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子是“因材施教”的基礎

知己、知子是“因材施教”的基礎

育鄰夢

知己、知子是“因材施教”的基礎。

世人皆知:“陪伴,是最好的家庭教育。”但生活中卻存在現實的問題,一是社會分工讓絕大部分家長不能全身心陪伴孩子成長,畢竟生活才是當前最緊迫的事情;二是孩子在身邊的時候很多家長也不知道如何陪伴,簡單認為陪伴孩子就是看著孩子讓他們不出安全事故、給他們溫飽、監督他們完成學習作業......陪伴孩子形成了兩個極端,不是遵從“棍棒出孝子”的強壓式、就是任其自由的散養式,真能做到“因材施教”的簡直就是“鳳毛麟角”,這也就是“人才金字塔”形成的根本——只有極少數孩子的成長潛力被激活。

俗話說:“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教導孩子成長同樣如此,一方面需要父母知道我是誰、我會什麼、我能帶給孩子什麼樣的陪伴;另一方面需要能夠通過觀察知道孩子的性情,能夠成為引導孩子成長的“伯樂”。孩子是天生的學習“專家”,自帶學習能力,這也就教育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學習讓人從“完全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成長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完成從“呱呱墜地”到社會建設“頂樑柱”的華麗轉變。人天生自帶學習能力,但每個人擁有學習能力的強弱是不相同的,孩子的學習能力大致就可分為

領導自燃型、附和跟隨型、被動追隨型三個大類,知己、知子之後方能根據家庭情況實際採取適宜的方式對孩子“因材施教”。

知己、知子是“因材施教”的基礎

為教為伴

知己是“因材施教”為教的基礎

人們常說:“人貴有自知,自知者明。”自我認知是世界上最難的事情,最簡單的說就是人的眼睛在不借助外物的情況下只能見到自己約50%的身軀外殼,至於大腦思維、身體內部構造幾乎一無所知,如果以視力所見,那麼人在不借助外物的情況下能夠清晰認知自身的比例不超過10%。所以,人生最難的事情就是認清自己,為此人類生命科學一直在為探知人類自身而不懈努力。

教育知己的基礎就是要知道自己有什麼、會什麼,如果把教學活動比作商品交易,那麼作為店主您應該清楚店中有些什麼樣的貨品、它們的成色幾何、應該如何呈列它們給顧客......教育是人點亮人的活動,是通過師長的言行示範為孩子們指引方向,讓孩子們成長之路更順暢。那麼,師長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知道自己的學識家底、知道自己所具備的知識水平、清楚自己該以何種方式教導孩子們。當然,學校老師有教學大綱和教材的指引,需要做的就是針對具體的教學環境和孩子們制定細部的教學教案,也就是備課;作為教育的另一個主導者,家庭中的家長卻沒有教學大綱和教材,每個家長都只能根據自己的成長經歷決定如何教導孩子,這就需要家長做到一個基本準則“嚴於律己、寬以待子,己所不欲、勿施於子。”簡單說就是家庭教育應該從家長的行為示範做起,家長應成為孩子們模仿、學習的榜樣。

《菜根譚》前人云:“拋卻自家無盡藏,沿門持缽效貧兒。”又云:“暴富貧兒休說夢,誰家灶裡火無煙?”一箴自昧所有,一箴自誇所有,可為學問切戒。
【譯文】古人說:“何苦放著自家無窮無盡的財富,卻要沿街乞討學窮人的樣。”又說:“僥倖發財的貧家子弟,切莫忘乎所以到處誇耀,誰家的爐灶不冒煙呢?”這兩句諺語,一句是勸誡那些不知道自己擁有什麼的人,一句是勸誡那些不知天高地厚、夜郎自大的人,這些都是做學問、為教之人要引以為戒的。

知己為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量力而行“,就是知道自家能夠為孩子提供最好的東西是什麼,什麼東西是自家的優勢、那些東西需要繼續學習借鑑。真實的做到不“迷信專家“、不盲聽盲從,對孩子成長有益的行為習慣應堅持不懈。做到對自己瞭解,同時還必須瞭解自家的孩子才能踐行“因材施教“。

愛迪生8歲那年上學了。他不僅沒有表現出特別的才能,反而常常會使老師恩格爾深感不快。有一次上算術課,老師在講解數學題,愛迪生突然向老師發問?“老師,2+2為什麼等於4?”老師覺得愛迪生又笨又調皮,他反問道:“不等於4難道等於5?”愛迪生很想弄明白數字的奧秘,他想了又想,忍不住又問老師:“2+2為什麼不可以等於5呢?”老師恩格爾大為惱火,他厲聲訓斥道:“愛迪生,你故意搞亂,給我滾出去!”愛迪生遭到責罵,委屈地奔出教室。 

 愛迪生回家後告訴媽媽:“媽媽,我想要知道加法的道理,可老師卻罵我。”媽媽聽了兒子的敘述很是生氣,他找到學校:“恩格爾先生,你作為一個教師太不瞭解學生的心理。”恩格爾說:“我只管教書,不管什麼學生的心理”。愛迪生母親說:“你這樣教孩子,孩子怎麼學得會?”這位老師帶著愛迪生到一位有名的醫生那裡,請他檢查一下愛迪生的頭腦,因為愛迪生的腦袋是扁的。這位醫生檢查後說:“裡面的腦子壞了。”恩格爾告訴愛迪生母親:“你的孩子又笨又調皮,不管我怎麼教,他都學不會。我不願意教這樣的學生。”

 結果,愛迪生離開了這所學校,由媽媽教他讀書。愛迪生母親曾經當過小學老師,是個知書達理的人。他給兒子講文學、歷史,講許許多多科學知識。當同齡的孩子還在讀童話的時候,愛迪生已開始閱讀《英國史》、《大英百科全書》等大部頭著作。在母親的辛勤栽培下,愛迪生的求知慾越來越強,他一邊讀書,一邊在地窖裡建起了一個小實驗室。雖然家境貧寒,他沒能像其他孩子一樣接受系統的正規教育,12歲那年到火車上當了一名報童,但母親已在他幼小的心田裡播下了科學的種子。經過長期刻苦鑽研,他終於成為最著名的大發明家。他一生為人類貢獻了一千多項發明。

知己、知子是“因材施教”的基礎

同伴兒同學更有樂趣

知子是踐行“因材施教”的基礎。

天下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是獨立而獨特的。對待每個獨一無二的孩子都是,家庭教育應給孩子貼個“好標籤”,為孩子成長進步點贊。當一個人被貼上某種詞語名稱標籤時,他就會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為與所貼的標籤內容相一致。心理學認為,之所以會出現“標籤效應”,主要是因為“標籤”具有定性導向的作用,無論是“好”是“壞”,它對一個人的“個性意識的自我認同”都有強烈的影響作用。給一個人“貼標籤”的結果,往往是使其向“標籤”所喻示的方向發展。心理學家克勞特在1973年就作了如下的實驗。他要求人們為慈善事業作出捐獻,然後根據他們是否有捐獻,標上“慈善的”或“不慈善的”。另一些被試則沒有用標籤法。後來再次要求他們做捐獻時,標籤就有了使他們以第一次的行為方式去行動的作用,即那些第一次捐了錢並被標籤為“慈善的”人,比那些沒有標籤過的人捐得要多,而那些第一次沒有捐錢被標籤為“不慈善的”兒比沒有標籤的貢獻更少。

人們常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教導孩子成長就要從生活中發現孩子的優點和長處,找出孩子生活中的好,然後針對孩子的成長行為貼上“好標籤”,比如給孩子貼上實踐能力強、善於思考、熱愛探索、成長有主見、待人有禮節等積極的標籤。對孩子的誇讚並不能漫無邊際的“寵溺”,需要針對具體的成長行為,同時注意踐行5:1的賞罰效應。當然,最為重要的就是根據孩子的成長類型“因材施教“。

1、領導自燃型

領導自然型的孩子是真正的學習“專家“,他們能夠很好的適應環境“到哪山唱那山歌“對學習新事物充滿熱忱、對做小群體的領導者樂此不疲。這就是成年人時常說“娃娃頭“,“娃娃頭“天生具有統領意識,他們好勝、好強,他們對學成一切性知識充滿樂趣,是自燃型學習者。對於領導自燃型的孩子,只需要將他們置於有新鮮事物的環境中他們就能自我學習、自我成長,需要的就是有那麼一個適合學習的環境。歷史上最著名的領導自燃型學習者多出自一個職業——圖書管理員,比如:1.老子,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書的官員),據說後來當圖書管理員當煩了,出函谷關,函谷關守將是老子朋友,求教於老子,老子寫了本5K字的牛書留給他,翩然出關化胡而去,這本5K字的書,就是《道德經》;2.愛因斯坦,曾在瑞士伯爾尼專利局任職做圖書管理員,任上寫出相對論鉅著,現代物理學的奠基人;3.李大釗:北京大學圖書管理員。

2、附和跟隨型

附和跟隨型的孩子是跟隨學習的“專家“,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人來瘋“,看見別人做什麼他們就跟著作什麼,只要看著別人做的事情不是自己討厭的他們都能跟著一起做、一起學。生活中多數孩子都屬於附和跟隨型,也就是隻要讓他們有適當的學習模仿對象他們就能成為與偶像相似的人。

3、被動追隨型

被動追隨型孩子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懶孩子“,他們的成長必須在被監督、被逼迫的環境下才能堅持下去。他們在學習活動中從來不願意主動,甚至時常表現出畏難情緒,一旦遇到較困難的學習內容就想“打退堂鼓“、想逃避,只有在被逼迫的情況下才能堅持下去。

孩子進行系統性的學習就必備三個條件:成長環境、耐心督導、及時實踐反饋,三者缺一不可。師長的職責也就是為孩子們營造成長學習的環境、監督孩子們的學習成長、即時給予孩子們成長反饋。古人說:“為將者,可以不懂兵,但必須懂得將兵。”師長的職責同樣,師長可以沒有淵博的智慧知識,但必須懂得為孩子們創造適宜學習的成長環境,用言行給予孩子們真、善、美、醜的成長行為示範,給予孩子們及時準確的成長反饋,讓孩子們能夠在智慧的藍天下自由翱翔。

知己、知子是“因材施教”的基礎

育鄰人使命: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陪練和顧問。

育鄰人願景:讓天下沒有難育的小、沒有難養的老。

孩子的成長如同百年大樹,需要經歷風雨。對於父母來說,需要您有足夠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護。在很多人為陪伴孩子而選擇回家時,我選擇來北京做一項陪伴更多孩子的事業——育鄰人:以鄰里友善帶動社會和諧,推進社會德育教化,促進每個人健康快樂成長。探索以鄰里互助,化解“獨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難題,一項公益普惠的教育事業,與家長一起“量身定製”孩子的成長計劃,為孩子們提供遊戲、合作、共享成長空間......即社區鄰里教育服務生態圈。

知己、知子是“因材施教”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