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進貢棗,今朝“地理標誌”產品

贊皇縣栽培種植大棗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如今,西陽澤鄉任家洞村還留有千年以上棗樹數棵。

唐朝進貢棗,今朝“地理標誌”產品

贊皇大棗曾為歷代皇家貢棗。據明代典籍《獨異錄》記載:唐武帝李炎在位時,宰相李德裕(贊皇人)用贊皇大棗調羹進獻於皇帝,其強身健體、延緩衰老作用明顯。因此,贊皇大棗深得皇帝的喜愛。

唐朝進貢棗,今朝“地理標誌”產品

贊皇大棗是我國700多個棗品種中唯一的"自然三倍體"品種,以個兒大,核小,皮薄,肉厚,"七個一尺、十個一斤"而著稱。

唐朝進貢棗,今朝“地理標誌”產品

自然成熟的贊皇大棗從外形上看,體碩如卵,紫紅髮亮,酷似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剝開後,則見肉質肥厚、質地細密、瑩如冰雪;吃一口,味道甘甜,鮮美如酪;曬乾掰開,尺把長的密絲纖連不斷。

唐朝進貢棗,今朝“地理標誌”產品

也正是因為“自然三倍體”的特徵,贊皇大棗的樹幹普遍較高大,葉片光澤度也更高。被譽為“贊皇大棗第一村”的大河道村的村民們表示贊皇大棗抗病蟲害能力較強、結果早、管理簡單、經濟效益高且穩產。

唐朝進貢棗,今朝“地理標誌”產品

經營得好了,難免被一些不法商販“惦記”。一段時間一些來自外地的大棗竟然打上了“贊皇大棗”的旗號,品質差,價格還便宜不少,搞得真正的贊皇大棗吃了虧。自2009年12月,贊皇大棗取得國家商標局證明商標之後,又對贊皇大棗原產地域進行了有效保護,提高了贊皇大棗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還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唐朝進貢棗,今朝“地理標誌”產品

如今,45萬畝的大棗種植面積、年產鮮棗突破5000萬公斤,已經使得大棗產業成為贊皇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要想富、栽棗樹”,“家有千棵棗、不愁富不了”已成了贊皇人的口頭禪。

唐朝進貢棗,今朝“地理標誌”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