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aca童鞋丨《脫口秀大會2》的收官結果,是中國脫口秀的完敗

Ariaca童鞋丨《脫口秀大會2》的收官結果,是中國脫口秀的完敗

作為認真追了每一期的忠實觀眾,在第二季《脫口秀大會》迎來最終回和結局之後,有很多話想說。

首當其衝的,就是各個報道標題毫不吝惜著使用的“完美收官”一詞。“卡姆奪冠”對於很多真正的脫口秀來說其實是一種諷刺,因為他的表演並不是脫口秀,而只是喜劇小品。一個喜劇小品演員,獲得了脫口秀大會的冠軍,這是再黑色幽默不過的事情了。

卡姆很好笑,他的表演很精彩,但他的表演不是脫口秀。

脫口秀是什麼?它的原稱是Talk show,也常被直譯為談話節目,通常是在固定主題下,由主持人控場並展開討論的廣播或者電視節目。節目既可以有嘉賓和專家參與,也可以沒有嘉賓,只是主持人和觀眾進行談話互動。

脫口秀在美國擁有著非常廣大的受眾基礎和廣播度,除了社會性、娛樂性的脫口秀,美國還誕生了很多優秀的政治脫口秀。人們通過脫口秀,以幽默有趣的方式提出問題、探討問題,嘗試解決問題。

而當這樣的洋物件傳到了中國,就被很多人掛羊頭賣狗肉,說是脫口秀,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單口喜劇和喜劇小品。

郭德綱主持《歡樂喜劇人》的時候,問過方清平,單口相聲和脫口秀這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

方清平給講的是,以我的觀點就是,單口相聲是以說笑話為主要目的,脫口秀是以輸出觀點為主要目的。

Ariaca童鞋丨《脫口秀大會2》的收官結果,是中國脫口秀的完敗

好不容易脫口秀大會讓人看到了真正的脫口秀應當是什麼樣的,人們應該如何以脫口秀的風格進行探討和思考,第二季的脫口秀大會,卡姆的奪冠,似乎讓所有脫口秀從業者的努力成了笑話。

卡姆的風格很具特色,很有攻擊性和侵蝕力,當你不去思考和較真的時候,你會被他的表演和他的情緒拖入他的節奏,莫名其妙就跟著笑跟著鬧。但是多少嘉賓說過,卡姆的風格讓人不知所云。結果很多人只記住了嘉賓們礙於情面說的“聽得多了就覺得會被吸引”的客套話。

脫口秀打動人的應該是演出者說話的內容,而不是表演的狀態。一個脫口秀比賽被一個喜劇小品演員拿了冠軍,這證明了幾點:一,這屆觀眾真的不太行;二,中國的脫口秀確實還非常需要發展;三,脫口秀在當前的中國真的是小眾表演形式,因為很多人連脫口秀演員的梗都聽不懂,還拒絕思考。

關於最後一點,其實我們在第二季脫口秀大會的節目裡,能看到很多次觀眾接不住梗的場面,演員們都打著哈哈把這事兒圓過去了,覺得是自己梗沒拋好,段子沒寫好。

其實不然,這事兒還真就是臺下觀眾以及看視頻的觀眾壓根不動腦子,也沒有這個基礎,並沒有和演員形成默契。因為觀看脫口秀大會的,有很多並不是脫口秀的精準人群,他們或者是某條節目的熱門微博吸引過來,或者是被活動方塞的現場觀眾,既不懂脫口秀也不懂演員,他們只想隨著大家一起笑了。

但脫口秀從來都不是讓人捧腹大笑就是成功了的。就像在節目的彈幕上飄過的一句話所說的那樣:笑有很多種,會心一笑也是其中一種。

脫口秀,只要能做到讓你會心一笑就算成功了。因為它並不是要求讓觀眾捧腹大笑的情景喜劇,只要臺上臺下能就某句話、某件事達成共識,然後相視一笑,就足夠。

我很喜歡的一位脫口秀演員,是美國脫口秀女王奧普拉。她製作了美國曆史上播映時間最長的日間電視脫口秀節目,她也是美國最受歡迎的脫口秀主持人之一。她在節目中關注社會問題、分享自己的人生經歷、抨擊不公平現象……她的主持風格不激進也不具有攻擊性,而是像一個熱情又善良的鄰居,傳遞積極向上的態度:關心你,也關心世界。

Ariaca童鞋丨《脫口秀大會2》的收官結果,是中國脫口秀的完敗

成年人的世界其實充斥著煩惱和問題,負面情緒常常成為主場情緒,而大多數成年人面對這些負面情緒,選擇了逃避或者抱怨。奧普拉的脫口秀讓我們看到,這個世界上還有千千萬萬跟我們一樣為生活所困的人,每個人都在面對生活的磋磨。但最重要的是,我們也從來都不是一個人。

脫口秀需要提出批判,但更重要的,是反思,是重拾笑對人生的積極態度。第二季脫口秀大會有兩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一個是龐博在臺上喪喪地表演著動物園裡的動物,在最後說了一句“誰還不是個猩猩呢”,一個是建國在他本季的最後一句話“卡姆懂喜劇,但是不懂段子”。

《脫口秀大會》第二季,說實話看得人不爽。因為這次的節目,完完全全成了一個目的是逗人笑的節目,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歡樂喜劇人》,觀眾的評判依據叫人搞不懂。

王建國沒搞懂,呼蘭沒搞懂,思文沒搞懂,龐博沒搞懂。

他們輸出自己的觀點,比如對於孤獨的理解,逛動物園的感悟,對自身所處的環境的嘲諷。但每次稍一講深,就票數沉底。李誕好幾次在節目裡表達不解,問觀眾,這個這麼好,你們為什麼不投票?

為什麼不投票?因為觀眾看的不是脫口秀,他們看的是猴戲。

《脫口秀大會》第二季的收官結果,是中國脫口秀的一次完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