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兰雅:来自英国的普罗米修斯

傅兰雅:来自英国的普罗米修斯

这是一个外国上海人。

他在上海工作生活了35年。他喜欢身着中国官服,喜欢操一口纯正的汉语,喜欢骑马,喜欢读古典话本小说,喜爱和中国文人们一起饮酒作乐……

这就是英国人约翰·傅兰雅(JohnFryer),他被誉之为“传科技之火于华夏的普罗米修斯”。

傅兰雅的上海故事,十分有趣。

在上海办报当主编

傅兰雅很兴奋!

19世纪60年代,傅兰雅被上海的教会团任命为《中国教会新报》主编。

他来到中国,目的就是要传教,可是看见传教事业很不景气,传教兴趣就减少了许多。现在有机会办报,这张报纸在基督教徒中名声很响,拥有五千个读者,是发行量最大的中国报纸,可以大有作为啊!

傅兰雅出生于苏格兰的一个牧师家庭,从小就喜欢阅读中国的书,喜欢听人说中国见闻,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去中国,同学们给他取了绰号“中国迷”。1861年,他22岁就到香港一所教会小学圣保罗书院任教员,业余时间学习汉语,学习广东方言。他为了学好“上流社会”的官话,还特地到北京同文馆做过一年英文教习。后来,他到了上海一所传教士主持的英华书院任教,教授大约20个中国商人的儿子学习英语,若干年后成名的清末政论家和思想家郑观应就是他的学生。他一直渴望在中国有所作为,现在出任报纸主编,大显身手的机会终于来到了!

“一年内将报纸发行量翻一番,我要使它成为启蒙中国的媒体,要让中国的知识分子都读这份报纸,还要把影响做到地方官府乃至朝廷。”傅兰雅踌躇满志,壮怀激烈。他兴奋地告诉家人:“现在,我挣脱了桎梏,像鸟儿钻出笼子,就要在天空中翱翔。”

一份份报纸出版了,傅兰雅大力介绍西方的科学、教育和新闻,亲自撰写文章和社论,对中国对上海发表评议。他向清廷建议:政府应让大部分中国学生花3年时间学习外语,然后送他们到欧洲的大学留学。

傅兰雅引起海内外的关注,他的文章经常被广州和香港的报纸转载。

傅兰雅很有成就感,他在家信中流露出自己的喜悦之情:

“我的汉语水平,以及人们传说的我掌握各种土话的超凡能力,还有我的文笔,我作为一份发行量最大的中国报纸的主编,理应使我具有高人一等的地位……我在中国已经名闻遐迩,这恰好是不少比我能力强的人想得到而无缘得到的东西。”

事情的发展往往不以人的愿望为走向,傅兰雅引起中国官员的极为不满:你一个外国人凭什么指手划脚?

很快,到了1868年,傅兰雅被迫离开《中国教会新报》。

他的梦跌碎了!

在翻译馆当译员长达28

清朝重臣曾国藩在上海创办了近代工业企业江南制造局,特地在制造局里建立了一个翻译馆,邀请中国科学家徐寿、华蘅芳、李善兰等译书,并高薪聘请在华的外国人。

这年春天,江南机器制造局总管徐寿隆重地前来聘请傅兰雅,他很高兴地接受了聘任。

傅兰雅:来自英国的普罗米修斯

徐寿

傅兰雅在高昌庙附近租了一所中国式的院落,每天乘坐轿子前往翻译馆上班。下班后,他经常约上几个好友乘马车进城,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有时候碰上高兴的事,他和翻译馆的同僚们就去附近的尼姑庵吹拉弹奏消遣。他花钱买来了最时髦的一台天文望远镜,晚上就用它仰望星空,这成为当地的美谈。

“我现在开始做我想做的事情了。我从来就喜欢科学,但一直未找到时间和机会研究它。担任中国政府的科技著作翻译官,这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职业。它受人尊敬,无比光荣,而且有用,这是我的人生新纪元。”傅兰雅事后对人说。

傅兰雅:来自英国的普罗米修斯

傅兰雅在此工作了28年

傅兰雅:来自英国的普罗米修斯

傅兰雅把全部精力花在了科学研究、实验以及翻译西方科技文献上。1869年夏天,妻子安娜第一次生产时感染伤寒,孩子几天后不幸夭折,安娜十分悲伤,病体一直没有痊愈,她希望丈夫好好地在家陪伴照顾她。

傅兰雅感到向中国上司请几周假难以启口,怕影响工作,于是把妻子送到一个好友家里住上几天。

傅兰雅在江南制造局度过长达28年的译书生涯,口译的著作达113种,学科涉及数学、物理、化学与化工、矿冶、机械工程、医学、农学、测绘地图、军事兵工等。这些大量译著,有的是对有关学科的首次系统介绍,有的则是提供了新的译本。

傅兰雅在中国传播西学成就卓越,获得了清政府的嘉奖,授予他三品官衔,傅兰雅由此成为少有的几个带清政府官衔的洋人。

傅兰雅:来自英国的普罗米修斯

当“官”的傅兰雅

从事出版推介西方科技

傅兰雅于1874年创办了格致书院,开班设讲,定期展览科学技术成就,格致书院就是如今格致中学的前身。

两年后,傅兰雅以书院的名义,在1876年2月9日创刊了《格致汇编》刊物——这是中国近代最早的一份科学普及杂志。

《格致汇编》主要内容:介绍各门科学的专门知识;,开辟“算学奇题”、“互相问答”和“格物杂说”等专栏,报道西方技术在世界上的应用;连载译著;介绍科学仪器和日用工业技术以及卫生学等方面的专门学问;宣传汤若望、瓦特、富兰克林等科学家的事迹;介绍化铁炉、蒸汽机车等外国先进器械并附有插图……

《格致汇编》不胫而走,深受读者欢迎,迅速成为中国最有影响的杂志之一。

傅兰雅:来自英国的普罗米修斯傅兰雅:来自英国的普罗米修斯

1877 年,傅兰雅应邀参加了基督教新教在华传教士组织的学校教科书委员会——益智书会。1879 年,他被推举为该会总编辑。他主持编译了 50 余种科学教科书和数十种教学挂图,其中他亲自挂帅编译了《格物图说》10种和《格致须知》27种科学入门书。

傅兰雅和《格致须知》、《格物图说》和他在江南制造局的译书,组成了由浅入深的科学译著系列,成为中国人了解和学习西方科学知识的窗口。

在上海首创小说征文

1895年夏天,《申报》上刊登了一则“求著时新小说”的启事,立刻引起了全国读者的热情参与。

傅兰雅提出征文要求:来稿必须对中国社会的“三弊”——鸦片、时文和缠足予以抨击并提出救治办法。获奖者第1名奖金50元,第2名30元,其余奖项不等,共有7个获奖名额。

投稿地址是傅兰雅创办的位于三马路上的格致书室,即傅兰雅创办的科技书店;最后落款是英国儒士傅兰雅谨启。

征文启事在《申报》上刊登了5次,还刊登在《万国公报》和《中国记事》杂志上。

傅兰雅为什么要自费进行小说征文比赛呢?

他在1895年7月号《中国记事》上说道:

“一个写得好的故事会对大众的心灵发挥永久而巨大的影响,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但可能没有一部能与《汤姆叔叔的小屋》……在唤起人们反抗奴隶制度方面相媲美。

中国现在最需要的是一个故事,或一系列故事,描写上扣人心弦,真实地反映生活,揭露政府不能或不愿抵制的到处猖獗的重大积弊——鸦片、缠足和时文……

只有最令人激动的情绪,通过最有效的图像化语言表达出来,才会有赖上帝的佑护达到这一目标。无疑,中国人愿意并有足够的能力写出这样的书,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他们的话。”

到了年底活动结束,共收到投稿162篇,一半作者是教会学校的学生。有的人在来稿中还另外附言,福建的沈桂香在信中恳求傅兰雅和评委“发慈悲心”,他还透露自己曾陪母舅到上海接福建提督黄大人到任;山东济南府的李凤祺特别说明名声显赫的李提摩太对他特别青睐,信末请傅兰雅遇见李提摩太时“代请道安”;广东汕头浸信会傅绍中说当地县令派了三位师爷看过他。更多的人直接对傅兰雅歌功颂德,希望评分时予以照顾……

傅兰雅仔细阅读了所有稿件,并邀请了沈毓桂、王韬、蔡尔康等知名人士参与评选作品。1896年3月,获奖人数由原定7名增加到20名,奖金增加了50元。获奖者名单在《申报》上公布。

傅兰雅:来自英国的普罗米修斯

征文结束后登报

傅兰雅对本次征文的评价是:中国人的创造力水平很低是常见的评语,这个事实在这些小说中得以充分表现。然而,这个实验也发掘了几部真正值得发表的小说,希望其中一些在年底之前会得到发行。

梁启超于1902年创办《新小说》杂志并发表了小说《新中国未来记》,这被公认为“新小说”的最早作品,其实,傅兰雅的新小说征文,获得的小说比梁启超早了整整7年。

历史很有意思,2006年11月,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东亚图书馆搬迁时,发现一个多年未曾动过的箱子,里面竟藏着傅兰雅当年小说征文获得的投稿作品,那是傅兰雅带到美国的。

和谭嗣同做贸易生意

1896年春夏之交,著名的维新人士谭嗣同前往北京路过上海,慕名到傅兰雅创办的格致书室参观。他是《格致汇编》的忠实读者,对傅译《治心免病法》《延年益寿论》等书籍尤感兴趣。

傅兰雅陪着谭嗣同欣赏了展出的科学标本、仪器,兴奋地为他讲解着。

参观完毕,两人坐下,聊起了科学研究的意义作用等话题,谈到了谭嗣同的家乡湖南浏阳锑矿的开采和销售。

傅兰雅:来自英国的普罗米修斯

谭嗣同

“浏阳矿产丰富,我和同乡友好唐才常等力主发展矿务图强,同时也为乡人造福,正在上海寻找可靠的洋人作中介人。”谭嗣同喝着茶说道。

“那是好生意啊!”傅兰雅兴致勃勃地接口说。

“你有兴趣合作吗?”谭嗣同惊喜地问。

“当然。”傅兰雅肯定地说。

“那我们就合作吧。”谭嗣同说。

很快,傅兰雅物色到了一个外国买家——艾力司上尉,议定收购价为普通矿石每吨25元5角,交货地点在上海。

这时,谭嗣同已在北京,获知成交消息很是兴奋,立即飞函通知湖南伙伴派人前往上海面见傅兰雅,并与买家“订立合同,以为信据”。

傅兰雅等待着谭嗣同到上海来,同时数次致信艾力司上尉,保证笔生意能够成功。

可惜,由于缺少了傅兰雅和谭嗣同二人共同在上海的推动,加上机缘不合,这桩买卖终于没有做成。

创办中国第一所盲童学校

1896年6月,傅兰雅完成了小说竞赛的工作后回美国度假。早在1891年,傅兰雅的第二任美国妻子伊莱莎•尼尔逊已经携带4个子女到加州奥克兰定居。他计划在美国住5个月,可是加州大学来聘请他担任东方语言文学教授,他欣然应聘——他结束了在上海35年的生活。

他把在中国收集的私人藏书和手稿一起运到了加州柏克莱,包括他在中国收集的两千多册中英文书籍、他的100多部译著和个人档案、手稿等。他的长子傅绍兰(J.R.Fryer)子承父业,在上海江南制造局译书,但不久就不幸病逝。

1897至1903年,傅兰雅多次回上海访问:处理书店事务,继续为江南制造局翻译,会见老朋友。

1915年,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到美国访问,在朋友介绍下来到加利福亚尼亚傅兰雅家中。

傅兰雅:来自英国的普罗米修斯

“我叫傅兰雅,在中国担任翻译物理、化学几十年了。”傅兰雅用汉语流利地说。

“哦,我读过你译的书。”黄炎培高兴地说。

“我几十年生活在上海,全靠中国人民养我,我必须想一个办法报答中国人民。我看,中国学校种类已经很多了,有一种学校中国还没有,就是盲童学校,因此我已经让我的儿子专门学习盲童教育,现在他已毕业了,先生能否帮助带他到中国去办一所盲童学校?”傅兰雅恳求道。

黄炎培很感动,回国后就为约翰·傅兰雅军办学奔忙。

1911年春,英国人傅兰雅捐资租借北四川路外国人住宅为临时校舍,创办上海盲童学校,其子傅步兰 (George Brown Fryer)担任校长。傅步兰夫妇在美国考察盲人教育, 于1912年来华,盲童学校在当年11月开学。学校开设教盲童习字、手工的课程。1915年,在亿定盘路(今江苏路)4号建造校舍,10月竣工后迁入。1931年12月,学校迁至虹桥路1850号。学校开始是招收7~12岁的盲童入学,后来放宽到20岁。到1949年,学校招收300多位学生。傅兰雅为了办学,捐资约7万两银子和7万美元,用来购置土地、建造校舍和设立基金。1949年9月30日,校长傅步兰退休,翌年4月离沪回国。1952年6月,该校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改名为上海市盲童学校。

傅兰雅:来自英国的普罗米修斯

1926年,傅兰雅还在上海创办傅兰雅聋哑学校,亲任校长,校址位于极司菲尔路(今万航渡路)康家桥。学校一度迁至虹桥路盲童学校内,民国30年迁至爱文义路王家厍花园33号(今北京西路605弄16号)。傅兰雅去世后,其子傅步兰继任校长。1953年,由上海政府接管,改名上海市第二聋哑学校;1992年9月,改为上海市聋人中学。

1928 年 7 月 2 日,傅兰雅在美国家中病故,享年89岁。他的逝世,英文报纸多有详细报导,如美国传教士福开森(John CFerguson)在 China Journal 上称傅兰雅是“在中国居住过的西方人中最知名的”。上海的《申报》傅兰雅下葬的第二天,即 7 月 6 日发表了《傅兰雅在美逝世》的消息,全文不过300字,并且多有错误,如将“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误作“上海广方言馆翻译处”,还将傅兰雅销售科学技术类书籍的“格致书室”写作“中国科学书陈列所”。

当我们阅读完傅兰雅的人生后,我们不能得赞叹,傅兰雅的人生丰富多彩,他把一生中最好的年华全部献给了上海。他的贡献,强有力地促进了西方先进的文化在上海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上海和世界文明的接轨,傅兰雅被称为“传科技之火于华夏的普罗米修斯”,当之无愧。

傅兰雅,应该也必然在上海的历史人物光荣榜上,闪闪发光。

人物档案:傅兰雅

约翰·傅兰雅(John Fryer) 英国人,1839 年8 月6 日生于英国肯特郡海斯(Hythe)小城;他圣公会教徒,著名的翻译家。他单独翻译或与人合译西方书籍达到129部,绝大多数作品为科学技术类,是在华外国人中翻译西方书籍最多的一人。

他于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到达香港,就任圣保罗书院院长。两年后受聘出任北京同文馆英语教习,1865年年(清同治四年)转任上海英华学堂校长,并主编字《上海新报》。1868年(清同治七年),受雇担任上海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译员长达28年。1876年(清光绪二年)创办格致书院,自费创刊科学杂志《格致汇编》。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在美国担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东方文学语言教授,后来加入美国籍。

1928 年7 月2 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城逝世,享年89岁。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了明确自己后代各支派的关系与辈分,制定了一套起名的制度,每一个儿子为一个支派,每个支派规定了20个字作为名字的第二个字,以此来确定辈分。

傅兰雅翻译了大量科学技术的著作,在翻译化学元素时,苦于中国没有对应的文字,阅读和使用都非常不方便。傅兰雅决定新发明一些字来翻译化学元素,在中国助手徐寿等人帮忙下,他拿来朱元璋后代使用的字,赋予其新的含义,最终成为了化学元素周期表上的文字。

如今,人们能够阅读《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等。

1927 年 12 月 1 日,傅兰雅以上海盲童学校校长的身份参加了蒋介石与宋美龄的婚礼。来宾中有汪精卫、陈立夫、朱家骅、蔡元培等政界要人,也有陈铭枢、赵恒锡、熊克武等军人,还包括季礼斐等教会人士。

傅兰雅晚年,在很多场合把自己在中国的奋斗经历称之为“南柯一梦”。他感叹在美国开始新的奋斗时,他先前在中国的努力都成为了泡影。回顾在中国漫长35年,他感慨自己怀有一种“上当受骗”的心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