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教育好不好?事實說了算,別讓孩子在起跑線上拖沓

格賽爾是美國的一位心理學家,在1929年時,他做了一個當時非常轟動的實驗,這個實驗就是著名的"雙生子爬梯實驗"。

提前教育好不好?事實說了算,別讓孩子在起跑線上拖沓


同卵雙胞胎A和B,A是從48周開始學習爬樓梯,B則是從52周開始,但兩人卻一起在54周學會爬樓梯。這個實驗說明了,每個孩子是有自己的發展規律的,教育首先得尊重孩子。

教育既然要尊重孩子的發展規律,那麼是不是我們都不應該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早期教育是不是一種耽誤孩子的行為,是扼殺他們個性劊子手?


一,提前教育有沒有必要

提前教育好不好?事實說了算,別讓孩子在起跑線上拖沓


前蘇聯心理學家維果斯基提出“最近發展區理論”,認為學生的發展在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和可能的發展水平之間有一個最近發展區。


所以教育不但要立足發展,還要走在兒童發展的前面發揮引領作用。由此幫助兒童從教育推動才能解決問題,向獨立解決問題的狀態過渡。


通俗直白的語言解釋就是,我們需要提供孩子相應的刺激,以此來引導或者開發孩子學習的慾望和學習的習慣。


一位媽媽從孩子2歲就給她講故事,這種行為堅持了兩年,現在孩子不但能說會道,而且說起故事來精彩絕倫,連帶學習興趣也上來了。這是家長引導提前教育的一部分,從中可見孩子的成長和進步。


有專家提出兒童要接受教育,必須具備教育所需的發展性,能力性,經驗性的準備條件,這也是我們國家不教育孩子小學前進行學前教育的原因。


而維果茨基指出不能等待“準備狀態”實現再實施教育,而應該創造“最近發展區”,使教育走在發展的前面。

提前教育好不好?事實說了算,別讓孩子在起跑線上拖沓


二、家庭學前教育應該包括哪些內容?

  1. 感統訓練

感覺統合就是人體在環境內有效利用自身的感觀,從外界獲得不同的感覺信息並輸入大腦,大腦對輸入信息進行加工處理並作出適應性反應的能力。


感統訓練就是感覺的統合,其中主要有:

  • 視覺能力訓練(黑白卡,彩色卡,找不同等)

  • 聽覺能力訓練(聽音找物,聽音辨人,樂器測試等)

  • 觸覺能力訓練(摸物遊戲,捉迷藏等)

  • 味覺,嗅覺能力訓練(嘗各種味道,聞各種味道,糖果猜猜看等)


  • 色彩感覺訓練(積木遊戲,顏色分辨,魔術變色遊戲等)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的關於感知覺的,手腳協調等機能開發的遊戲,感統遊戲都是在3歲以前的早期干預效果更為理想。


2、培養孩子運動能力

提前教育好不好?事實說了算,別讓孩子在起跑線上拖沓


1到3歲孩子就是最優秀的運動員,能走能爬,上躥下跳,這個階段最適宜培訓孩子獨立的行有能力,跑步的能力,蹦跳的技巧。


父母這時候大可以試試放開孩子的手,帶他們到戶外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教育孩子大膽的嘗試,儘量滿足孩子身體發出的需求。


運動教育在於以此來消耗他們身上過剩的體力和精力,讓他們脾胃挪動加快,新陳代謝更旺盛,孩子能夠有更好質量的飲食和睡眠。


我家女兒過敏體質,消化系統一直比較差,動不動就身體癢,從前是蛋白質過敏最後發展到食肉也要被限制。在中醫的建議下進行各項運動加強體質的鍛鍊,果然現在身體越來越棒。


3、語言能力訓練


語言能力是我們必須要具備的基礎能力之一,能夠表達自己,能夠交流就能解決大部分孩子的矛盾。


一歲左右的孩子特別的鬧騰,這個階段的他們自我意識開始萌芽,孩子語言發展還跟不上大腦的發育,這種矛盾就是導致孩子在生活上受挫,從而大哭大鬧。


語言的把握很重要甚至關係到孩子成長的方方面面,因此家長可以這樣做:

提前教育好不好?事實說了算,別讓孩子在起跑線上拖沓


首先,多和新生兒對話這樣不僅可以促進良好的親子關係還能夠給孩子提供高質量的安全感。


其次,和孩子交流盡量清楚而準確的表達,以便於孩子的模仿,讓孩子模仿大人有很準確的表達。


最後,和孩子多交流,鍛鍊孩子聊天的能力。從生活物品開始到句子的表達,簡單到反覆。還能利用繪本故事,培養孩子講故事的能力。


4、科學知識的普及

家長會特別害怕自己沒有能力教育孩子,有的選擇把孩子送去早教中心。其實家長無需要過分擔心知識的傳播方式。


我們先來了解孩子關鍵的發育時期~3歲。3歲是開發孩子頭腦的黃金時期,無論是語言的爆發或者是數理的敏感或者讀寫能力都在這一階段表現出優勢。


嘗試和孩子一起閱讀,用零食進行數學啟蒙,鍛鍊表達上可以一起歌唱。通過生活的小事去讓孩子知道什麼是表達,什麼是數字,他們之間有什麼關係。


孩子四五歲的時候,開始嘗試學習數數、認字握筆等入學準備,這個時候孩子的抓握能力已經相對穩定,學習意識也比較明確。


教育的時間和內容把握不宜過長過度,以孩子能接受並且願意學習為前提。


我們對孩子進行提前教育的目標和宗旨最初最終都是:讓孩子得到最佳的鍛鍊更合適的的發展直到成為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