結,“價格戰”就已從豪華品牌蔓延到主流合資品牌;接下來,何處將再起硝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