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孩子不在幼兒園拉臭臭,非要回家再解決?老師不說家長要知道

通常情況下,上幼兒園往往是寶寶第一次離開爸爸媽媽,真正意義上融入集體生活

,這對於年紀尚小,閱歷不足的孩子們來說多半是個不小的考驗

因為要試著從以前的生活作息和生活方式中抽離出來,不管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都很可能遭受到極大的不適感,不免讓爸爸媽媽跟著擔憂。

為了避免此類情況發生在孩子身上,寶爸寶媽們也是竭盡全力,希望用最短的時間教會寶寶更多的生活技能和為人處事的道理。

為啥孩子不在幼兒園拉臭臭,非要回家再解決?老師不說家長要知道

但很多時候,就連最簡單的吃喝拉撒,也會成為寶寶成功路上的“絆腳石”,況且,最基礎的東西往往也是爸爸媽媽最擔心的問題。

寶寶拒在幼兒園拉臭臭,娃也曉得“肥水不流外人田”?

朋友小賀的寶寶去年上了幼兒園,雖然此前有過各種擔心,可讓寶媽沒想到的是,孩子最讓人頭疼的,不是什麼學習能力,也並非是與人交際的能力,反而是最普遍的如廁問題。

說來也奇怪,平時呆在家裡,不管是上廁所的次數,還是固定時間的規律性,兒子都沒怎麼讓爸爸媽媽擔心,即便是剛開始引導寶寶使用大人的坐便器,孩子也沒有過於牴觸,反而很快就適應了。可一上了幼兒園,孩子卻說啥也不肯拉臭臭了

為啥孩子不在幼兒園拉臭臭,非要回家再解決?老師不說家長要知道

起初,小賀並沒有發現寶寶不願意在幼兒園上廁所,以為孩子因為作息的調整,拉臭臭的時間也就沒那麼固定了。可有一天早上兒子突然拒絕上學,幾個大人輪番上陣也沒用,擔心孩子是不是受了欺負,寶媽試著冷靜下來詢問寶寶。

讓大家沒想到的是,孩子不願意上學的理由,竟然是想在家拉完臭臭,寶媽這才發現,想必兒子每天都要在幼兒園憋上好久,就等著放學回家才肯上廁所

的確,像小賀的寶寶一樣,有著類似情況的孩子還有很多,他們自然不是因為什麼“肥水不流外人田”,才搞得自己這麼難受。爸爸媽媽還是要予以重視,別看一兩天沒什麼關係,倘若時間長了,很可能影響到寶寶的身體健康。

為啥孩子不在幼兒園拉臭臭,非要回家再解決?老師不說家長要知道

為啥孩子不在幼兒園拉臭臭,非要回家再解決?老師不說家長要知道

原因一:幼兒園對上廁所時間有硬性要求

眾所周知,為了方便僅有的幾個老師照顧到儘可能多的孩子,有些幼兒園可能會採取統一的時間管理。除了一般的課上時間,包括吃飯、喝水、上廁所等其他活動,也會集中孩子們統一進行。

儘管有些時間規定和寶寶們在家中養成的習慣不太一致,但多數情況下還是可以克服的,可上廁所卻是個例外。別說孩子了,就是要求大人改變如廁時間,也要有一定的適應過程。

原因二:全新的環境給孩子帶來緊張感

習慣了在家人的關愛下成長, 身邊都是再熟悉不過的人,初換環境,不僅要學習以往沒有的生活技能,還要重拾各種生活習慣

,對於孩子來說多少有些緊張。穿衣吃飯還要小心翼翼,上廁所更是不小的挑戰,需待寶寶們逐步適應幼兒園的生活環境後,這樣的情況也就會慢慢好轉。

為啥孩子不在幼兒園拉臭臭,非要回家再解決?老師不說家長要知道

原因三:小朋友們一起讓孩子覺得尷尬

在家的時候,即便是剛剛學會如廁不久,爸爸媽媽也會試著

讓寶寶獨自上廁所,慢慢地,孩子自然也就習慣了。可到了幼兒園,孩子們往往會一起上廁所,這多少會讓寶寶覺得難為情,既是人之常情,也是比較難克服的情況,需要爸爸媽媽的開導和老師的幫助。

遇到類似情況,爸爸媽媽應該做出哪些努力

1)心態放平和,承認孩子需要一定的適應時間

遇到寶寶不願意在幼兒園拉臭臭,寶爸寶媽其實不必太過焦慮,要知道,這樣的情況可不僅僅是個別現象,孩子們都是第一次走進幼兒園,不適感和緊張感都會在他們身上體現,只是在不同方面有著不同程度的反應,只要多加引導,每個孩子都可以克服重重阻礙。

為啥孩子不在幼兒園拉臭臭,非要回家再解決?老師不說家長要知道

2)鼓勵寶寶,引導孩子克服內在壓力

為了促使寶寶克服內在壓力,當務之急就是要讓孩子儘快適應新的環境。爸爸媽媽要常問寶寶幼兒園發生的事,逐步鼓勵孩子,引導孩子儘快熟悉新的環境,產生一定的歸屬感。

3)常與老師溝通,互相協助,幫助孩子更加自立

常與老師進行溝通,反應寶寶的問題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當然,前提是建立在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基礎上。

倘若老師有好的辦法,爸爸媽媽自然要予以感謝,可如果沒有,家長也要將心比心,一方面儘可能請老師多加幫助,另一方面也要肯定老師的辛苦付出,畢竟,互相協助,幫助孩子早日自立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