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金秀:“战疫”“战贫”两不误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一手“战疫”一手“战贫”,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确保已脱贫的10690户40774人不返贫,剩余的218户529人如期脱贫。

啃下硬骨头,脱贫不松劲

金秀探索“贫困户分类管理”路径,将贫困户分为“稳定脱贫户”“巩固提升户”“重点扶持户”三类,因类定策、因户定责、分类施策。重点瞄准贫困村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着力抓好政策落地、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转移就业、提升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等工作。忠良乡六卜村是金秀目前尚未摘帽的深度贫困村,该地采取帮扶人线上(电话、微信)联系和包村干部、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员线下核实相结合的方式,对六卜村未脱贫的122户502人进行全面深入的摸排,聚焦教育、医疗、住房、饮水、产业、集体经济等核心指标,认真分析、研判,补齐未脱贫村“两不愁 三保障”及安全饮水、兜底保障、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短板,全力抓好剩余贫困人口“清零”工作。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大返贫致贫风险防控力度,金秀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风险规避机制,对已脱贫的贫困户和困难群众进行动态监测,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农户建立预警干预机制,确保脱贫户不返贫。

人勤春来早,“战疫”不误农时

产业扶贫是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金秀积极发动群众春耕生产,聚焦优势主导产业,鼓励贫困户立足本地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5+2”特色产业(即柑橘、茶叶、杉木、竹笋、生态鸡+中药材、油茶)。疫情期间,通过建立贫困户微信联系群、帮扶联系人电话宣传、驻村干部进村入户宣传、新媒体平台传播、发放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向贫困户宣传“以奖代补”等惠农政策,鼓励贫困户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抓好产业发展和春耕生产。各包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下沉到村屯一线,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根据村民需求联系供货商,将村民春耕生产物资定时、定点送货到村屯,助力群众恢复经营生产。

另外,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金秀还组织了3000多名党员志愿者参与到油茶、中草药等特色产业的种植、管护中去,确保贫困群众春耕生产不误时。农业技术志愿者还通过实地讲解、录视频微信群和发朋友圈等方式为群众提供种植和管护指导。

粤桂共携手,稳岗促就业

金秀通过加大信息摸底排查力度和岗位信息宣传力度,强化补贴政策,扎实开展劳务输出工作。

为推进疫情影响下劳务输出工作,茂南·金秀扶贫协作工作组联合金秀瑶族自治县人社部门对金秀现有劳动力状况进行摸底,并建立“一户一档”转移就业信息需求清单。通过电话询问、微信群收集、各乡(镇)村委干部入户动员等途径,收集贫困劳动力就业意愿、就业能力、培训需求等信息。金秀利用10个乡(镇)行政村安装的LED显示屏、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发布广东企业就业信息,积极引导贫困劳动力赴广东就业。同时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返岗复工专车,输送了805名贫困人口赴广东就业。为了激发贫困劳动力积极就业,茂南·金秀扶贫协作工作组还出台了相关的稳岗补助和交通补贴鼓励政策。

着力解民忧,多措保增收

柑桔产业是金秀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种植面积达19万亩。受疫情影响,全县50%以上的柑桔类水果遇到采摘、运输和销售难题。金秀政府迅速出台鼓励政策解民忧,有效促进10.8万吨柑桔类水果顺利外销,解决了群众的燃眉之急。

联合来宾市消费扶贫服务中心、来宾百事帮公司、金秀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等电商平台,通过网络帮销、代销、淘宝直播等方式帮助贫困群众销售茶叶、柑橘、竹笋等农产品,确保群众持续增收。

在线下,积极发动县扶贫办、统战部、工商联、茂南区总工会等多部门的干部职工和爱心人士购买助农水果86万斤。(通讯员 陈海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