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裁員1萬?海爾也開始裁員?迴應來了!

疫情衝擊之下,家電行業受影響較大,近日網傳作為千億級別的國際化企業

海信裁員1萬人、海爾裁員。裁員數量龐大,備受求職者關注。這裡我們也來了解一下具體真實的情況。

面對網絡輿論,4月12日,海信集團官方發佈聲明稱:目前,網絡已有的關於海信定量裁員的信息,其中數據並不屬實。

裁員屬實,數量不實。海信集團官方目前確認了裁員的具體情況。

聲明稱,“受全球疫情影響,家電行業國內外市場均出現較大規模下滑。海信海外業務收入佔集團整體收入已超過40%,經營形勢更加嚴峻。海信集團和所有企業一樣,面臨渡過難關、保住數萬名優秀員工飯碗的艱苦挑戰。”為此,海信集團採取高管帶頭降薪、通過末位淘汰加速員工隊伍“優勝劣汰”等措施,激發全體員工鬥志,層層傳遞壓力、提高系統效率,以穩住業績,且通過逆境鍛造更加健康的企業肌體。

海信裁員1萬?海爾也開始裁員?回應來了!


於此同時,網傳的海爾裁員信息則直接被闢謠為不實。12日下午,證券時報自媒體e公司記者從海爾知情人士處獲悉,海爾沒有裁員。疫情期間,海爾集團從CEO到總裁再到領域總經理,均自願放棄績效薪酬,行業主、鏈群主則按照為用戶創造的價值來獲得薪酬,以保障一線員工利益儘可能不受疫情影響。同時堅持人單合一下的“全員創客制”,激發全員活力,讓員工通過為用戶創造價值實現個人價值,以變制變,變中求勝,來共同渡過這場危機。

海信裁員1萬?海爾也開始裁員?回應來了!

在小編看來,兩家公司面對業務受到疫情影響嚴重的情況下,均採取了高管降薪,激勵員工創造價值的行為,但前者選擇大規模裁員優化,後者仍然在做維護一線員工的努力。相比之下,不同的企業文化,在危機時刻折射出的應對方案以及員工權益維護上,可見一斑

很多非互聯網企業尤其是涉及外貿業務的,當下受挫嚴重,企業很難我們可以理解。但企業如何應對,是選擇裁員還是其他辦法共度難關,這是考驗企業管理者的一門大學問,也是企業文化跟價值觀在危機時刻的的重要體現。我們衷心希望也祝願疫情下受影響嚴重的企業早日度過危機,但也更期待看見企業能與員工在一起,共度時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