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年號 “令和”取自《萬葉集》, 正式告別中國古典文獻?

據日本電視臺4月1日消息,經過日本各界代表研究討論決定後,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內閣會議後的記者會上宣佈日本新年號為“令和”。

菅義偉還透露,新年號的出自日本古典文集《萬葉集》,摘自“初春月,氣淑風,梅披鏡前之粉,蘭薰珮後之香”的句子。

日本新年號 “令和”取自《萬葉集》, 正式告別中國古典文獻?

令和

那麼日本“令和”年號的出現是否標誌著,日本年號告別了中國古典文獻呢?

首先,《萬葉集》是日本最早的詩歌總集,成書時間不詳,作者不詳,收錄了大約4500多首詩歌,所收集詩歌的時間跨度大約是從公元4世紀到公元8世紀的作品,從時間跨度上看,大概相當於中國南北朝時期到唐朝時期,而詩集中大部分詩歌的創作時間集中在公元7世紀到8世紀。因為《萬葉集》收錄的早期日本詩歌多是口頭傳頌的,所以大批量收錄的,主要在日本遣唐使之後,處於唐朝期間的詩歌。《萬葉集》成書時,日本還沒有自己的文字,全部詩歌都是借用漢字即所謂的“萬葉假名”記錄下來的,只有當時的日本貴族才可以看懂,同時裡面也收編了部分漢詩。

其次,日本的年號制度始於公元645年的“大化改新”。所謂“大化改新”,即孝德天皇“改元大化”,效仿唐朝的政治生活文化等等各方面,推行一系列改革。從此,日本正式學習中國開始了年號制度,並且大部分年號都取自中國古典書籍。

比如,國人普遍比較熟悉的“明治維新”,其中“明治”天皇的年號就是取自中國古籍《易經-說卦傳》的

“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嚮明而治”。而在“令和”之前的年號“平成”,則是出自《尚書-大禹謨》“帝曰:‘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萬世永賴,時乃功’”

日本新年號 “令和”取自《萬葉集》, 正式告別中國古典文獻?

萬葉集

最後,日本文化雖然源遠流長,但是從奈良文化時期開始,無論是從政治制度,文物典章,民間習俗,生活方式,都深受中國唐代文化影響。日本的傳統文化,不僅僅是文字,包括日本的服飾、飲食和生活習俗無不受中華文化的影響。很顯然日本的新年號,雖然出自《萬葉集》,也無法擺脫中華文化的烙印。就日本的新年號“令和”兩個字來看,其書寫方式、偏旁部首無一不是漢字,也許日本下一個年號又將是源自中國某部典籍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