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歷史上存在的五大武林高手, 黃飛鴻排第三, 最後一位無人不知

李書文(1862-1934年)男,漢族,字同臣,河北滄州鹽山縣王南良村人。在1895年,袁世凱開始在天津的南郊小站練兵。他利用了各種手段和關係拉攏了各位武藝高強的人士,李書文的師傅黃士海也收到了聘書,但黃士海考慮到自己的年事已高,就推薦了徒弟李書文前去替他任教。

李書文來到了袁世凱的兵營後,袁世凱看李書文面黃肌瘦的還扛著一杆大槍,以為他是黃士海家的下人或家童。當袁世凱問明瞭情況,才知李書文是替師傅黃士海來任職教官的時候,在場的人都哈哈大笑,袁世凱聘請來的日本教官蔑視的看著李書文說:“大大的東亞病夫”。

真實歷史上存在的五大武林高手, 黃飛鴻排第三, 最後一位無人不知

並用小手指向下指了指,一瞬間,李書文以最快的速度用施槍刺壁的絕技懲罰了他,在場的人都非常的驚愕,日本教官大怒,想用他的大刀砍向李書文,但李書文大槍一抖,把日本教官的刀給彈飛,再順勢一槍插進他的咽喉。

三位日本教官見同伴被刺死,拿著大刀向李書文撲了過來,但都被李書文敏捷的身手打死了,一瞬間,現場掌聲連連,袁世凱也連呼:“神槍!真乃神槍也”從此,“神槍李書文”名揚天下。

真實歷史上存在的五大武林高手, 黃飛鴻排第三, 最後一位無人不知

霍元甲(1868-1910)天津市西青區精武鎮小南河村人。愛國武術家,迷蹤拳第七代傳人。1909年春,英國大力士奧皮音來上海在北四川路52號亞波羅影戲院登臺表演舉重,然後聘請一些技擊名家,登臺比賽!霍元甲收到邀請,然而帶上徒弟劉振生在1909年3月感到了現場,並商定“用摔跤的方式,以身跌於地定勝負”。

於是,發起人開始在籌謀資金在上海靜安寺路張氏味蒓園內搭建了擂臺,但是在六月份中旬的下午,比賽的時間已經到了,但人們遲遲不見奧皮音的蹤影,就這樣,霍元甲就名揚上海,但是好景不長,霍元甲於1910年9月14日病逝了。

真實歷史上存在的五大武林高手, 黃飛鴻排第三, 最後一位無人不知

黃飛鴻(1856年7月9日-1925年4月),原名黃錫祥,字達雲,號飛鴻,幼名飛熊。生於佛山市南海縣,原籍南海縣西樵嶺西祿舟村。關於黃飛鴻的出生日期,很多人的說法都不一致,有的認為是1847年,有的則認為是生於1856年。

1875年 在南海西樵官山墟一當鋪夜宿時遇賊人打劫,飛鴻一人擊退數十人,在當地傳為佳話。1876年 一洋人攜如牛犢大的狼狗在香港設擂向華人邀鬥,飛鴻不甘華人受辱,赴港以“猴形拐腳”擊斃惡犬,自此揚名香港。1877年香港水坑口大笪地小販彭玉攤擋被一惡棍強佔打傷。

真實歷史上存在的五大武林高手, 黃飛鴻排第三, 最後一位無人不知

飛鴻路見不平相助,被對方同夥數十人持械圍攻,被飛鴻擊敗。1878年 在南海縣佛山平政橋鬥蟀場為盧九叔任"護草"(現場保鏢)時,飛鴻嚴懲歹徒,在南海縣佛山名噪一時。1912年 魚欄夥記馬如燦(賣魚燦)遭歹徒勒索被毆,飛鴻見義勇為嚴懲歹徒,“義救賣魚燦”一事在羊城廣為傳頌。

葉問究竟是何方神聖?葉問生於1892年,是佛山桑園葉族人。他7歲時拜師陳華順門下——陳華順是南海拳王梁贊的得意弟子。師傅陳華順去世後,葉問繼續跟師兄吳仲素鑽研拳技。16歲時,葉問曾赴港求學,就讀於聖士提反學校。後來,他又隨梁壁學武。1950年,葉問正式赴香港,在港九飯店職工總會傳授詠春拳,一舉成名。

真實歷史上存在的五大武林高手, 黃飛鴻排第三, 最後一位無人不知

李小龍(1940年11月27日-1973年7月20日),原名李振藩,師承葉問,出生於美國加州舊金山,祖籍中國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鎮,世界武道變革先驅者、武術技擊家、武術哲學家、MMA之父、武術宗師、功夫片的開創者和截拳道創始人、華人武打電影演員,中國功夫首位全球推廣者、好萊塢首位華人主角。

1962年李小龍開辦“振藩國術館”,1967年自創截拳道,1973年7月20日,李小龍在香港逝世,享年33歲。1979年美國洛杉磯市政府將補拍版的《死亡遊戲》的開映日7月8日定為“李小龍日”。

真實歷史上存在的五大武林高手, 黃飛鴻排第三, 最後一位無人不知

1993年美國發行李小龍逝世20週年紀念鈔票,好萊塢大道鋪上李小龍紀念星徽;同年,獲香港電影金像獎大會頒發“終身成就獎”。1998年11月,獲中國武術協會頒發“武術電影巨星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