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鄭州六大商圈及相應購物中心,你覺得未來5年會如何?

自古以來,河南就被稱為“中原腹地”,“得中原者得天下”更是將其推向存亡之道的核心地位。而鄭州作為河南的“心臟”,現如今伴隨著“網路空”三位一體的交通樞紐中心的發展,鄭州的經濟發展也早已今非昔比!

商圈,作為一個城市的重要經濟體系,在一座城市商業的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鄭州,從“鄭縣”到河南省會,從輕紡城到商貿城、綜合交通樞紐,再到國家中心城市,在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商圈的進化與變遷就更成為鄭州商業發展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說說鄭州六大商圈及相應購物中心,你覺得未來5年會如何?

近些年來,鄭州的商圈發展與變化就是時代變革的印記。從單一的核心商圈逐漸演變成為多個區域副中心商圈,從二七商圈、碧沙崗商圈、火車站商圈到花園路商圈、CBD商圈、鄭州高鐵站商圈、秦嶺路/棉紡路商圈等,完成老商圈到新商圈的進化發展。

隨著鄭州新商圈建設的步伐加快,各處新商圈的逐步崛起也在倒逼著老商圈的迭代升級。這是大勢所趨!隨著各個商圈的不斷迭代升級,自2016年以來,鄭州也逐漸迎來了“購物中心時代”。本文主要梳理了鄭州的六大主要商圈及其相關的購物中心,若有不足之處懇請大家斧正,或者留言補充。

一、二七商圈

稱二七商圈為鄭州市最繁華、最有影響力的商貿中心集聚區並不為過,它是鄭州商業的發源地,也是主戰場、風向標,其客流、時尚、人氣指數等都高於其他商圈,這從“鄭州夜經濟指數”(年輕人的聚集地,小吃攤好像在凌晨1點還有在營業)就可以看出。

說說鄭州六大商圈及相應購物中心,你覺得未來5年會如何?

現在的二七商圈以二七紀念塔為主線、以周邊各大商場為核心,定位於打造面向全省的現代服務業聚集區,主要聚集經濟產業、文化創意、金融服務、主題購物、休閒娛樂、精品百貨、餐飲酒店等多個業態,是一個集商務辦公、購物、餐飲、文娛等於一體的主題化、全業態、多功能的城市中心商圈。

作為“商圈中的戰鬥圈”,二七商圈承載著鄭州歷史的變遷和商業格局的形成,是獨一無二的象徵。

1903年京漢鐵路開通和1905年德化街建成,為後來商貿業的興起和繁榮奠定了基礎。經過了100多年的風雨歷程,二七區的商業不斷地發展壯大。

說說鄭州六大商圈及相應購物中心,你覺得未來5年會如何?

1970年代二七塔

20世紀80年代,華聯、西城、人民、德化等四家大型國有商場共處“同一屋簷下”,和睦共處。可在1989年5月6日,睛空霹靂,亞細亞如一道閃電降臨中原大地,致使鄭州商界維持多年相安無事的格局土崩瓦解。

二七區域的商業格局也開始進入春秋戰國時期,各大商場割據一方,你爭我奪,鄭州二七商業區迎來一系列的服務戰、公關戰、價格戰和環境戰,這便是持續了近10年的聞名全國的“鄭州商戰”。

商戰“洗劫”了舊的商業體制,同時也催生了新一代商業模式。也正是在此期間,在老的商業基礎上,鄭州的現代商業有了第一個圈——二七商圈。

而後經過一輪又一輪的新舊更迭,在二七塔的周邊逐步形成了現在的商場雲集、熱鬧繁榮的商業圈,即現在的二七商圈。

商圈的繁榮當然少不了“後來者”的推波助瀾,在二七廣場周邊坐落著各種大小不一的購物商場。

說說鄭州六大商圈及相應購物中心,你覺得未來5年會如何?

其中,作為鄭州購物中心“龍頭”的大衛城就坐落於二七商圈的“鑽石”地段,建築面積約40萬㎡,商業體量為22萬m²,以百貨+mall模式、消費體驗型為中心設計思想,是一個集休閒、娛樂、購物為一體的多功能的一站式購物中心。在其周邊還分佈著大上海城、光彩市場、大商金博大等體量較小的商場。

自2015年10月16日正式開業以來,大衛城讓眾多奢侈品牌、國際大牌首次進入河南入駐鄭州,融貫了國際精品、百貨、超市、MALL及酒店等多業態、多形態的複合型商業模式,與世界接軌,時尚典雅且多元化。 自2016年至2018年,鄭州丹尼斯百貨大衛城的年營業額分別為26億元、42億元、53億元,實現了連續兩年逾25%的增長,連續三年獨佔鄭州購物中心排行榜鰲頭,想必短期時間內不可動搖其霸主地位!

說說鄭州六大商圈及相應購物中心,你覺得未來5年會如何?

然而與大衛城相距不到500米的萬象城,也並不是吃素的。鄭州萬象城於2014年進駐,是世界500強企業華潤集團旗下開發的全國第6座萬象城,總建築規模超20萬m²,綜合其軟硬件設施,倡導一站式消費和體驗式購物,為消費者帶來全新的消費概念和生活體驗。坊間有種說法:“吃在丹尼斯,逛在萬象城”,此言或許別有一番蘊味!

從早期的重奢定位到如今對準年輕時尚達人、家庭親子、新中產,改走注重產品品質和價格的品牌招商路線,其引入了西西弗書店鄭州首店,又推出河南首個專為年輕一族打造的社交方式主題街區“9 3/4站臺”,更成為年輕消費者的打卡首選地。

二、紫荊山商圈

商圈的根本要回歸商業本身,而商業底蘊、交通狀況、地理位置和人流量等都是促進商圈繁榮發展的重要因素。而紫荊山商圈不僅生逢其時,還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交通匯聚後的巨大人流。

相對於被譽為“金融街”和“財富大道”的經三路,以及被譽為鄭州“華爾街”的未來路,紫荊山路不但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還承載著城市未來發展的重任。因為縱觀整個鄭州市的交通路線看,「花園路+紫荊山路」是唯一一條貫穿南北的交通要道。

說說鄭州六大商圈及相應購物中心,你覺得未來5年會如何?

此外,自1994年紫荊山立交橋建立以來,紫荊山商圈就有人稱為鄭州最便利的商圈。紫荊山立交橋橫接金水路,縱連花園路、紫荊山路,東南斜嵌人民路,是五路匯聚地。它在緩解鄭州交通壓力的同時,也給紫荊山商圈帶來了巨大的人流量、客流量。

地上交通將紫荊山商圈優越的地理位置彰顯無疑,而地下交通更是將其表現地淋漓盡致。

伴隨著地鐵1、2號線的相繼開通,鄭州迎來了新地鐵時代。而1、2號線的交匯處正是紫荊山商圈的核心地帶——紫荊山百貨,作為目前鄭州最大的地鐵換乘站,這給紫荊山商圈帶來了潮水般的客流量。

不過,筆者發現在紫荊上商圈範圍內並未出現什麼具有特色的購物中心,紫荊山百貨也只不過是90年代遺留下來的商業舊體,這或許是被後來的花園路商圈奪取了商業大佬們的“恩寵”吧!

三、碧沙崗商圈

一個碧沙崗,半部鄭州史。

上世紀五十年代,振興工業是國家發展的大計,為了響應工廠內遷支援內地建設的號召,上海信合紗廠帶著浩浩蕩蕩的支援大軍和5000紗錠紡紗設備在鄭州碧沙崗建立起了鄭州信合紗廠。原因無他,鄭州作為重要交通樞紐,同時又是棉花集散之地,交通便利、成本較低。

說說鄭州六大商圈及相應購物中心,你覺得未來5年會如何?

國棉廠浩浩蕩蕩地建起來了,一廠、二廠、三廠、四廠、五廠接連投產,來自全國各地的工人紛紛趕來。在那個計劃經濟的年代裡,工廠根本沒有任何競爭壓力,只要棉花紡成了線、織成了布,就一定可以賣出去。工人三班倒,機器連軸轉,經濟效益直線上升,在此後的30多年裡,紡織工業一直是鄭州的支柱產業之一。

後來以百貨業態為主的商業大廈則撐起了整個鄭州西郊,在接下來的十年間,商業大廈的霸主地位無人能撼,2000年前後,商場遍地開花,中原商貿城、天龍大廈等大廈競相落地,時至2003年,碧沙崗商圈和二七商圈、紫荊山商圈並稱為鄭州三大商圈。

然而,好戲還在後頭。如果說在鄭州西區,錦藝城是商業的“扛把子”,可能沒誰敢稱“老大哥”。

說說鄭州六大商圈及相應購物中心,你覺得未來5年會如何?

距碧沙崗商圈不遠處的中原錦藝城自其誕生以來,便開始引領者西部商業的發展趨勢。鄭州中原錦藝城的總商業面積為30萬㎡,創新打造集餐飲、購物、休閒、娛樂、體驗、社交等為一體的都市大型沉浸式生活體驗購物中心,成為西區的商業巨擘,形成了以錦藝城為核心的“錦藝城商圈”。

四、花園路商圈

花園路修於1954年,在上世紀70年代形成初具雛形的商圈,彼時不能與紫荊山商圈比肩,也不能望二七商圈之項背。

而今簇擁著新田360、大商新瑪特、正弘城、建業凱旋廣場等購物中心的花園路商圈,已然成為名副其實的副中心級商圈。

說說鄭州六大商圈及相應購物中心,你覺得未來5年會如何?

2014 年11 月,鄭州市政府發佈《鄭州市中心城區總體城市設計》,將福塔、花園路、碧沙崗、東站、龍湖列為城市副中心。在這些城市副中心中,當屬花園路商圈最為矚目。

在1995-1999鄭州百貨商場的爆發期,二七商圈、紫荊山商圈和花園路商圈均擁有百貨商場,其中花園路上商圈僅有1家。

在2000-2009鄭州百貨商場的高峰期,花園路商圈已經後來居上,超過紫荊山商圈成為僅次於二七商圈的第二大商圈。

在2010年前後,度過一段平靜期的花園路商圈,因為新的入局者順理成章地重新燃起商戰的硝煙。大商新瑪特,新田360和丹尼斯百貨三家大型商場形成的“三足鼎立”局面。

到了2014年,傳統百貨的高光時刻徹底被購物中模式所超越,無論是從體量還是品牌質量來說,購物中心都已成為主流。那些消費者親睞的品牌紛紛將票投給購物中心,更加映襯了百貨商場的落寞。

百貨時代的落幕預示著新的商業模式的興起。隨著鄭州迎來購物中心時代,坐落於花園路商圈的正弘城顯得如此突兀!

說說鄭州六大商圈及相應購物中心,你覺得未來5年會如何?

總建築面積40萬m²、商業總體量達17萬m²的正弘城致力於打造智慧商業模式。無感停車、無感支付等眾多服務,都可通過一部手機來實現。此外,還有屋頂花園、飛天樓梯、正弘之眼等多處網紅打卡聖地,極大提升了消費者的體驗感和參與度,引領新零售購物潮流。

另外,可從地鐵二號線東風路站D出口直達正弘城停車場,實現了商場與地鐵的無縫對接,這在鄭州大概尚屬首例。更有甚者,有人曾言正弘城將成為鄭州時尚購物的代表!

五、火車站商圈

作為國家的交通樞紐中心戰略地,鄭州的軌道交通自是不必多言。因火車而興起的城市,又怎會少了富有歷史韻味的火車站商圈呢?

1954年,河南省會從開封西遷鄭州,彼時鄭州人口、經濟都不如開封、洛陽,也不如後者有歷史底蘊。源於湖南人張之洞在1899年修建盧漢鐵路的一紙上書,鐵路交通成就了鄭州,就如同京杭運河曾讓沿線城市繁榮,漕運曾讓開封成為北宋都城。

說說鄭州六大商圈及相應購物中心,你覺得未來5年會如何?

交通樞紐成就了火車站商圈,也影響和決定了產業基礎和經濟形態。鄭州商圈是因交通優勢而興起的商貿型商圈,在產業基礎和產業鏈上從來都不是強項,商貿的基因根深蒂固。

鄭州商業策源地在這裡,整個河南乃至中部的服飾、小商品集散地屹立於此。這些商業資源經過了時間的沉澱和市場的考驗,如何成為城市商業景觀,與新時代的城市協同發展是未來不可迴避的議題。對於城市規劃和各個商業體而言,都是這樣。

說說鄭州六大商圈及相應購物中心,你覺得未來5年會如何?

大觀國貿

現如今,在鄭州火車站周邊形成了萬博小商品城、銀基、世貿、錦榮、大觀國貿、錢塘衣城、金城服飾、歡樂湖、恆泰等服裝各業態專業市場,伴隨著軌道交通、城市樞紐帶來的便利,這裡每天都記錄著數十萬人忙碌的身影!

六、惠濟萬達商圈

近些年來,鄭州北區的商業發展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自2016年惠濟萬達開業,至2018年4月美景·萬科廣場問世,再到今年8月底,位於北三環長興路的鄭州宜家的到來,讓鄭州北區的商業逐漸熱鬧起來。

2016年惠濟萬達廣場的開業給了人無限遐想的空間,雖然該項目所處連霍高速以北,但其只用了8個月的時間便迅速超過了數年前中原萬達、二七萬達廣場開業之初的業績水平及成長性,也充分說明了北區所蘊藏的巨大消費潛力。

與此前已經開業的中原萬達廣場、二七萬達廣場相比,惠濟萬達廣場在商業定位方面更側重圍繞家庭化消費,打造北區“大生活中心”的概念。

惠濟萬達廣場加強了餐飲、家庭休閒、兒童體驗、教育服務、家居生活服務、超市服務等貼身功能業態比例。此外,純石材打造的惠濟萬達廣場,也是全國第一個把商業樓層做到5層的萬達廣場。

說說鄭州六大商圈及相應購物中心,你覺得未來5年會如何?

現如今惠濟萬達又迎來了與之相對應的月湖廣場商業項目,其北倚碧源月湖公園,南臨惠濟萬達廣場,西攘東風渠,東接黃河迎賓館。

月湖廣場A館位於文化路與開元路交匯處,總建築面積8萬㎡,其中包含地上3層局部4層佔地面積6萬㎡,地下2層公共區域停車位1600餘個,商業區上方商住兩用LOFT公寓承載2800戶。其將與惠濟萬達廣場進行錯位發展,以沉浸式樂活商業體驗為核心,打造成為打破快節奏、享受慢生活的鄭州首家品質時尚女性主題購物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