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艺术中心·彭薇

对话 | 唐人艺术中心·彭薇

近日,彭薇个展《故事新编》在北京唐人艺术中心开幕。这是继2017年彭薇苏州博物馆个展后,艺术家新作的首次集中展示。除彭薇的经典作品《遥远的信件》、《平沙落雁》、《好事成双》系列外,将展出其四年来创作的40米巨幅卷轴《故事新编》、叙事组画《七个夜晚》、《窥》系列和装置《器世间》等三十余件作品。

关于艺术家

彭薇,生于成都,现居北京,南开大学哲学硕士,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家。2000年彭薇以“遗石”系列为开端,先后创作了“绣履”、“彩墨锦绣”、“脱壳绘画装置”、“好事成双”、“遥远的信件”、“One Night“等众多系列,涉及平面绘画,三维装置、录像、照片等多种形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中以水墨为材质进行创作的代表。彭薇凭借扎实的传统功底、中国水墨的表现手段和独特的私人目光,将古代艺术资源与现在连接,并与西方资源对话,寻求过去与当下的平衡。

对话 | 唐人艺术中心·彭薇

彭薇

彭薇先后在纽约、香港、台北、北京、上海、苏州多地举办个展,并参加了诸如北京双年展、成都双年展、记忆与当代——第57届意大利威尼斯艺术双年展平行展、著作权:中国挪用艺术(上海PSA)、“镜花水月——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展”(比利时欧洲当代艺术中心)、 “山水——中国当代艺术展”Sigg Collection(卢塞恩博物馆)、“中国私语”—希克收藏展(伯尔尼美术馆),“水墨混搭: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当代艺术”(澳大利亚)、“似重若輕”M+水墨藏品展等亚洲、欧洲、北美、大洋洲举办的当代艺术大展。

2014年彭薇入选新加坡美术馆“亚太地区当代杰出艺术家奖”。其作品先后被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波斯顿美术馆、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纽约布鲁克林美术馆、香港M+美术馆、中国美术馆、香港艺术博物馆、广东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北京画院美术馆、瑞士Sigg Collection、法国DSL Collection等机构收藏。

对话彭薇

Q:这次展览叫“故事新编”,请您介绍一下这个主题的由来及内容?

彭薇:题目叫故事新编,其实不是新编的,就是它的来源。当然跟鲁迅小说《故事新编》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我们借用他这个题目来讲今天的故事,其实鲁迅在他的那本故事新编的也是这样,它是古老的故事,以一种魔幻现实的方式重新来讲述,所以这个就是我们现在今天要做的这个展览的主题。

对话 | 唐人艺术中心·彭薇

展览现场

以故事的发生开始,然后再寻找它的历史脉络、历史线索,找到一个平衡点,所以整个展览他有一个情绪的线索。情绪线索就是事件,就是7个院落,从这第7个夜晚开始,就这7个院落,7个不同的空间,一夜之间发生的事情。以我的本人的女性的视角为主,有点梦境跟现实的结合。

对话 | 唐人艺术中心·彭薇

《第五夜》,宣纸水墨,193x165 cm,2018

Q:您这次展览的作品中有件作品和展览名字重合,可以讲讲这幅画的含义吗?

彭薇:《故事新编》是50米巨大的人物长卷。实际上它来源是古代的关于女性的道德的书,里面有很多女性的故事,这些书里面女性都以牺牲和自裁的方式来获得某种肯定,得到嘉奖。

对话 | 唐人艺术中心·彭薇
对话 | 唐人艺术中心·彭薇

故事新编 作品现场

然后所以当时我在第一次看到这些的时候,我觉得很惊讶,然后我就发现,我把他们从古代的背景下剥离以后,作为一种当下的警示的话,会蛮有意义,因为它时时刻刻都在影响我们现在的行为方式,包括其实我画七个夜晚,因为有自身的感受在里面,我就发现可能其实女性就可能我们自己对自己也有限制,跟别人对你的看法也也是来自源于某种社会教育或者历史教育的限制,所以就做了这个故事新编,这个很大的绘画,刻意的把它们画得非常大,像阴影一样存在在一个画面上,就会觉得他们是整个所有的七个夜晚的一个阴影。

Q:您此次展览形式丰富,表现形式多元,在作品形式方面都做了哪些思考?

彭薇:窥系列我故意用圆形、半透明的绢的质地来画,他是七个夜晚的延伸,这窥系列就是就是把他们放大,像个放大镜在看一个事物一样。

对话 | 唐人艺术中心·彭薇

《窥 - 20》,绢 ,34×24 cm,2019

对话 | 唐人艺术中心·彭薇

《窥 - 7》,绢 ,100×120 cm,2019

整个展览他有一个情绪的线索,就是从七个夜晚风雨飘摇的情绪,一直到很高潮这个故事新编,这种比较激烈的情绪,然后到窥系列稍微平静一点,然后再到最后的遥远信件,那是个非常平静的世界,这故事就隐藏在那信件里面了。然后平沙落雁也是这样,7个音乐家的故事,7个音乐家的信隐藏在画里面,就是一种平静的状态。

对话 | 唐人艺术中心·彭薇

《平沙落雁 III No. 6》,宣纸水墨,60x38cm,2017

最后就回到了那个佛手的装置,叫器世间,其实他基本是个凝固状态,是我看到一个特别漂亮的佛手,很大很新鲜,它慢慢萎缩的过程。缩到最小的时候,我再把它用给佛像贴金的方式贴金,最后成为一个好像永恒的一个玩意儿。

对话 | 唐人艺术中心·彭薇

《器世间》,佛手、金箔,尺寸可变,2019

所以其实既然他我们引了梁启超的那句话:‘人人尽享世俗之乐,但不知气势虚假,世事无常’。我觉得这个是统领整个展览的思路的一个总结。

Q:在您的创作中,您怎么将传统绘画语言、技法与当代思维意识相结合?

彭薇:我觉得其实所有的传统的方法都能化为当代的一个表现方式,就看你怎么想。就像他们很多人会问我,你用了不同的形式,有装置、有录像、有绘画,而且有非常传统的方式,也有现在的方式,有照片。你为什么要这样做?我说我其实是因为我要传达这样的情绪,我必须这样做。

对话 | 唐人艺术中心·彭薇

展览现场

就像七个夜晚吧,我为什么要用线描的方式要画得很细?是因为我想传达这种风风雨雨,很细腻的感情,我就必须要这样很精细的画。那像故事新编为什么?我要用很夸张的方式、很激烈的、那个很快的方式来画的那么大,就是因为她的情绪是需要宣泄的。所以对我来说,用古代的办法,它只是一个办法,我从来没想过它跟现代会毫无关系,我从来没想过所有古代的东西跟当代是不连接的,只要他对当代对你发生作用,他就对当代有连接了,它就是当下的东西。

Q:您的作品想传递给观者什么?

彭薇:我在画的时候,我只是想我要把我自己的情绪传达在上面,那这个情绪必须是真实诚恳的,必须不是虚的,就不是空的,就是这么一个感受。我希望我有这个能力让大家感受到,就我的自己的经验能够变成个体的经验,能够变成大家共同的经验和感受。所以其实我也是第一次看这些东西被集合在一起的感觉。我自己看我的展览,其实就像看一件作品,但他刚刚完成。

对话 | 唐人艺术中心·彭薇

展览现场

其实作品是因为我分大概三年多的时间做的,所以他在我工作室里是完全另外一个样子,我只是有一个设想在里面,但我从来没有实现,他就今天才看到,包括那件大的,我画完以后我就没有打开,就没法打开,因为我没法看见它太大了。但是我觉得我把这个我真诚的情绪已经宣泄在上面,我觉得我可能有这么一个天赋和能力,能够传达的好的话,也许观众能够知道些。

彭薇个展:故事新编

策展人 / 汪民安

展 期 / 2019.9.7- 10.25

地 点 /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北京第一空间

敬请收看9月7日本周六21:00 的首播

海南卫视 《第1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