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诸葛亮时代都是蜀国主动攻打魏国,魏国更强大却不主动去打蜀国?

永远爱你亲爱的灿灿


魏国不主动攻打蜀汉,主要可以归结为点:

一、汉中易守难攻,道路险阻;

二、军粮运输困难,耗费巨大。

而这两点归根结底又是两个原因导致的:

第一、黄巾、董卓之乱后,又经历了连年战乱,长安一代基本已经荒废。再加上当时人口大量避难迁徙到河北冀州一代,也就是之前袁绍的地盘,所以曹魏在统一北方后发展重心一直在河北地区。西北一带长期被抛弃,导致地方疲敝。人口凋零。诸葛亮北伐时,曹魏用于抵御的兵力和粮草也是基本从中原调取。这也导致了曹魏无力再采取主动进攻。

这种情况其实正是为西北异族崛起提供了条件,西晋建立后秃发树机能等频繁作乱,朝廷屡剿不止,损失惨重,更是基于这个原因。

第二、和诸葛亮的连年北伐拖不了干系。因为诸葛亮不断的北伐,骚扰,以及掠夺人口,使得曹魏无力,也不敢发展当地。试想一下,需要发展当地必须要迁徙人口,但诸葛亮每次北伐都会掠夺人口,就成了变相为蜀汉增强实力。

从历史记载上来看,其实曹魏一直不敢轻易伐蜀,在曹操时就已经埋下了伏笔。《三国志·曹操传》:

夏侯渊与刘备战於阳平,为备所杀。三月,王自长安出斜谷,军遮要以临汉中,遂至阳平。备因险拒守。

而这次汉中之战,却以曹操主动退出,只留下“鸡肋”二字而告终。其原因在于,曹操发现仅长安到汉中一段,运粮便极其困难。《三国志·刘晔传》:

太祖征张鲁,转晔为主簿。既至汉中,山峻难登,军食颇乏。太祖曰:"此妖妄之国耳,何能为有无?吾军少食,不如速还。"便自引归,令晔督后诸军,使以次出。

而汉中又有多处险要,易守难攻,《三国志·先主传》:

曹公至,先主敛众拒险,终不交锋,积月不拔,亡者日多。

因此在敌人完全控制汉中以后,已经不能再用兵力优势拿下汉中。想要伐蜀成功,必须要有一个必要条件。

这个条件隐藏在曹操初夺汉中时,与司马懿、刘晔的一段对话中。《晋书·帝纪一》记载:

从讨张鲁,言于魏武曰:"刘备以诈力虏刘璋,蜀人未附而远争江陵,此机不可失也。今若曜威汉中,益州震动,进兵临之,势必瓦解。因此之势,易为功力。圣人不能违时,亦不失时矣。"魏武曰:"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言竟不从。

《三国志·刘晔传》:

晔进曰:"明公以步卒五千,将诛董卓,北破袁绍,南征刘表,九州百郡,十并其八,威震天下,势慑海外。今举汉中,蜀人望风,破胆失守,推此而前,蜀可传檄而定。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得蜀日浅,蜀人未恃也。今破汉中,蜀人震恐,其势自倾。以公之神明,因其倾而压之,无不克也。若小缓之,诸葛亮明於治而为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险守要,则不可犯矣。今不取,必为后忧。"

可以看出,想要得蜀的必要条件,便是蜀国内乱失守,从内部打破,这也正是最后蜀汉灭亡的最终原因。

但当时曹操并没有采纳,至汉中之战时,刘备已经解决了益州的内部问题,至曹操来攻,全国上下“男当战,女当运”,便已经失去了伐蜀的可能性。之后在刘备、诸葛亮期间,蜀汉一直民心稳定,曹魏自然也没有伐蜀的条件。

不过,在夷陵之战结束,刘备病逝白帝城之后,诸葛亮并没有完全掌握蜀汉政权之前,是有一次伐蜀的机会的。《三国演义》中还安排了五路大军伐蜀的情节。

可是在历史上,因为孙权在夷陵之战取得胜利,势力大涨,加上曹操此时早已去世,使孙权有点轻视曹丕,不但屡屡试探,更在223年直接复叛,转移了蜀魏之间的矛盾。

《三国志·文帝纪》:

(223年)是月,孙权复叛。复郢州为荆州。帝自许昌南征,诸军兵并进,权临江拒守。(225年)九月,筑东巡台。冬十月,行幸广陵故城,临江观兵,戎卒十馀万,旌旗数百里。

226年正月,曹丕便突然病逝,曹叡继位。这恰好给了蜀汉喘息的时间,在此期间,诸葛亮重新控制蜀汉政权,知道他去世,曹魏再无机会。

230年,曹真迁为大司马,估计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以诸葛亮连年侵犯边境为由,曹真上书北伐。《三国志·曹真 传》:

四年,朝洛阳,迁大司马,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真以"蜀连出侵边境,宜遂伐之。数道并入,可大克也"。

得到曹叡的同意,但是陈群上书反对曹真从斜谷出兵伐蜀的计划。《三国志·陈群传》:

太和中,曹真表欲数道伐蜀,从斜谷入。群以为"太祖昔到阳平攻张鲁,多收豆麦以益军粮,鲁未下而食犹乏。今既无所因,且斜谷阻险,难以进退,转运必见钞截,多留兵守要,则损战士,不可不熟虑也"。帝从群议。

并重新提到了当年曹操攻打张鲁时,曾经大量收集豆和麦来补充粮草,结果一个张鲁还没打下来,粮草就已经不够了。所以攻打汉中不光粮草损耗巨大,途中转运也需要大量的人力。

曹叡听从了陈群的建议,停止了从斜谷伐蜀的计划。结果曹真又提出了出子午谷的方案,《三国志·陈群传》:

真复表从子午道。群又陈其不便,并言军事用度之计。诏以群议下真,真据之遂行。

结果依然被陈群用相同的问题反对,曹叡本来是以陈群的建议下诏曹真讨论,结果曹真据此直接出兵了。另遣司马懿从汉水,郭淮、费曜等部从斜谷、武威等数路伐蜀。

结果曹真主力在子午谷遇到连日大雨,走了一个月才走了一半路,华歆、杨阜、王肃等纷纷上书劝曹叡下诏撤军,曹真只能撤军。

曹真的教训使后来曹魏伐蜀越发的谨慎,至曹真死后,曹叡以司马懿都督雍、梁二州诸军事,屯长安,便皆以防守为主。更吸取之前的教训,开始发展西北地区,与诸葛亮开战持久战,《晋书·帝纪一》:

帝曰:"亮再出祁山,一攻陈仓,挫衄而反。纵其后出,不复攻城,当求野战,必在陇东,不在西也。亮每以粮少为恨,归必积谷,以吾料之,非三稔不能动矣。"于是表徙冀州农夫佃上邽,兴京兆、天水、南安监冶。
青龙元年,穿成国渠,筑临晋陂,溉田数千顷,国以充实。

这个措施,也成为了后来曹魏能够伐蜀的关键。

244年,曹爽为了声名,不顾司马懿的劝告,再次伐蜀,结果不仅空耗粮草,更因为被费祎事先据守后路,退军时损伤惨重。曹魏就更加没人提伐蜀了。

一直到263年,后主刘禅昏庸,宦官黄皓弄权,蜀中人心思变,之前提到的伐蜀条件达成。已经总览朝政的司马昭于八月,以三路大军伐蜀,至十月邓艾偷渡阴平,蜀汉灭亡。

此正应了孟子所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潘不安讲究史


公元228年春至公元234年冬,(蜀)汉丞相诸葛亮先后兵出汉中,期间共对强大的魏国发起了五次大规模的进攻,这便是三国历史上著名的“诸葛亮北伐”。那么在这期间,屡遭蜀汉挑衅的曹魏是否有过主动反击呢?很遗憾,作为当时北方霸主的曹魏仅仅反击了一次,而这唯一的一次反击,其结果还让人大跌眼镜。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曹魏不敢轰轰烈烈的主动出击蜀国呢?又是什么原因使得本可偏安一隅的蜀汉要去主动进攻强大的曹魏呢?让我们一起解读这段神秘的三国史。

诸葛亮北伐时期,魏国不攻蜀国的三大原因

一:曹魏需要休养生息

诸葛亮北伐时期,曹魏的统治者已不是曹操的儿子曹丕,而是曹丕的儿子曹叡了。话说曹叡统治时期,魏国为何就进入了休养生息这样一种状态呢?

这里我们首先得了解曹丕在位时期做的几件大事,说来曹丕确实是一位有抱负的君王,他既有借希望于“王化之举”达到一统天下的诚心,也有兴国强兵而灭群雄的强硬之志。固曹丕在进行短暂的国内生产发展后,便将重心更多的转移到了对外战争上,曹丕在位时间不过七年,但在这七年间,曹丕先后三次亲征东吴,然而耗费人力物力的三次伐吴,其结果却是收效甚微,曹丕自己更是在第三次伐吴后由于劳师远征最终一病不起,不久病逝于洛阳。所以经过曹丕一朝这样的折腾,曹魏需要进入一个安定的状态来恢复国力。

其次我们知道,一般古代新君继位,首先要做的便是安定人心,发展生产,这样才能巩固自己的权位,向更高层次迈进。所以于公于私,当时的曹叡都得将治理国家的重心集中到国内的生产发展中来。曹叡并非昏庸无能之人,他深知这一道理,加之在孙资等大臣的支持下,曹叡很好的实行了对蜀国、吴国采取据守要塞,对内则大力恢复魏国实力的这样一种国策。

二:吴蜀联盟未破,曹魏不敢轻举妄动

三国争霸,魏强而吴蜀弱,,固早在曹操时期吴蜀双方便达成了结盟,时魏攻吴则蜀助吴,魏攻蜀则吴助蜀。虽说后来吴蜀双方夷陵大战撕破过脸皮,但战后双方很快又建立起了新的联盟,其目的很显然,只有结盟才能抵御曹魏,才能在三国乱世中继续生存。由于夷陵之战给吴蜀双方带来了损耗,而这也从一定程度上使得新的吴蜀联盟比曹操时期的吴蜀联盟关系更硬。曹丕三伐东吴无功而返,到曹叡时期也就没有大规模征伐的必要了,毕竟当时人家吴蜀关系铁着。

三:蜀国易守难攻

再有便是一个很客观的原因,那就是蜀国易守难攻。有道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先前不是说在诸葛亮北伐期间曹魏还是有过一次反击的吗?为什么这次反击却没有什么知名度呢?因为曹魏的大军在伐蜀的途中因道路险阻,走到一半就撤回了,压根都没有蜀军交锋。据史料记载,公元230年,曹叡在大司马曹真的多次建议下终于下定了伐蜀的决心,时大司马曹真引一路军马从子午道入蜀,大将军司马懿引一路经汉水进军,郭淮、费曜等部从斜谷入。因适逢雨季,曹真所部行军一月才走了一半路程,最终无奈撤军。而曹真也在撤军途中染病,回洛阳后不久病逝。

蜀国伐魏,实乃不得已而为之

话说强大的魏国都不主动伐蜀了,蜀国为何对伐魏却如此“热衷”呢?只能说这也是无奈之举

蜀国伐魏的原因也有三点:

其一:延缓魏国的发展

蜀国偏居西南,地理位置和人口都远不如曹魏,若双方都休养生息,毫无疑问,长此以往下去魏国将远远拉开与蜀的差距,如果此时的蜀国不作为,那莫过于坐以待毙。所以蜀国只能主动出击,通过不断骚扰曹魏,来达到阻碍曹魏生产发展的目的。其实相应的吴国也在做这一事,孙权五伐合肥,虽然每次收效甚微,但他必须得打。

其二:转移内部矛盾

蜀国政权的内部组成相当复杂,主要分为三派势力,即诸葛亮,魏延等为代表的荆州集团,李严,黄权为代表的东州集团和以谯周等人为代表的蜀地的本土势力。这三大派系之间的斗争自刘备建立蜀汉便已经开始,在刘备死后其斗争则更是日渐突出。当时的荆州集团显然已经无法压制蜀地本土势力了,若长此以往,难免没有发生内乱的可能。所以当时的诸葛亮要转移这一内部矛盾就必须得靠战争,只有战争才能缓解这种内部的政治斗争,达到一致对外。

其三:不忘初心,欲图雍凉之地

“隆中对”中,诸葛亮早已为刘备谋划好了一统天下的大计,既然荆州已失,兴复汉室的希望便只能效仿当年汉高祖刘邦谋定天下的套路,先夺取雍凉之地,待时机成熟,顺势直取关中,一统中原。以当时蜀国的实力要克复中原确实不可能,但要拿下雍凉之地还是有希望的。一旦攻下雍凉之地,则魏国“关中地区”这根神经就得绷紧了(由关中,汉中攻雍凉不易,而由雍凉进取关中,汉中则不难)。所以只要能拿下雍凉之地,则蜀国日后便有克复中原的希望。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啊!

“品历史人文,悟真理人生。”专注历史文化的探索,我是灵魂的感触!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哦!


灵魂的感触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正确,实际上魏国除了最后灭蜀之战外,还曾经两次伐蜀:

第一次伐蜀

魏国第一次伐蜀,是在大司马曹休以后,继任的大司马曹真认为蜀军多次北伐,因此主张主动出击,曹叡同意了他的方案。随即曹真兵分三路伐蜀:第一路由曹真亲自指挥,率魏军主力出子午谷直取汉中,第二路由司马懿指挥,从荆州起兵,沿汉水而上进攻汉中,第三路则是张郃指挥,经褒斜道兵发汉中。

诸葛亮得知魏军来犯,亲自坐镇汉中,还从东线抽调李严率两万大军增援,做好了迎战魏军的准备。但是蜀道艰险,曹真这一路人马又遇到大雨,因此在子午谷走了一个月,才走了一半的路,其他两路人马也是进展缓慢。

华歆、杨阜、王肃等人认为出师不利,大军在外日久疲敝,不利再战,主张撤军。曹叡无奈,于是下诏曹真撤军。

魏国这次伐蜀,只有先锋夏侯霸在兴势和蜀军打了一仗,主力部队是无功而返。反倒被诸葛亮抓住机会,命魏延、吴懿出羌中,在阳谿击败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可以说是偷鸡不着蚀把米。

第二次伐蜀

魏国第二次伐蜀,是曹爽和司马懿辅政时期。曹爽为了捞取军功,增加政治资本,于是发兵十多万经骆谷进攻蜀汉。

此时镇守汉中的是镇北大将军王平,他手下兵马不足三万,但是王平和护军刘敏却主动进占兴势、黄金两处,堵住了魏军前进之路。魏军在数百里山道上无法展开兵力,根本无法取得进展。由于魏军粮食都需要从关中运输而来,转运困难,牛马骡驴死者不计其数,民怨极大。因此费祎统率涪城和成都的蜀军前来增援以后,魏军只能仓皇撤退,损失极大。

所以魏国不是没有进攻过蜀汉,而是蜀道艰险,加上蜀军此时还比较强大,魏军的攻击被击退了而已。直到蜀汉后期国力日衰,魏国国力已经完全压倒蜀汉,才伐蜀成功。


不沉的经远


诸葛亮之所以总是主动的伐魏,就是要坚定不移的完成刘备的遗愿——恢复汉室江山。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的个性是宁静致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实现刘备恢复汉室和确保蜀国的江山长盛不衰的目标,必须首先除掉蜀国的强敌——魏国。所以诸葛亮只有克服山高路远的困难,六出祁山,积极伐魏!尽管蜀国的财政十分紧张,诸葛亮依然千方百计的努力奋斗,主动出战,呕心沥血地战斗在伐魏的战场上……。

面对诸葛亮急于求成的心态,司马懿采取的措施是以逸待劳,韬光养晦,坚守阵地,见缝插针。无论诸葛亮采取何种方式引蛇出洞,司马懿都稳坐钓鱼台。最终促使诸葛亮理想破灭,病死在征战途中,五十多岁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孙子兵法》已经告诉我们:战场如同天气一样变化莫测;如同流水一样变化无穷……。千万不要急于求成,一定要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采用符合实际的决策,这样才能长盛不衰,达到理想的目标。


张越智872


恢复汉室,还于旧都是刘备诸葛亮的政治目标和理懋。诸葛亮六出岐山,为的就是报答先主,践行理想。这在他的出师表里说的很明白,所谓汉贼不两立,王室不偏安。诸葛亮是为正统和合法性而战。

同时,曹魏中心在许昌洛阳,关中空虚,有可乘之机,蜀国一旦攻下关中,据有长安,拥郩函之险,国小易亡的危机解除,且才真正拥有一统天下的可能,所以蜀虽弱小,有诸葛亮在必不懈进攻来确保蜀国的生存。

魏国没有这样的危机,且蜀国拥蜀道之奇险,千里用兵,深入险地,也不是曹魏当务之急,所以不会主动攻蜀。另一方面自曹丕到曹睿,都不是进取之君,他们更关注完善国家制度,发展国力。明帝之后都是幼君,内部司马氏与皇族忙于内斗争权,就更顾不上攻击蜀国了。

加上吴蜀联盟,曹魏要首尾相顾,更多的是担心东吴攻其荆扬腹部。

所以就在诸葛亮时期形成了蜀攻魏守的局势,这更多的不关国力,关乎魏蜀吴整个三国的大势。


西鲁


看得出来这个问题的意思是:魏强蜀弱,为何弱势的一方却屡屡主动出击?

这里结合公元228年冬,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前给刘禅的上书,对此进行大致分析:

一、维持政权合法性的需要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刘备的政权被后世称为“蜀”,但实际上当时其官方国号为“汉”,即自认为汉朝正统,而中原的曹氏,则是“国贼”。这是蜀汉存在的法理基础。

如果蜀汉不主动“讨贼”,那就会被视为甘心偏安一隅,政权的合法性被颠覆。

二、实力相差悬殊,蜀汉打不起持久战

从传统的地图上我们对曹、刘两方的实力差距体验并不深刻,所以我在网上找了一个标注了各州区域的地图。当时,看各州的实力,并不是看地盘的大小,而是依照人口、可用耕地等与生产力相关的硬指标。当时的北方是绝对的经济中心,南方则地贫人稀。

如诸葛亮所言,蜀汉对曹魏,是一州对数州,实力差距极其悬殊。这种情况下,只有尽量速战速决,才有一丝的希望,持久战只会对曹魏有利。

三、人员自然消耗的紧迫性

近十万蜀汉军人的骨干和中坚,是刘备一系入川时所带进去的老部下,“皆数十年之内,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这些精兵,是刘备在几十年里辗转各地积攒起来的,不是偏远的益州所能提供的。

但是当时部分老将已逐渐因老/病去世,这里面就包括赵云等70多位将领、1000余名熟练老兵。对此诸葛亮甚为忧心,他担心再过几年,从中原带过来的精锐可能损失2/3,届时将更加无力挑战曹魏。

所以,政权合理性的需要、实力的差距,蜀汉不能给曹魏安心恢复生产力的时间,必须尽早主动出击,时间站在敌人的一边,越往后拖刘氏的希望越渺茫。

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姜维主政,“小国寡民”的蜀汉一直发疯似的主动挑战曹魏。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他们的处境:拼死一搏可能还有机会,安于现状则等于坐吃山空。

如此想来,真替诸葛亮感到心酸……




正史漫谈


并不都是,诸葛亮二次伐魏后,曹真就组织过一次大举伐魏,三路进军,诸葛亮坐镇汉中。但魏军两路遇大雨而退,一路被魏延吴壹击退(阳溪之战,粮草也被烧了!魏军要南下伐蜀,后勤也是必不可少的!)。魏军连汉中的影子都没看到。这以后确实打消了伐蜀的想法!可以说,当时蜀汉虽然军队数量不多,但战力彪悍,且有魏延等几位很有经验和实力的将军在,加上蜀汉地形险要,伐蜀要成功,必须等待时机成熟!反过来讲,蜀汉要伐魏,也必须等待时机,准备充分,否则也只能无功而返!


自由的鹰28185386


诸葛亮历史上五出祁山 曹魏国策是先灭吴后灭蜀 曹爽执政时曾出兵攻蜀 王平继承了魏延的政策利用地势坚守 魏军退兵费祎率援军赶到 追击大胜 一直到钟会伐蜀的那次 出兵前满朝大臣反对 连邓艾也反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