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在亭長家白吃了幾個月,還說亭長是小人?怎樣助人才能"樂"

韓信在亭長家白吃了幾個月,還說亭長是小人?怎樣助人才能

韓信

韓信年輕時有段時間特落魄,靠蹭飯吃過日子,常常吃了上頓沒下頓。《史記》記載,他在下鄉南昌亭長家蹭飯,一尺就是幾個月,亭長老婆不高興,就起早做飯,做好就端在床上吃掉。到了正常飯點,韓信來了,亭長太太就說早飯吃過了,韓信也鬱悶,就再不和亭長家往來了。

沒辦法,韓信拿根魚竿去釣魚,釣到了,賣了換幾個錢。可也許就是背運吧,魚兒不肯咬他的鉤,餓肚子是常態。一個在河邊洗紗的大媽看韓信可憐,常把自己帶的飯分一半給他吃。韓信很感激,對大媽說,我以後發達了一定回報你。大媽不高興了,說,我是可憐你才給你飯吃的,沒指望回報。

韓信在亭長家白吃了幾個月,還說亭長是小人?怎樣助人才能

謝謝漂母

後來,韓信鹹魚翻身,一路奮鬥,用智慧和勇敢立下戰功。好運來了,拜將封侯,富啊貴啊都有了,開心地回老家顯擺。

韓信找到當年把飯分給他吃的那個大媽,賜給她千金黃金,這是意外之財,大媽開心極了。又找到讓自己蹭了幾個月飯的亭長,賜給他百錢,按當時的物價,這百錢差不多就是幾個月的飯費。還指責亭長說,你是小人,做好事有始無終。亭長也有點覺得理虧,不敢說什麼,估計回家罵老婆了。

要《史記》記載可靠的話,韓信在亭長家可是吃了幾個月,洗紗的大媽一個洗紗季大概也就二十天上下吧,她每天分出自己的一半食物給韓信,要是算物資總量的話亭長夫婦對韓信的幫助比漂母多啊。可一個得到的是千金,一個得到的是百錢加指責,同樣是行善,為啥收穫不一樣呢?

隔著兩千年,我們可以借分析這件事討論該怎樣幫助他人。

韓信在亭長家白吃了幾個月,還說亭長是小人?怎樣助人才能

青年韓信

韓信在亭長家蹭飯,蹭了幾個月,亭長夫婦在這期間說了些什麼?人是有惰性的,如果一直有人提供免費餐,天知道韓信會不會努力啊。在不準備提供免費餐之前,亭長夫婦可不可以坦誠地和韓信談談,說說自家的困難,給韓信提點擺脫困境的建議。畢竟,韓信也還是個勞動力嗎,而且,我們從"胯下之辱"那個成語中推想,年輕的韓信是個懂得審時度勢的人。遺憾的是,亭長夫婦採取的手段是直接斷供,可能還附加冷眼,這就是韓信不能接受的了。

再看漂母,大媽大幾十歲了,一個洗紗季都天天勞作,家境可能不咋地,但心地善良。她把自己的食物分一半給韓信,就是出於天性中的善,小夥子正在長身體,這樣沒點吃的不行。情願自己餓一點,也要幫一下。但韓信說將來要感謝她時,她立刻表示,大丈夫不能養活自己不光彩,自己只是出於同情,沒指望報答。或許,就是大媽的話刺激了韓信,走出故土,尋找機會。

韓信在亭長家白吃了幾個月,還說亭長是小人?怎樣助人才能

楚州漂母祠

換句話說,亭長夫婦的幫助裡有慈善也有計較,少了點真誠;洗紗大媽的幫助出於同情憐憫,大媽一定有過捱餓的體驗,才把自己的飯分給韓信的。這就是他們後來得到的報答不同的原因吧。特別說一句,儘管韓信說亭長是小人,做好事有始無終,筆者還認為,亭長夫婦是好人,僅僅是處理問題方式欠妥。倒是韓信,在這個問題的處理上小心眼了。

要幫助人,記住幾個關鍵詞:力所能及 、施恩不圖報、講究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