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孟子的個人修養工夫,做一個真正的儒者、智者

學習孟子的個人修養工夫,做一個真正的儒者、智者

不動心

孟子的不動心在何處?

告子的不動心在何處?

北宮黝,孟施捨,子夏,曾子的不動心又在什麼層次?

不動心在於一個人的格局,一個人的興奮就是他的格局,為什麼一個人的興奮就是他的格局,因為他達到了他的目的,他很興奮。所以這就是他的格局。

不動心的層次:

(1)以血氣,個性的極致為不動心

北宮黝“養勇也,不膚撓,不目逃,思以一毫挫於人,若撻之於市朝。不受於褐寬博,亦不受於萬乘之君,若刺褐夫。無嚴諸侯。惡聲至,必反之。”北宮黝以自己的血氣之勇,和個性之勇,一切人都不在眼裡,但是說他不好,名聲不好,他就洩了氣。

(2)守氣之勇,智謀之勇

孟施捨“視不勝尤勝也。量敵而後進,慮勝而後會,是畏三軍者也。舍豈能必勝哉?能無懼而已矣”孟施捨這種深謀遠慮在戰場上,是必要的,心不要動,就能安定軍心。這種是受氣之勇,也可以用三軍來亂他的心,用莊子的話說“尤有所待”。

(3)守中正之心,不動心,守約

曾子的不動心是“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只要是正義的事情,即使千軍萬馬也無法動搖我維持正義的心,如果不是正義的事情,那麼是老百姓,我也覺得心有畏懼。

(4)告子與孟子的不動心

告子“不得於言,勿求於心,不得於心,無求於氣”,如果我說這句話是沒有道理,那就不要執著於心,如果這件事情不是從心,從良知,道理髮出來的,那就不要使氣,使脾氣去硬做。

孟子“志壹則動氣”“持其志,無暴其氣”以心來御氣,氣順著心走。

孟子對於告子“不得於言,勿求於心”有所言,因為不得於言,要看是不是道理,有的是從起勢上來壓制,或者機辯巧智的言語,看似有道理,難道就服從了嗎?還是要秉守內心的道理,雖然不善言辭,但仍然要求之於心。任何言語都要從自己的良心再思索一番。

學習孟子的個人修養工夫,做一個真正的儒者、智者

浩然之氣

“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也。必有事焉而勿助,心勿忘,勿助長也。”

​這樣不是為了美名而做的,不求於外而作的,一個人心存正念,做該乾的事情,整個人精神就煥發出一種浩然之氣,小人看見了會躲開你,因為是氣所磅礴,人們也會為你這樣的氣感到振奮。

用揠苗助長來說,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

學習孟子的個人修養工夫,做一個真正的儒者、智者

知言

“詖辭知其所蔽”,偏頗的言語,是為了有所遮蔽,要知道它遮蔽的地方。

“淫辭知其所陷”引誘的言語,是為了讓人入坑,掉入他設好的陷阱。

“邪辭知其所離”,不正的言語,邪辟的言語是因為有所偏離。

“遁辭知其所窮”,有所逃避,言及之而不言,知道他內心困頓窮塞之處。

“生於其心,害於其政,發於其政,害於其事”,因為心是純粹蕪雜的,對於別人的言語就有所判斷。

學習孟子的個人修養工夫,做一個真正的儒者、智者

四端之心擴充

“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四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者,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若火之始燃,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四端之心,順而發之。就像四體之於人。我們不能說自己沒有四體,這樣是自賊,自暴自棄。說自己沒有四肢,就好像說自己是廢物一樣。杜老師講到這裡說:現實上,歷史大多數君王,做沒做到呢?很少,但是儒者就是敢於說真話,就怕這樣的真話斷絕,這樣的真話是存在於天地宇宙之間的,儒者講學,就是說出這樣的真話,只要有人聽著了,就有生心而發的時候。

不由得想起張橫渠的四句教,正是此意,“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為天地立心,即是我的良知,我的仁心,為往聖繼絕學,即是講明這樣的學問,講真話,從心而發,良知良能我固有之,這樣的話。斯道之傳,能絕乎?杜老師此話,讓我想起,他說我五十歲的時候,也知道自己要幹什麼了,正是我現在乾的事,講學。五十知天命。立心講學知天命。

學習孟子的個人修養工夫,做一個真正的儒者、智者

各置其術

矢人,函人,匠人。都是行業。但久之,卻有不同。

“矢人唯恐不傷人”?“矢人恥為矢”。

“函人唯恐傷人”?樂於其職。

術不可不慎也。

但這還盡是受限於職業。孟子又說“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智”“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後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核心不在職業,不在環境,在於正己而後發。就如杜老師說《維摩詰經》“菩薩心淨,則其國土淨,自淨其土,方為淨土”,你不是因為居在仁裡,你就能成仁,而是你的心所在的地方就是仁裡。你所在的地方就是淨土,因為你有一顆淨心,要淨化周圍的土地。服務的人生觀。儒者就是這樣的。

學習孟子的個人修養工夫,做一個真正的儒者、智者

與人為善,擇善而從

子路:人告之有過則喜。改過,是因為有提升,可以做正確事。

大禹:聞善言則拜,聽到一句好的建議,有提升。

大舜:善與人同,捨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耕、稼、陶、漁以至為帝。大舜是聽到,發現別人比自己厲害,那就請他來做這方面的事情。

所以一個人有所限,但一群人各有所長,走得快,不是所有的好事你都得一個人幹。得和大家一起來完成。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學習孟子的個人修養工夫,做一個真正的儒者、智者

誠者天之道,思誠者人之道

道則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這是總則)做好自己的該做的事情是簡單的,如果你想去求升官發財,去陪長官喝酒,溜鬚拍馬,這不是困難的事情嗎?

“居下位而不獲於上,民不可得而治也。”如何讓長官賞識你,提拔你呢?讓你出來治理天下呢?

“獲於上有道:不信於友,弗獲於上矣”,獲得長官的信任提拔,在於朋友的取信,同事的信任。

“信於友有道:事親弗悅,弗信於友矣。”讓朋友信任在於你對家人好。和家人相處融洽。讓家人悅樂歡心。

“悅親有道:反身不誠,不悅於親矣。讓家人歡欣愉悅有道,自己要誠意,才能悅親。

“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讓自己誠意有道,要明明德,要把自己的善心發出來。

單純不間斷的誠才能產生效果,“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所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壹是皆以誠意為本,以良知為本。

學習孟子的個人修養工夫,做一個真正的儒者、智者

觀其眸子

人心的正邪存於眼睛,眼睛是心靈的窗戶。

“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廋哉。”


讓我們一起學習孟子的個人修養工夫,做一個真正的儒者、智者。


整理:澤溪


如果對文中的觀點有不同的觀點,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