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度經濟答卷揭曉,還有哪些你忽略的真相?

第一季度經濟答卷揭曉,還有哪些你忽略的真相?


第一季度經濟答卷揭曉,還有哪些你忽略的真相?

第1季度的宏觀經濟數據出來了,同比下降6.8%。資本市場的反應是,好於預期。

分項來看,第一產業下降了3.2%,第二產業下降了9.6個百分點,對GDP貢獻最大的第三產業,只下降了5.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的表現大大超出預期。

這有點不符合常識。疫情對第三產業的衝擊,按理應該遠大過第一、第二產業。

如果我們撇開今年1月、2月不算,因為那個時候全國經濟幾乎處於停滯狀態,三個產業表現差不多。那從3月份開始,各種復工復產已經提上日程,按理說 3月份各產業的表現,對一季度的整體數據有決定性的作用。

我們先看最直接的各產業用電量。

三月份,第一產業用電量正增長4個點、第二產業用電量-3.1%,唯有第三產業,繼續大跳水,用電量同比負增長19.8%,為有數據統計以來的最低水平。而全社會用電量是-4.2%。

第2個反常的數據是我們的城鎮調查失業率,在3月,甚至不升反降。2月份是6.2%,3月份是5.9%。

零售行業是吸納第三產業就業的大戶。第一季度,銷售額在500萬以上的零售企業,商品零售額同比萎縮21.8%,其中餐飲同比萎縮42.6%。

零售中最慘的是服裝行業。一季度國內服裝的銷售同比降幅34.2%,中國的服裝鞋靴行業,從製造到批發到零售,今年整體裁員3成以上,這個行業的整體就業人數估算下來超過5千萬,光這一項,就會帶來至少1500萬人的失業。

從零售行業我們可以管中窺豹,整個服務業的真實就業情況,其實是很不樂觀的。

再進一步分析gdp三架馬車的具體情況。

根據去年統計公報數據,GDP增量中三駕馬車的貢獻佔比:

第一季度經濟答卷揭曉,還有哪些你忽略的真相?

出口就不細談了,今年撲街已經沒有懸念。

今年一季度,出口整體萎縮了13.4%,除了服裝鞋靴類產品出口同比萎縮23.9%之外,手機類產品出口萎縮13.0%,電腦類產品出口同比萎縮22.7%,這意味著除了傳統的基礎出口企業之外,電子類出口企業也集體陷入了困境。這其實和全球經濟陷入蕭條有關。

再看投資。

今年一季度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萎縮17.4%。這主要是因為第一季度停產的原因。後面政府肯定會在這一塊發力,而且我們比較擅長搞基建投資,財政也會繼續朝這一塊傾斜,後面固投數據肯定會上來。這裡要注意的是,政府主要是在基建發力。

固定資產中的製造業投資,2019年萎縮13.2%,今年第1季度萎縮17.4%,因為疫情有惡化的趨勢。而且美國為首的一些國家,一直在推動製造業迴流,這是值得擔憂的地方。製造業是整個實業的重中之重。如果這一塊穩不住,固定資產投資和消費都會受影響。

接著看消費。從去年的消費佔比來看,消費已經妥妥的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消費主要包括餐飲和社會零售數據。

1—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8580億元,同比名義下降19.0%。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72254億元,下降17.7%。根據信通院的數據,一季度我國國內手機銷量同比萎縮36.4%。

第一季度經濟答卷揭曉,還有哪些你忽略的真相?

銷售下滑這麼大,除了因為疫情大家不出門外,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居民收入減少。

一季度我國城鎮居民收入絕對值同比增幅0.5%,這是1990年以來的最差數據。即便是數千萬國企工人大下崗的1998年,也有5.1%的絕對值增幅。再加上物價上漲,老百姓的口袋更緊張了。

以上就是今年第一季度經濟的成績單。如果深挖進去,遠遠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樂觀。這個數據出來以後,股市反而大漲了,說明市場普遍對未來很樂觀。這反而有可能造成經濟決策者思想上的麻痺。

疫情對經濟造成的衝擊,第一季度只是開始,雖然現在數據很難看,但是更難看的數據可能還在後面。

現在很多人都在談,第二季度是經濟V型復甦,我覺得這是太樂觀了。第二季度,企業的債務問題將逐漸浮出水面,不管是中國還是美國,都面臨企業債務爆發的問題。債務的發酵需要一些時間,而這往往麻痺了許多人。

其實我認為,這次疫情只是這場經濟危機的導火索。滾雪球的債務和貧富不均造成的產能過剩,並沒有因為政府的救市而消失,反而是加重了,這將把世界經濟進一步推入到大蕭條的深淵。

人類每次大型經濟危機,本質是都是技術進步導致的需求過剩。通過危機的方式,需求與供給會重新回到一個較低的水平上達致平衡,直到新一輪技術革命創造出新的需求為止。即使現在所說的5g,大數據等,都還不能算革命性的技術。

這就決定了,新的經濟週期越沒有到來。不管大到一個國家,還是小到每一個人,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掉隊,活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