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状告亲夫只为救情人是正义之举?

清朝道光年间,出现过一位功勋卓著的治河大臣,泽被千秋的他去世后不仅万民哀悼,连

道光皇帝和林则徐都为他亲自写了祭文,老百姓们为他修建了祠庙,拜他为“河神”,每逢水患,便去祭祀。这位就是清代名臣——栗毓美

妻子状告亲夫只为救情人是正义之举?

这个故事发生在大清嘉庆年间。当时,山西浑源县出了个贡生,名字叫栗毓美。这个人小时候,家里很穷,他的父母亲早早便亡故了,只剩下他一个人没依没靠。经常睡在书斋里,和他老师的儿子作伴。他的老师是浑源城里很有名望的老儒生,肚子里的学问很深。许多达官官贵人都把孩子送到他老师的书斋里读书。这位老先生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已经二十岁了,却是个弱智,就连豆子和麦子都分不清。女儿快要出嫁的年纪,性子婉淑明慧,老先生两口子宝贝得不得了。她和毓美经常往来,彼此都觉得对方很好,心里都有着对方。只是毓美家贫,实在没钱谈论婚嫁之事。

妻子状告亲夫只为救情人是正义之举?

有一天夜里,他老师的儿子突然对他说,“我今天不知怎么了,烦躁得要命,怎么也睡不着,不如咱们俩换换位置睡吧。”毓美有些为难。他老师的儿子生气了,一把把他拉到一边,自己睡到了毓美那头。毓美只好睡到他那头了。突然,意外发生了。从屋顶上掉下了一个东西,铿然有声,他老师的儿子吓得大声喊叫,可是已经来不及躲开,只得一条铁戈直直插入了他老师的儿子的胸脯,顿时就没了呼吸。毓美看到这情形,吓坏了,大叫着跑出外边拼命把人喊来。这时候,他的老师也出来了,等他一看见儿子的惨状,就发起怒了,认为是毓美杀了自己的儿子。毓美当然不承认,跟老师争辩说,“您抬头看看上边,屋顶上有一个洞,那东西就是从那洞里掉下来的。”老师说,“那也该是刺着你,怎么能刺着他呢?”毓美说,“是他非要跟我换位置的。”老师喝斥道,“那为什么以前没换,偏偏今天换了?”毓美无法解释。这时候,他的一个同学也在旁边说,“一定是毓美杀的人,把他送到衙门里去。”于是众人到衙门前鸣鼓喊冤,县令听到了,就把他们喊进去。问明了情况,便对毓美下了重刑,毓美一介书生哪里受得过,马上承认是自己杀的人。县令就判了他秋后问斩。

妻子状告亲夫只为救情人是正义之举?

就在毓美坐牢的时候,那个说毓美是杀人犯的同学派媒人到了老师家里商议婚事,答应要养老师夫妻的老。老师夫妻看他家境很好,便同意了。不久,便让女儿过了门。等这事过去快一个月时,这个同学喝了点酒,有点醉意,突然对他妻子说,“我娶你可是费了大工夫了。”他妻子问,“有什么工夫?”这个同学说,“你哥哥的死,其实是我买通了强盗做的。我本来没想杀他,是要杀毓美的,不曾想误伤了你哥哥。不过,毓美获了刑,我还是得到了你,这也是天作之合啊。”他妻子一听,心里顿时难受已极。但她还是强忍着假装高兴,开始劝男人喝酒,一会儿就喝多了。这时候,就见她找了一把刀子,藏在怀里,在床前坐了整整一夜,一直没有睡。

妻子状告亲夫只为救情人是正义之举?

早晨天微微亮,她似乎想明白了,跑到衙门击鼓鸣冤,将她哥哥的事讲给了县令听。县令是个清官,非常同情她,马上把她男人抓来,按法例判了死罪,同时,把毓美释放了出来。这个时候,就见他老师的女儿站在大堂上,对他说,“我已经错将自己的一生托付给了那个坏蛋,今天因为哥哥的缘故,出卖了自己的男人,这是前生的孽缘啊,我必须偿还。”说完,掏出刀子就自杀了。毓美没有拦住她,哭得死去活来。后来他当上了河督,奉养老师夫妻终生。并且在香案上供奉着他老师的女儿,早晚都会献上鲜花,一天也没落过。

妻子状告亲夫只为救情人是正义之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