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资讯:张宝鲁——村寨里公认的“引路人”

带领群众养鸡、全力建设扶贫车间、主动谋划全村产业发展......他是致富带头人、村干部,更是村寨里大家公认的“引路人”。

保山资讯:张宝鲁——村寨里公认的“引路人”

三十来岁的张宝鲁,之前在强制戒毒所当协警,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是,在2019年他毅然辞职,后于5月被任职为保山市隆阳区杨柳乡联合村副支书。当被问起为什么会放弃这份稳定的工作,回到家乡时,他羞涩的告诉记者,他的爷爷以前就是联合村的老支书,小时候就经常带他去群众家,耳濡目染的他从小就想为家乡做贡献,又因为自己当初创业时受到了国家的很多支持与帮助,所以更想带领大家一起脱贫致富。

保山资讯:张宝鲁——村寨里公认的“引路人”

张宝鲁从2014年12月开始建立自己的养鸡场,采用放养的模式养“腊鲁鸡”。“腊鲁鸡”品种好,原生态,受消费者喜爱,市场价可以卖到20元一斤。到目前,张宝鲁的鸡场一年可以养3600多只鸡,年收入达到了28万元左右。自己富裕了,张宝鲁想到了村里还有很多农户生活困难,于是他积极说服有能力养殖的农户加入他,一起致富。他建立了隆阳区腊鲁养殖专业合作社,给农户提供优质的鸡苗、做技术指导、帮助联系买家,成功带动16户农户加入了他的养鸡大队。下一步张宝鲁还计划发展更多产业,如:白岩土榨红糖、养肉牛、蚕桑,让村民有更多选择。

“张宝鲁带动我致富,是个扎实人,我们就需要他这样的人,为百姓着想,做事认真,做人把稳。”联合村石林岗组的村民王海山说道。刚开始知道张宝鲁养“腊鲁鸡”时,王海山和大多数村民都是有所怀疑的,大家都持观望态度。看到张宝鲁连续两年盈利后,王海山动心了,恰好张宝鲁到他们小组做养鸡动员,王海山决定加入养鸡队。从2017年的300只发展到如今的1000多只,王海山的养鸡场一年收入达到了6万元,养鸡成了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

保山资讯:张宝鲁——村寨里公认的“引路人”

张宝鲁发现还有很多贫困户中的老人、妇女、残疾人,无法做重的体力劳动。电子元件扶贫车间项目像一阵及时雨刮到了联合村,电子元件制作简单,活路轻巧。张宝鲁以前在强制戒毒所工作时接触过电子元件制作生产,于是他主动联系对接把保山昆晟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引进联合,承担起了车间的管理工作,联系设备、动员群众、技术指导质量把关……扶贫车间从规划到投入使用,处处都有张宝鲁忙碌的身影。

“我有时在家做,有时在车间做,家里有小孩要照顾,不能出去打工,在家利用闲余时间每天可以赚40多块钱呢。”59岁的绿竹寨贫困户李桥芳笑着说道。现在李桥芳一家都搬到了联合村大栗树垭口易地扶贫搬迁点,家里就有电子元件制作工具,不出门就可以打工。绿竹寨的贫困户常柳青户,由于家中缺乏劳动力,奶奶和母亲身体都不好,生活十分困难,扶贫车间建成后,报着试一试的心态,常柳青来到扶贫车间工作,她说:“在车间工作一个月可以赚到1500元钱,补贴家里也足够了。”联合村扶贫车间带动了32户,35人参与,其中贫困户14户,低保户8户,他们足不出户就有钱可赚。

保山资讯:张宝鲁——村寨里公认的“引路人”

张宝鲁,这位年轻的干部是联合村致富路上的指路灯,他用微弱的光影响着群众的生活方式,并带领村民一步一步走出贫困。其实,像他这样的引路人还有千千万万,正是因为他们的无私奉献、一心为民,才让本来贫瘠的土地绽放光彩,人民的生活充满光亮。

(文:霍莹 图:张玉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