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碼全國通行:解析背後蘊藏的6大原因及人們面對疫情時的心態

  • 文末有思維導圖,建議收藏!


健康碼全國通行:解析背後蘊藏的6大原因及人們面對疫情時的心態


今天,你出示健康碼了嗎?


自疫情爆發後,為了實現零接觸零感染,提升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效率,在“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復工”切實需求的倒逼下,阿里巴巴率先在浙江杭州推出健康碼模式;幾乎同時,騰訊也迅速上線了健康碼操作小程序。


由杭州試點成功後,健康碼泛起了巨大的漣漪圈,短時間內向浙江全省以及全國其他各省市波及,人們紛紛採納刷健康碼出行。


據官方統計,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寶推出健康碼應用後,首日訪問量就高達1000萬;而騰訊的數據同樣驚人,截至2020年3月5日,騰訊防疫健康碼上線25天,累計亮碼突破10億次,覆蓋超過8億人口,累計訪問量43億,成為服務用戶最多的健康碼。


健康碼全國通行:解析背後蘊藏的6大原因及人們面對疫情時的心態


如此龐大的訪問量,我想當下也只能像抖音這樣的短視頻軟件相媲美了。而且,抖音剛推出時質疑聲不斷,在“又愛又嫌棄”的糾葛中才在1年後成了爆發體。但健康碼推出僅3周時間,就獲得了很好的口碑,發展成了龐然大物。


咱們不妨細細探究一番,為什麼健康碼能如此快速地波及全國各個角落?


要解開這個難題,我們可以從現實背景、健康碼本身兩方面出發,深度解析健康碼快速波及全國的原因。


01

現實背景之一:疫情大面積爆發,防控面臨巨大挑戰


咱們都知道,一個新事物想要從星星之火發展成燎原之勢,必須有一個外在推力。就像火苗只能藉助風力才能變成大火一樣,同理,健康碼的流行也要藉助一個外力。這個力就是疫情。


3個月前當我們正沉浸在新年來臨的喜慶中時,新型冠狀病毒在武漢大爆發,並呈發散型向全國各省市快速擴散。


健康碼全國通行:解析背後蘊藏的6大原因及人們面對疫情時的心態

新型冠狀病毒


由於病毒超強的感染能力,確認清楚每一個人的行蹤便成了剛需。但作為世界第一大人口國,我們想快速及時跟蹤到每一個人又談何容易,比如平時我們就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


打了無數遍電話,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統統留言了一圈,也不見個回覆;


即使坐火車飛機等刷身份證檢票,但經常冒出來的假身份使工作人員查無可查;


就算全國各地安裝了無數個監控,也無法遍及每個角落;而且,回放查閱工作本身就是個大工程。


因此,疫情造成的跟蹤難題,客觀要求我們儘快推出一款全民適用的及時跟蹤程序。而這成了健康碼應運而生的最大客觀因素。


健康碼有紅、黃、綠三種顏色,只要從疫區來的人或與確認者有密切接觸的人都以紅色顯示,要求隔離14天;黃色顯示則要求隔離7天時間,而綠色顯示則表示可通行。


健康碼全國通行:解析背後蘊藏的6大原因及人們面對疫情時的心態

健康碼分為三種顏色:紅、黃、綠


而這對全民適用,小到去個菜市場、商場,大到坐公交、火車,每個人必須要出示健康碼後才放行。


因此,推行健康碼模式就如同在全國範圍內給普通百姓們發放了通行證,從而形成了對病毒的密切跟蹤和圍堵局勢。


02

現實背景之二:假期終將逝去,復工復產才是正題


當疫情還未完全控制時,春節假期行將結束,復工復產的龐大人員流動又為防控增加了巨大困難。


任何一個國家的經濟,都不可能因為長期停擺還能得到一絲髮展。而經濟的動盪,必然導致人心的動盪。因此,為了安定國民和社會秩序,復工復產成了必然舉措。


由於病毒的長期潛伏性,每一個外來務工人員進入本省或本市後,沒人可以確保他們是否完全健康;因此,他們在使用公共交通、進入商場或公司時,總存在一定的風險係數。


健康碼全國通行:解析背後蘊藏的6大原因及人們面對疫情時的心態

疫情之下的復工復產


那麼,如何解決呢?這就需要把握兩個點:


  • 外來人員進入後要監督到他是否在切實隔離;
  • 隔離期完後是否可以自由通行;


可以說,健康碼模式完全符合這兩點要求。


在上文已說明,健康碼分紅、黃、綠三種顏色,根據進入人員具體情況實施相應隔離措施。舉個例子,3月初我從老家回來後,申請健康碼時為紅色,全家只能隔離在家。要是想外出,那絕對是不可能的,小區保安一天24小時守在門口,看到健康碼為紅色自然會堵回去。


而且從廣度上來看,健康碼除了全民適用性外,還有一巨大的優勢:在一定範圍內的反覆適用性。也就是說,只要外來人員進入本省或本市填寫好資料,並在隔離期完後就可獲得本省或本市的綠色健康碼,出示該碼後即可在本省或本市任何一個公共場所內活動,無需再填寫資料。


因此,採用建康碼模式,不僅可以繼續積極配合全國的新冠病毒防疫工作,還能保證本省市內各經濟體和人員健康、安全地復工復產。


健康碼全國通行:解析背後蘊藏的6大原因及人們面對疫情時的心態


03

現實背景之三:手機的最大普及,支付寶和微信成為普通百姓們最大的交流交易軟件


健康碼快速波及全國,也得益於手機的極大普及。


知乎網上有這樣一個提問:如果現在沒有了手機會怎麼辦?底下有個非常高亮的回答:過上了原始人的生活。


對於生活在被手機包圍的世界裡,沒了手機,我們的生活確實不會比原始人好到哪去。


首先,不能及時接收任何訊息。這可要了命,就像你突然玩起了失蹤,你找不到別人,別人也找不到你。

其次,沒了手機裡的消遣,很多人估計會瘋掉。如今的手機不單單是一部聯繫他人的電子設備,它還是一個萬能的娛樂平臺,每個APP都能觸動你某一根神經。


健康碼全國通行:解析背後蘊藏的6大原因及人們面對疫情時的心態


所以咱們可以大膽猜想一下,如今沒有手機的人,估計也就只有嬰兒或者偏遠地區的老太太和老爺爺們了。


除了手機外,阿里的支付寶早已成了全民電子支付的最大平臺,比如2018年阿里公佈的財報上顯示,支付寶使用用戶已達8.7億/年,已有36個國家和地區使用這一軟件。而騰訊旗下的微信也不甘示弱,早已成了全民交流溝通的首選平臺,比如早在《2016微信數據報告》中顯示,微信註冊用戶已達9億。


如此龐大的手機、支付寶或微信軟件的使用人數,促使健康碼一經推出,便已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遍及全國,甚至海外某些地區。


可以說,健康碼模式的迅速遍及,佔盡了所有的客觀便利。


04

健康碼本身因素之一:填寫簡單,無需多次操作,符合認知上的“最省力法則”


咱們可以腦洞大開一下,在及時追蹤病毒感染源上,如果我們手動填表操作,也能起到很好效果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要是每次出行都要填寫自己到過哪裡,呆了多長時間等等,先別說時間白白浪費了,大家都擠在一堆,反而增加了感染的風險。


但據這兩個月時間的運行情況來看,相比反覆填寫表格,這種網民只需隨手“亮碼”外加測溫就能證明自己的健康狀況的健康碼模式,具有兩個明顯優勢:

  • 資料填寫簡便,一次填寫長期有效(如果你未出省出市);
  • 每次出行時出示或刷碼即可,無需多次操作;


健康碼全國通行:解析背後蘊藏的6大原因及人們面對疫情時的心態


因此,健康碼不僅提高了防控的安全性,還大大節省了人們的時間和操作。這符合人類認知中的最省力法則。它最先由美國哲學家喬治·K·齊夫在《最省力原則》一書中提出,後來被人們引用到生活中各個方面。


所謂的最省力法則,指的是兩種相似的選項之間做決定時,人們會自然傾向於需要最小工作量的那一個。


這也說明,健康碼模式符合最省力法則,人們非常樂意採用,從而疫情防控和辦事效率都得到了大大地提升。


05

健康碼本身因素之二:健康碼命名玩出了新花樣,讀起來朗朗上口


一般來說,某個事物要想被人們快速記住,名字很重要。比如抖音要是還使用2016年推出時的“A.me”名字而非“抖音”的話,估計也火不到現在這個程度。


健康碼全國通行:解析背後蘊藏的6大原因及人們面對疫情時的心態

抖音漫畫版


而各省市在健康碼命名上也玩出了新高度,不僅花樣多,而且讀來朗朗上口,一眼便可記牢。在此我列舉幾個省市的健康碼名字如下:


上海:隨申碼 (注:上海由來已久的別稱),諧音“隨身”;


安徽省:安康碼,給人暗示“安康”之意,兆頭就好;


廣東省:粵省事(注:廣東簡稱粵),諧音“越省事”,又一個好暗示;


吉林省:吉祥碼,給人暗示“吉祥幸福”之意,聽起來真是一個比一個好;


健康碼全國通行:解析背後蘊藏的6大原因及人們面對疫情時的心態

上海的“隨申碼”


除了健康碼名以諧音、給人美好暗示等訣竅亮眼的省市外,有些省市的健康碼名雖用本省市原名稱,但在支付寶或微信上填寫資料的應用小程序的名字也足夠獨特,比如:


深圳健康碼填寫操作的小程序被命名為“深i您”;


天津健康碼的小程序被命名為“津心辦”;


內蒙古健康碼的小程序被命名為“蒙速辦”;


河南健康碼的小程序被命名為“豫事辦”;


健康碼全國通行:解析背後蘊藏的6大原因及人們面對疫情時的心態


這些命名好聽又好記,訣竅就是:三字經,表盡心。前段時間有個朋友來上海出差,因疫情也沒出去玩,回去之後別人問他對上海有什麼印象,他回覆說:“上海的健康碼名字取得非常好,我一下子就記住了。”


其實,不只是健康碼,我們實際生活中很多方面需要在名字上下一番功夫,玩出新的花樣來。比如在工作中要為某項目命名,或團隊比賽時各分隊命名,都應該掌握其中的訣竅,讓別人更快記住你。


06

健康碼本身因素之三:保護隱私,無需擔憂個人信息遭洩露


對於任何一項涉及到填寫個人資料的系統或軟件,有人心裡首先會蹦出來一個問題:這個能保證我個人信息安全嗎?


很多外媒也質疑中國實行的健康碼模式,但就像一資深互聯網觀察家對《環球時報》記者所說的那樣:

“健康碼不會涉及個人核心隱私,應用巨頭們也不會傻到以此來洩露信息而損害本身信譽。”


健康碼全國通行:解析背後蘊藏的6大原因及人們面對疫情時的心態

網絡安全話題一直人們樂於討論並多加防範


對此,我持同樣觀點。


首先,中國早已在2017年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隱私竊取或洩露有嚴格的法律可依。

其次,健康碼只需填寫個人基本資料,無需獲取通訊錄,或個人財產、銀行信息等核心隱私。

最後,健康碼是由阿里和騰訊等網絡巨頭推出,做好產品並贏得良好信譽所創造的價值遠大於竊取個人信息所獲得的價值。


虛擬網絡雖然有洩露信息的風險,但健康碼模式已經將這種風險降到了最低。而且,創造健康碼的使命感在於消滅病毒,安定社會。這種客觀的大環境氛圍也能規避一些人的邪惡行徑。


當然,健康碼得以切實執行,離不開社會的強大監督和違規後的嚴懲。比如國家明文規定,刻意隱瞞或誤行程,一旦查出追究刑事責任。自疫情以來,這樣的案例出現了不少,但查出後都得到了相應的懲罰,如河南郭某鵬隱瞞國外旅行史而致使多人隔離,經查出後逮捕並最終判刑一年半等。


其實,通過以上6點分析,我們不僅弄明白了健康碼經推出後就快速流行的原因,更懂得了健康碼的推行,暗示了人們面對疫情時的積極心態。


健康碼全國通行:解析背後蘊藏的6大原因及人們面對疫情時的心態

積極應對,共同抗疫


新型冠狀病毒,這是我們百年來遭遇的感染性最強的病毒。在病毒的侵害下,千萬級城市短時間內封城,全球幾十億人口受到出行限制。既然疫情如此危急,我們該採取什麼態度呢?


正所謂“千人有千面”,很多人、很多國家面對疫情,採取消極應對措施,如號召“群體免疫”或“狂甩鍋”行為,致使疫情發展到不可控制的狀態。但作為疫情發現最早的國家,我們實行了非常嚴謹且迅速的措施,這不僅體現了我國強大的社會執行力,也暗示了我們十幾億人在面對災難時積極應對,不錯失任何一個防控時機,爭取讓全體國民早日戰勝疫情。


當然只有如此,疫情才能儘快過去,健康碼的使命才能有圓滿完成的那一天。


健康碼全國通行:解析背後蘊藏的6大原因及人們面對疫情時的心態



寫在最後:

短短兩個月時間,健康碼模式迅速在全國範圍內流行,這有一系列客觀背景因素,比如新冠病毒感染性非常強,但春節結束後又面臨復工復產,上億人口將在全國範圍內流動,可以說,疫情防控的難度提到了最高點。但由於手機的普及,支付寶或微信的龐大用戶群,使得健康碼的推行及流行成了必然。


同時,健康碼本身具有填寫操作簡單、命名吸引眼球和保護個人隱私等優勢,從而極大地提高了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效率。


而健康碼流行的背後,是全民積極心態的展現。對於我們來說,“敵人”時刻都有,所以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才是我們取得勝利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