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到的不一定是事物的本質

昨天和朋友在大街上匆忙的去趕最後一班公交車回學校,在我們的前方看見一個年輕的男士和一個年紀大的老人在爭吵著什麼,大街上人來人往很多,流動性比較大,引起圍觀的群眾倒是沒有,只是一步三回頭的在那裡看。看那位老人的穿著打扮,藍色外套,黑色長褲,胳膊間還掛了一個袋子,男子穿著時尚潮流,戴著一個灰色的口罩,他們雙方的手間圍繞幾束花,在爭執,在憤怒。聽見那個人年輕男士說讓他放開手,他不放,我就在想會不會等下有人來保護老人,聲張正義,因為常理是,老人算是弱勢群體,年輕男子這個樣子是不尊敬老人違反道德的行為。這時候,我的朋友告訴我說,“又是這個老爺爺,上次我和我男朋友在逛街,他非給你塞花,讓你買他的花,沒拿到花之前,他說一束花只需要20元錢,等他給你花之後又漲價問你要40塊錢,完全就是耍賴,他這樣怎麼能有人去買他的花。”隨後我看見那個年輕男子,不想和他再有爭執,直接把花給折斷了,地上有幾顆玫瑰花的花頭,氣的甩手就走了,說了句老子錢不要了。那個老年人就在那裡撿已經摺斷的花……

眼見到的不一定是事物的本質

我們總是努力去尋找遠方的奇異風光,卻忽略了身邊的美。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就像這樣,我們只看到了眼前的某種情況,就去批判一個人。有一個故事也是這樣。在一座寺廟裡小和尚每天兢兢業業的燒飯打掃,有一天師傅發現端來的米飯少了許多,就認為是他的弟子偷吃了,就想著該弟子好吃懶惰,施加給他的工作量就會更大了一些,有一天,他的師父進廚房看見小和尚又在偷吃,就問他是怎麼回事,他告訴師傅說,每次做米飯的時候,米飯上都會有一層從房頂落下的灰在上面,所以為了不影響師傅吃飯,每次我就把上面那層帶灰的米飯吃了……師傅聽後很是後悔,錯怪了他的弟子。

你看就是這樣,我們每個人都會在自己眼睛剛看到的地方犯錯,我們要做的是洞察事物的本質是什麼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