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員、降薪—疫情影響下的生活

打開微博熱搜搜索框,輸入“裁員”兩個字,第一條“企業裁員不賠償”,接下來是恆大裁員、小米裁員、攜程裁員、蘇寧裁員、360裁員……

裁員、降薪—疫情影響下的生活

微博搜索

疫情之下,經濟影響嚴重,很多企業裁員降薪,由熱搜討論度就可以看到,大家對這個事的關心程度有多大。

在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政府房貸、免繳/緩交社保公積金等一系列“救市”操作,還是沒能救得了市場,根據人民法院公告網顯示,從2020年2月26日至2020年4月2日11:00,僅僅37天的時間,共有750家企業發佈破產文書(數據來源:https://rmfygg.court.gov.cn/web/rmfyportal/noticeinfo),相當於每天有2.3個企業宣佈破產


裁員、降薪—疫情影響下的生活


裁員、降薪—疫情影響下的生活


部分企業裁員,而部分企業卻選擇了另外一條路:降薪!,將裁員的成本分攤到每一個人,看似更加合理的一個舉措,實則隱患重重。

3月9號,攜程CEO孫潔發佈員工內部信稱:從本月開始,James和我開始0薪,公司高管層也提出自願降薪,最低半薪,直至行業恢復,其他員工暫緩漲薪,服務部一線員工可正常調漲薪資。

據《好萊塢報道者》獲得的一份迪士尼內部郵件顯示,迪士尼執行董事長鮑勃·艾格將放棄自己的薪酬,新任CEO鮑勃·查佩克則將減薪50%,此外,副總裁級別的員工將減薪20%,高級副總裁減薪25%,執行副總裁及以上級別員工減薪30%。

這些知名大企業況且如此,那市場小企業又該如何生存?朋友說,“你說的這些企業都不要太好,人家是高管降薪,我們是員工降薪,而且員工降幅比高管還多。”“你們都算好的了,我們個人扣了社保,卻沒給我們繳納”“你們這要求都太高了,能發工資的就不錯了”……,大家紛紛述說著自己的艱難。

高管降薪,是不是存在道德綁架員工降薪?從高管的角度主動降薪並且公告公司全員,自然希望為員工表率,感動員工,讓員工與企業共患難,而從員工角度,我們拿著固定的工資,和公司共患難不是不能接受,是家庭生活不允許,房貸、車貸不允許,還有一部分人內心會想,高管很多都是拿股份的,降薪對他們來說是共患難,對我們來說什麼都不是,陽光明媚的時候想不起我們,現在需要我們付出不求回報了,是不是晚了點呢?“你願意降薪,是因為你手握公司股票,你和這條船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你現在的犧牲是為了以後在這條船上獲利,我今天的犧牲之後可能啥都不是,甚至被推出船外。”,但是對於沒有股票的員工,工資是他們的全部,哪怕是打了8折,家庭生活的必要支出不會打8折呀。其實,企業真的經營困難,大部分的員工是願意和企業共患難的,畢竟降薪比失業好一點,但是自願並且知情真的很重要,是在雙方商量之後的決定,而不是單方面的通知,員工可能會更好受一點,對企業的不滿情緒也會降低一點。另外,風險總是伴隨著機遇,為什麼大部分公司先想到的是降薪裁員,為什麼不能鼓勵大家一起找機會?

降薪,真的到了降薪的必要了嗎?多少企業對外捐款,豪言壯語,對內卻在降薪。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互幫互助,幫助武漢,幫助湖北,幫助全國重災區,是民族大義,是應該弘揚,應該推崇。而推崇的是精神,並不是攀比,是不是先應該保證企業員工的利益,這麼說可能很多人不同意,換一個類比大家可能更容易接受。意大利疫情嚴重,意大利醫院希望中國醫療隊可以全面接管意大利ICU,中國民眾紛紛表示不同意,中國相對於全球而言,於公司相對於全國而言是不是一樣的呢?是不是應該先保證自己員工的生活,再發揚民族大義呢?另一方面可能公司根本就沒有達到降薪的必要,只是當下降薪並不會引來過多的不利猜測,市場公司都在降啊,我們也參與一輪,畢竟可以為公司節約一部分成本,如果企業真的這麼想,那麼員工和企業共患難更是不可能的,現在不行,真的共患難的時候員工更加不會。

最後,假如你真的是不幸的降薪大軍中的一員,經濟學告訴我們價格總是圍繞價值波動,你就是你手持的最重要的股票,而且持股比例100%,價格終究會迴歸價值,在經濟形式如此艱難的今天,價格如果註定要下跌,那就努力提升價值,價格終究是會迴歸價值的,讓自己成為一隻績優股,終究會有漲停的一天,誰會在乎昨天跌了幾個點呢?



【疫情帶來思考】

不要把雞蛋裝在一個籃子裡,不要把自己收入放在一份工作裡,保證主業的同時,8小時外副業穩定生活,另外需要一部分你停下來而收入不停的來源,比如租金,再比如一系列視頻版權、小說版權、圖片版權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