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大漲,收入不增反降?科技公司的現金流隱患


流量大漲,收入不增反降?科技公司的現金流隱患

新冠疫情導致全世界的人們都待在家裡,互聯網流量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增長。

Facebook CEO扎克伯格稱:“最近的訪問量遠遠超出了流量高峰——新年(New Year’s Eve)時的增長,並且每天幾乎都有創紀錄的表現。”

美國的互聯網流量在按每週20%的速度增長(根據Verizon的數據);意大利最早將公民限制在家,流量增長了20%-40%(根據Cloudflare);阿姆斯特丹、倫敦和法蘭克福的網絡訪問量也均增長了10-20%,網絡擁堵甚至促使歐盟要求Facebook、Netflix、YouTube等流媒體公司降低清晰度。

在過去30天裡,Facebook Messenger和WhatsApp的語音、視頻通話已經翻了一番,Facebook上的本地新聞(local news)視頻總觀看次數激增了247%,每個視頻的平均觀看次數增加了118%,這是在視頻量本身也大幅增長的情況下。

YouTube也類似,本地新聞視頻的觀看次數增長了62%,全國新聞視頻(national news)增長了51%。

Twitter的第一季度DAU預計將達到1.64億,這意味著淨增加了1200萬,這是歷史上最大的單季度增幅,比此前預期增加了60%。Twitter上的視頻參與度也在飆升,全球新聞增長了150%,美國本地新聞增長了196%。

這次疫情帶來的增長是前所未有的,從增長更平穩的電視消費量可以看出來。按尼爾森統計,最近美國電視消費量增長了60%,而這可能不是最高點。2017年的哈維颶風(Hurricane Harvey)期間,休斯頓地區電視消費量增長了56%;而紐約2016年的暴雪則導致本地區45%-49%的增長,疫情的效果相當於全球經歷了颶風或雪災

流量大漲,收入不增反降?科技公司的現金流隱患


如果經濟長期停滯,任何公司都無法倖免

很多科技巨頭並不能直接從新聞信息流的增長中直接獲利。

像Facebook這種依賴中小企業廣告收入的互聯網巨頭,就站在這樣的十字路口前,它們一方面享受著需求暴增(增加了帶寬成本),另一方面卻面臨營收下降的衝擊。

上週,一些華爾街分析師對那些收入來自在線廣告的公司,進行了第二次或第三次削減目標價。按J.P.Morgan的測算,如果2020年全球實際GDP下降2.4%,全球廣告支出可能會下降11.5%。

Internet Advertising Bureau最近針對390位廣告投放負責人做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有74%的人認為新冠疫情對廣告的影響要大於2008年金融危機。

到今年第二季度,70%的受訪者已經調整或暫停了未來計劃中的廣告支出,在今年3月至6月期間,傳統媒體廣告支出將下降39%,數字廣告支出下降33%。

廣告支出下降最多的類別包括旅遊、實體零售、汽車和娛樂業,而電子商務、流媒體和健康保健下降較小。J.P.Morgan預測2020年在線廣告市場整體增速將為負1%,2021年恢復增長。

流量大漲,收入不增反降?科技公司的現金流隱患

各行業影響預測,與2008年金融危機對比


Facebook幾乎所有收入來源於廣告,其中75%來自中小企業,這令J.P.Morgan下調了27%的2020年增長預期,甚至將2021年也下調了11%。

谷歌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谷歌的廣告收入中有25%直接受到威脅,隨著各國政府宣佈了更加嚴格的隔離政策,許多中小企業面臨現金流危機,特別是航空和旅遊類公司,而這類廣告佔谷歌總廣告收入的10%-15%。

傳統的電視廣告由於決策週期長(50%-80%是在半年至一年前達成投放協議),大型企業客戶很難在短期內削減電視廣告,但Facebook等數字廣告,是通過實時拍賣出售的,這加劇了短期承壓。例如旅行社的數字廣告支出在3月上半月環比下降51%,其中大型酒店帶頭下降,降低了96%。

而那些日子不好過的互聯網公司,也在降低廣告預算,例如Booking、Uber和Lyft。J.P.Morgan降低了Uber和Lyft 2020年的S&M支出,合計30億美元,而Booking則降低了10億美元。

體育賽事暫停無疑也影響巨大。體育直播是直播類節目的主力,它在2019年排名前100的節目中佔了88個。東京奧運會的推遲影響了廣告支出的大頭,NBC曾為此提供了12.5億美元的廣告資源承諾,而Facebook、Google、Snapchat和Twitter都曾受益於此,尤其是Twitter——RBC Capital Markets預計,Twitter Q2的收入將同比下降27%。

所以即便流量端強勢上漲,疫情對科技巨頭們並不是一件好事,華爾街紛紛下調收入預期和目標價。Facebook廣告的主要貢獻行業依次是電子商務、快速消費品、娛樂、媒體、零售和遊戲,其中好幾個受疫情影響很大。研究公司Socialbakers預計,3月Facebook對廣告的每次點擊收取的費用下降了30%。

J.P.Morgan預測Facebook 2020年的總收入增長6%,比此前的預測下調13%,2021E的PE估值則在15-21倍之間,取決於疫情導致經濟走勢是V型還是U型。

流量大漲,收入不增反降?科技公司的現金流隱患

對於Google來說,雖然搜索仍然是廣告商的必買項目,但Google的收入嚴重依賴旅遊和零售領域(旅遊佔其廣告收入的10%-15%),所以受影響比Facebook更大,例如J.P.Morgan大幅下調了對Google的預測。Google廣告的主要貢獻行業依次是旅遊、電子商務、零售和專業服務(Professional Services),2020年預測總收入增長僅為1%。2021E的PE估值則在17-25倍之間,取決於疫情導致經濟走勢是V型還是U型。

流量大漲,收入不增反降?科技公司的現金流隱患

除了Facebook、Google、Twitter、booking外,還有很多科技公司受損更重。Uber和Lyft首當其衝,美國部分城市的打車率下降了40%-50%,未來還可能進一步加劇。餐飲點評網站Yelp也十分脆弱,因為許多餐廳或酒吧撤回了數字廣告預算。

當然也有少部分科技公司能從疫情中受益。

除了ZOOM外(可見我們此前的分析:《美股暴跌4000點,ZOOM卻逆市暴漲50%,市值突破290億美元,這家公司做對了什麼?》,不過ZOOM最近也開始麻煩纏身,有可能因為加密的問題,而損失部分用戶),人們對外賣送餐服務的需求在飆升。隨著疫情蔓延打擊業務,Uber將大部分精力轉移至Uber Eats(其送餐業務),並試圖拓展到雜貨店和便利店配送。隨著疫情導致人們待在家中,全球Eats的訂單量同比增長了50%,紐約和舊金山灣區引領著美國市場。但Eats的收入並不能抵消打車業務的損失。

Grubhub受益於在紐約市的主導地位(疫情目前在紐約十分嚴重),業務量也出現了上升。不過Grubhub為了保護受疫情打擊嚴重的餐廳,已取消了從當地餐館收取的部分佣金。

騰訊的情況也可能更好些。騰訊三分之一的收入來自於遊戲,這部分受益於疫情帶來的增長。但貢獻了五分之一收入的廣告,會受到經濟放緩的打擊,雲計算部門的收入和移動支付業務的交易量都受損於疫情。

在疫情中逆勢擴張的科技巨頭就是亞馬遜了,因為實體店逐漸關閉,大量消費者湧入電商平臺購物,亞馬遜也看到了需求的顯著增長,貝佐斯稱要在履約和配送環節新僱傭10萬名員工。2019年美國共關閉了9000多家大型實體店,2020年的預測是1.5萬家,在新冠疫情過去之後,一些實體商店可能不會重新營業。

流量大漲,收入不增反降?科技公司的現金流隱患

流量大漲,收入不增反降?科技公司的現金流隱患

流量大漲,收入不增反降?科技公司的現金流隱患

流量大漲,收入不增反降?科技公司的現金流隱患

如今,新冠病毒逼得人們待在家裡,為互聯網公司帶來了飆升的流量,一些國家甚至網速都下降了。但流量上升並不能令大部分互聯網公司從疫情中倖免,雖然Facebook出現了創紀錄的使用量,Google和Twitter也流量大漲,但它們的收入都依賴於中小企業廣告。

如果2020年全球實際GDP下降2.4%,全球廣告支出可能會下降11.5%,而很多互聯網公司的商業模式都建立在廣告之上,2020年的收入將大打折扣。

盯緊現金流和賬面現金,是CEO們今年的規範動作。

文 | 經緯創投(matrixpartnerschin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