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藏著“致富路”建德青年“農創客”種水稻年收入40萬打底

鄉村藏著“致富路”建德青年“農創客”種水稻年收入40萬打底

春耕時節,建德市大同鎮三村村千畝稻田上,一望無際的紫雲英開出紫色花海,吸引四方遊客紛至沓來。再過四、五天,這片紫雲英將翻耕入地,成為有機水稻種植的底肥。

乡村藏着“致富路”建德青年“农创客”种水稻年收入40万打底

“老一輩好經驗要留住,新技術新得用上。”這片土地的“主人”、大同鎮青年“農創客”饒成芳說。

2018年以來,針對當下鄉村振興中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建德市探索出了一條鄉村創新創業的新路子,吸引了150餘名青年“農創客”返鄉創業、築夢鄉村。

乡村藏着“致富路”建德青年“农创客”种水稻年收入40万打底

青春之年,他們放棄城市機遇,返鄉創業,用與時俱進的互聯網思維和新鮮創意,為當地農業發展帶來轉機。特殊時期,他們抱團取暖、集思廣益,為滯銷農產品尋得新銷路,一解農戶之憂。

返鄉創業能致富

“農業小白”種田一年打底掙40萬

找對銷路一年也能“賣”2000萬

2008年在杭州做銷售時,饒成芳每個月就有萬把塊錢的收入,原本的想法是攢筆錢開個餐飲店。

“我爸看電視上說國家大力扶持農業,就覺得農業農村大有可為,從銀行貸款10萬塊包田種水稻去了。”饒成芳告訴記者,第一年風調雨順收成不錯,但年底一結賬,刨去化肥、租金、人工等成本,就掙了3萬塊錢。

但老父親就認準了種田能致富,饒成芳最終決定回鄉幫忙。2009春天,饒成芳回到了家鄉,第一件事就是跟著老爸幹農活,種水稻所有的流程、工序,都得親自上手。

乡村藏着“致富路”建德青年“农创客”种水稻年收入40万打底

“要打品牌,要有文創意識。”這是饒成芳總結出來的農產品致富路徑。饒成芳給自己大米設計了好多款包裝,打出了“喝山泉長大的大米”口號。

2016年,當大同鎮剛提出“稻香小鎮”概念時,饒成芳又立馬將自家大米品牌改為“名門稻府”,並註冊商標。“這名字一看就是稻香小鎮的拳頭產品,最起碼同等價格同等品質下,人家會買我們家的。”饒成芳笑道。

在饒成芳所承包的1600餘畝良田內,有300畝被用作試驗田。“我每年都會去當地農業農村局問問有沒有好品種,然後進行試種,根據這裡的氣候、土壤等因素調整種植方式,讓它以最優質的狀態逐步進入到大批量生產中,而且我們只種一季稻。”饒成芳說。精選優良種、停耕養肥,這樣種出來的大米自然品質也高一成。

如今,饒成芳家的大米幾乎供不應求,“今年3月份雖受疫情影響,但我們還是銷售了180噸。”饒成芳透露,“每年淨利潤40萬打底,算是實現致富夢了!”

除了練好農產品“內功”,農產品外銷“賣給誰”其實有大講究。大同鎮小溪源村青年“農創客”葉元挺,從村民處收購桑葉,不是賣給養蠶人,而是賣給城市裡有養蠶觀察任務的小學生們,價格自然翻好幾番。

桑葉出售配合養蠶,農戶一畝地的產值從3000元提升至5000元,農戶一個春天就有3、5萬的收入。

銷售渠道、信息溝通也很重要。24歲電商“農創客”饒日輝說,自己就像“媒人”,負責把好的農產品“嫁”到好人家裡去,反過來也促進更多更好的農產品生產。他舉了個例子:牛奶玉米價格高,放在建德可能5塊錢一斤都賣不出去,但送到上海、北京,10塊錢一根都有人搶著買。去年,饒日輝的電商公司銷售額達2000萬元。

打造農業服務中心新平臺

凝聚創客力量

“農創客”們有獨到理念和見識,怎樣讓這些理念和見識惠及更多農戶,是近些年大同鎮在思索的問題。隨著“建德稻香小鎮·農創夢工場”的誕生完善,這個問題有了初步的答案。

走進農創夢工廠,大同鎮6款主打農產品特別醒目,有喝著山泉的大米、環遊世界的山茶油、不說假話的酒、享譽萬里的建德苞茶、排隊買的郎家饅,還有一朵一大杯的菊花茶。這些農特產品上都打著同一個標識——建德稻香小鎮·農創夢工場,包裝就像文創產品一樣,特別漂亮。

乡村藏着“致富路”建德青年“农创客”种水稻年收入40万打底

“我們也是受農創客的啟發。”大同鎮黨委委員傅佳說,好產品要靠好包裝,但憑小散農戶單打獨鬥,沒有那麼多資金也不能取得好的效果。

乡村藏着“致富路”建德青年“农创客”种水稻年收入40万打底

在杭州市委宣傳部的支持下,去年9月,大同鎮發佈區域公用品牌,只要質量過關,大同鎮的所有農戶都可以用區域公用品牌來給自家農產品做包裝。“相當於政府免費為農戶打廣告。”傅佳說。

同樣是農創客的葉佳雯告訴記者,因去年建德對“建德苞茶”品牌的大力推廣,今年疫情期間,她家建德苞茶的銷量不降反升:“同比增長30%。”

在農創夢工廠,大同鎮出色的“農創客”有免費的辦公場地,還會定期組織沙龍,不僅“農創客”可以互通有無,有想法的普通農戶也能來接受頭腦風暴,更新知識。

“接下去,我們考慮為優秀的‘農創客’提供物流補貼,新入駐我們夢工廠的農創客,將有資金獎勵。”傅佳說,“我們還計劃利用20畝土地,成為稻香小鎮的農業展示基地,全面帶動鄉村振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