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難得一次的團圓飯,看看盛世之主乾隆的除夕家宴都吃了啥?

皇家難得一次的團圓飯,看看盛世之主乾隆的除夕家宴都吃了啥?


對於格外重視親情的中國人來說,古往今來,象徵著團圓的春節無疑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節日。當然,大清的天潢貴胄們也不能例外:為了保持天子至高無上的權威,大清的皇帝平日是不能和家人們一起吃飯的,只有除夕這天才能與妃嬪家人們一起用膳以示皇家的和睦。皇帝作為封建國家機器的核心組成部分,除夕家宴是他一年當中少有的能夠感受家庭氛圍的時刻,因此,皇帝們對這場家宴極為重視。康乾時期正是大清的鼎盛之際,作為盛世之主的乾隆帝,他的除夕是怎麼過的呢?這天的皇家夜宴是怎樣的景象呢?天子吃的真的全是山珍海味麼?我們根據《清高宗實錄》、《宮中現行則例》、清宮《膳食檔》等資料對乾隆帝的除夕家宴及相關活動進行了還原。


皇家難得一次的團圓飯,看看盛世之主乾隆的除夕家宴都吃了啥?

(清乾隆 金甌永固杯)


一、家宴吃了什麼?豐盛,卻並不奢華


這裡要首先說明一下,與現代人一日三餐的習慣不同,清朝宮廷每日只吃兩餐,早膳一般是在早上六七點,晚膳一般是在下午兩點左右。除夕這天的家宴實際上也包括早膳和晚膳兩個部分。當然,按照中國人的習慣,晚宴才是家宴的重頭戲。


然而,這並不是說早膳就可以糊弄糊弄算了。乾隆的除夕早膳內容亦極為豐盛,以乾隆六十四年(1799年)的早膳為例,據清宮的《膳食檔》記載,這天的早膳有:


燕窩紅白鴨子八仙熱鍋一品、肥雞拆肉熱鍋一品、燕窩紅白鴨子蘇膾一品、肥雞拆肉一品、羊肉片一品、託湯鴨子一品、碎剁野雞一品、鹿尾醬一品,後送至炒肉一品、炒雞蛋一品、膾三鮮一品、清蒸關東鴨子鹿尾攢盤一品、蒸鴨子一品、羊烏叉一品、燒鹿肉一品、年年糕一品、琺琅葵花盒小菜一品、琺琅碟小菜四品,隨送燒湯煮餑餑一品、老米幹膳一品、燕窩三鮮湯一品,鴨子粥進一些。


下午兩點,晚宴正式開始。晚宴的菜品種類比早膳更為豐富。宴會上,按照等級不同,皇帝、皇后、妃嬪的食物內容並不相同:皇帝御宴擺冷膳、熱膳、群膳四十品,後襬酒膳、茶膳各二十品,再加上餑餑、小菜、湯、粥、蜜餞食品等一百零八品;皇后頭等宴桌減少為六十四品;貴妃、妃的二等宴桌每桌兩人,妃、貴人三等宴桌每桌三人,膳饌為三十二品。


皇家難得一次的團圓飯,看看盛世之主乾隆的除夕家宴都吃了啥?

(清 郎世寧繪《乾隆皇帝朝服像》)


從菜單上來看,乾隆的家宴雖然內容非常豐富,但其實並不奢華,基本上以雞鴨以及東北的鹿肉為主。由於滿族祖先遊牧民族傳統的影響,乾隆對於海鮮等“海味”並不熱衷,因此,乾隆的家宴上多“山珍”而少“海味”。


二、轉席:體現君臣之分的用餐禮儀


雖然是一家人,但作為皇家,無時無刻都不能不展示君臣尊卑等級上下之分。除了上面說的不同等級食物內容的區別外,家宴的座次、不同人用的餐具等也都體現著等級的差距。


皇家難得一次的團圓飯,看看盛世之主乾隆的除夕家宴都吃了啥?

家宴也要有順序


在皇室家宴中,座次依據年齡尊卑按照自高向下、自南向北、東西相向的順序排列。皇帝坐北朝南,然後自北而南依次坐著皇子、親王等。宴會的餐具亦有區別,如皇帝用的餐具為金龍盤、金龍碗、金勺、金箸;皇后用裡外全黃暗雲龍盤碗、金勺、金箸;貴妃以下無金餐具,用代表身份等級的“位分碗”:如貴妃、妃用黃地綠龍盤碗,嬪用藍地黃龍盤碗,貴人用醬地藍龍盤碗。


皇家難得一次的團圓飯,看看盛世之主乾隆的除夕家宴都吃了啥?

(清乾隆黃地粉彩萬壽無疆紋碗)


宴會禮儀中的“轉宴”亦體現了皇室內部的尊卑等級。所謂“轉宴”,通俗來講就是用餐的順序,金龍大宴桌上陳設的各種菜點,會先送到皇帝面前的長几上。待皇帝品嚐過後,再按照前述的順序依次送到不同人的餐桌上品嚐。


皇家難得一次的團圓飯,看看盛世之主乾隆的除夕家宴都吃了啥?

(清乾隆 大吉寶案)


在宴會中,皇帝的升座、離去都要演奏韶樂。皇帝進茶、進酒、進膳時,所有人員都要叩行禮,皇帝賞茶、賞酒時,被賞賜者要叩頭謝恩。吃完酒宴,果茶飲好,在奏樂之中,皇帝起座離席,宴席結束。之後皇帝還駕養心殿東西佛堂,拜佛畢。宴席之後,將大宴一桌,賞給蒙古親王及滿漢大臣。總之,整個宴會都嚴格按照禮儀規定進行。與其說是一家人的家宴,毋寧說是完成了一場儀式。


皇家難得一次的團圓飯,看看盛世之主乾隆的除夕家宴都吃了啥?

(宴會中演奏中和韶樂的樂器之一 小柷)


三、水餃——除夕家宴不可繞過的美食


前面講到的皇室膳食中有“餑餑”一項,這“煮餑餑”實際上就是咱們平時說的“下餃子”。清朝皇帝將吃餃子看作紀念祖先的一種傳統。


相傳,清太祖努爾哈赤為了表示對因戰爭而無辜死難者的懺悔,要求每年除夕吃素餡餃子祭奠亡靈並相沿成為清室傳統。


清宮素餡餃子以長壽菜、木耳、蘑菇、金針菇等東北乾菜為主。和民間一樣,清宮除夕的餃子裡也要包銅錢求好彩頭,皇帝吃餃子需四盤調料,分別裝醬小菜、南小菜、薑汁和醋,餃子分兩碗,一碗中放素餃子 6 個,另一個放帶銅錢餃子 2 個,確保皇帝來年行好運。


皇家難得一次的團圓飯,看看盛世之主乾隆的除夕家宴都吃了啥?

皇帝用餐的餐具


煮餃子的時間也有講究,必須得皇帝入座時剛好煮好。那麼御膳房要如何掌握煮餃子的時間呢?原來,清宮規定,除夕這天,皇帝只要過一道門檻就要放一掛鞭炮。所以御膳房的廚役們就根據鞭炮的時間遠近來把握煮餃子的時間。乾隆與皇室成員在乾清宮左側的昭仁殿東小屋吃餃子,當皇帝登上乾清宮的臺階時,御膳房開始煮餃子。這樣,等皇帝在昭仁殿坐好,餃子剛好出鍋。


四、消夜果盒:守歲的“餐後甜點”


與民間一樣,皇室也有除夕守歲的習俗。為了表達對來年的美好祝願,各宮要擺放消夜果盒並相互贈送以示祝福、所謂“消夜果”是指包括糖、蜂蜜等在內的甜食,多為奶製品、蜜餞乾果等。


根據記載,果盒裡的消夜果有蜜餞杏脯、蜜餞金絲棗、蜜餞繡球梅、蜜餞枇杷果、蜜餞櫻桃、松仁紅果、桂花京糕等,擺出“五福捧壽”、“吉慶有餘”等圖案,十分精緻。


皇家難得一次的團圓飯,看看盛世之主乾隆的除夕家宴都吃了啥?

(清乾隆 剔紅飛龍宴盒)


擺放消夜果的果盒亦十分精美,這些果盒為漆器,形狀以方形、圓形為主,根據擺放食物的數量有兩層、三層之分。果盒的表面裝飾有各類珍珠、寶石,繪有各種花鳥山水的圖畫,每一個果盒都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


文史君曰:


作為一國之君,乾隆帝的除夕家宴體現出了較為濃厚的體現君臣尊卑的儀式性色彩的內容,但除去這些,我們仍可感受到其中蘊含的對來年美好生活的祝願、對家人的美好祝福等溫情的一面。時至今日,當年清宮除夕的很多傳統已經融入了民間習俗,而將兩者聯繫起來的,正是中國人重視親情、善良樸素的情感,這種情感,不論百姓、不論天子,流淌在每個中國人的文化血液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