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垃圾短信趁著5G玩升級

別讓垃圾短信趁著5G玩升級

圖源網絡

據工人日報:日前,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聯合發佈《5G消息白皮書》,並宣佈共同啟動5G消息業務。與傳統短消息相比,5G消息是多媒體的、能互動服務的,不僅有文字、圖片,還能發視頻、位置,甚至能夠完成支付等。對此,有用戶擔心:本就氾濫的垃圾短信會否穿上新馬甲、玩出新花樣?

自有短信以來,“天下人苦垃圾短信久矣”。垃圾短信是信息灰黑產業鏈上的長命霸王,即便是疫情防控階段,民眾依然可以隨時感受到——人在家中“宅”、“騙”從短信來。有數據顯示,僅疫情期內2月份的詐騙案就激增35%,其中金融詐騙舉報量位居榜首。3月17日,工信部發布了劍指垃圾短信的公告,《關於印發的函》,文件要求相關機構嚴格監管。而公告發出的月內,短信服務商集體被查的消息不脛而走。

垃圾短信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垃圾短信生產與流佈關涉哪些流程,攔截垃圾短信統共要分幾步……這些問題,老生常談,大家的耳朵也都聽起了老繭。口誅筆伐與理論探究之後,公眾記憶最深刻的,大概還是2012年央視3·15晚會曝光垃圾短信事件之觸目驚心。“一個月發1億都可以,沒有限制,你能發多少發多少。”

客觀地說,這些年,垃圾短信整治也沒有歇著。自2014年以後,國人的手機短信收件箱“消停”了不少,當年全國移動短信業務量出現了兩位數的大跌,下滑14%。可惜好景不長,2018年年初開始,手機短信又“活”過來了。工信部在《2018年通信業統計公報》和《2019年前三季度通信業經濟運行情況》中均有解釋,在服務登錄和身份認證等應用服務普及帶動下,移動短信業務的業務量和收入保持同步增長。

換句話說,隨著APP應用場景的普及,短信又成了互聯網生活的標配。於此語境之下,垃圾短信自然也風生水起。2019年二季度,“12321舉報中心”受理用戶關於垃圾短信的舉報投訴共計166025件,環比上升90.4%;其中移動轉售企業手機號碼垃圾短信被舉報投訴74220件,環比上升461.9%。一句話,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看到這樣的數字,誰都忍不住問一聲:垃圾短信,還有治嗎?這個問題的考慮,大概是基於一個心照不宣的共識:遏制垃圾短信,非不能也、實不為也。

5G來了,短信也就“鳥槍換炮”了,不僅有文字,還有同步的聲畫,更有位置乃至支付。如果5G短信淪為電信詐騙的幫兇,“流氓會武術”之後,傻白甜的消費者還有活路嗎?這個擔心,絕非杞人之憂。因此,

嚴肅運營商與服務商的法定權責、加大內容監管、落實侵權責任,這些前提性工作刻不容緩、再不能等了。惟其如此,5G短信,才能配得上我們的美好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