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防疫工作者——老报刊中的伍连德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引发公众对中国防疫事业的关注,名医伍连德重回读者视野。作为剑桥大学第一位中国医学博士,伍连德是扑灭100多年前东北鼠疫大流行的关键人物,是中国国家防疫制度的创建者,中国第一位诺贝尔奖候选人。

在很多旧报刊中,都报道过这位中国最早的防疫工作者……

中国最早的防疫工作者——老报刊中的伍连德

1935年,伍连德身着海港检疫处处长制服工作照。

伍连德故居在北京 纪念馆在哈尔滨


中国最早的防疫工作者——老报刊中的伍连德

1934年,伍连德(左二)与其公子伍长庚自美国归国时所摄,左右都为其侄子。


110年前在我国东三省地区发生的那场肺鼠疫,是20世纪世界最严重的一次流行性鼠疫,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在举国上下倾力抗疫之下,最终遏制住了病魔。由此揭开近代中国最早科学防疫工作序幕的最大功臣就是伍连德,他当时的研究发现、所采措施、医疗救护等多种抗疫防疫手段,至今仍有沿用和借鉴之处。

《毋忘伍连德》一文的作者嘉蔚先生说:“伍连德留名青史,在于1910年他兼以统帅的决策力与学者的洞察力打赢了一场抗击肺鼠疫的大战。如果没有他,这场疫病夺走的中国百姓生命将不是六万,而可能十倍、百倍于这个数字。站在中国近代饱受欺凌的民族自尊心立场来看,伍连德否定日、俄同行的错误判断,以自己的正确判断与相应措施夺取了战役全胜,实在让同胞们扬眉吐气;站在今日地球村的立场来看,伍连德将他在英国学得的现代医学科学知识成功地用于实践,在人类抗击疫病的漫长历史中写下光辉的一页。无论从哪一方面去看,伍连德都不应该被世人遗忘。”

其实,伍连德是一位了不起的历史人物,《人民日报》2007年2月3日第8版,就刊登有纪念文章《朝霞映照着伍连德故居》,作者礼露先生颇为动情地写道:“21世纪的朝霞辉映着百年老屋——在这散发着浓重古都气息的土地上,一如刚刚过去的风雨岁月,她依然沉静安详,依然美丽端庄,宠辱不惊,不卑不亢,在都市的喧嚣中兀自默默伫立着,透着高贵与孤傲……”位于北京东堂子胡同55号的伍连德故居,是伍博士1912年买下的一栋洋房。

东堂子胡同在北京赫赫有名,当年《北京晚报》创刊号头版头条介绍过东堂子胡同的新人新事物。东单北大街路东从南往北数第六条胡同就是东堂子胡同,从西边的东单北大街往东至朝阳门南小街,全长约700多米,胡同南边与协和胡同相通,“文革”中曾叫“瑞金路十二条”,“文革”后恢复原称。胡同内有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建筑遗存,现为公安部接待站和宿舍。

“55号”是东堂子胡同的旧门牌,现在是4号。伍连德故居是在胡同东口南侧,占地一亩半(约1000多平方米),有房屋67间,主体建筑为一栋三层西洋式楼房。楼房为砖混结构,红砖砌成的墙体与红色瓦楞铁屋面构成楼房的主色调;具有典型法国建筑风格的“孟萨屋顶”既浪漫又典雅。孟萨屋顶又称“折面屋顶”“折腰屋顶”,有两个不同排水坡度,外形多折,且将部分屋面做成陡坡当作墙面,用老虎窗或开山墙窗解决顶层采光需要,为法国建筑师孟萨所创。洋楼房南面原有花园,楼房与花园设计均出自清末留法建筑设计师华南圭之手。1960年,伍连德辞世后,根据其遗愿,将此处房产捐献给了中华医学会。

伍连德纪念馆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保障街140号,建筑面积700多平方米,建筑布局坐南朝北,楼体为砖红色,坐基为灰色,是典型俄罗斯风格的二层砖木结构的楼房,每层六个房间。

纪念馆基本陈列共有五个展厅,两个场景复原。展厅陈列采用专题形式,分为出生南洋献身医学、扑灭鼠疫功绩卓著、建树颇多遗产丰厚和世人景仰伟业永存四大部分,突出体现了伍连德博士在中国度过的、他人生中最辉煌的30年历程。两个复原场景,一个是伍连德博士办公室,一个是伍连德博士实验室。此外,纪念馆还采用多媒体展示、灯箱地图、室外图片展览等多种展示方式。纪念馆展出藏品共计104件,其中珍贵展品25件,包括伍连德所获得的勋章、纪念章5枚,伍连德经典著作《鼠疫概论》1册和寿幛8幅。这些纪念章、勋章、寿幛、照片原件等均为伍连德长女伍玉玲女士捐赠,原版书籍为社会著名人士捐赠。据悉,该纪念馆的一、二、三级文物,分类别存放于馆内库房保险箱、铁卷柜中,并定期检查,适时调整温度、湿度。对于书籍类藏品除加膜保护外,定时通风、防蛀。

伍连德纪念馆从筹建时起至今,已举办五届伍连德精神及业绩研讨会,并出版研讨会文件汇编1册。2008年,新加坡亚洲新闻台制作完成《伍连德博士传》大型纪录片。2010年12月,在哈尔滨市百年老街中央大街举办为期10天的“纪念伍连德来哈抗疫100周年”大型图片展;出版伍连德博士防治鼠疫100周年纪念邮册和年历;展播伍连德来哈抗疫100周年、逝世50周年纪念活动录像。此外,还有人建议在哈尔滨命名一条“伍连德路”。


有关伍连德的民国史料


在民间收藏者手中,珍藏着不少有关伍连德的民国史料。《中华医学杂志》第七卷合订本一至四期原件(1921年)就是一例,七卷第一期首篇即是“伍连德博士之防疫报告三则”。

《中华医学杂志》是伍连德创办并担任总编辑的中英文合刊,24开精装本。1916年2月,在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大会上,伍连德被选为会长,并连任了两届。在首届会议时,伍连德就建议会议要使用国语(中国汉语)。1926年9月8日创建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伍连德为第一任校长,这是中国东北边陲最早由中国人自办的医学校,以后发展为哈尔滨医科大学。

抗战期间的原版《英文中国季刊》上,刊登有不少的伍连德医学论文。这本有关中国国内国际问题的权威期刊,由中国国际关系研究所、中国泛太平洋协会、社会经济调查研究所共同主办,首任主编是曾任清华校长的曹云祥,该刊创刊于1935年,终刊于1941年,共出版6卷。除伍连德参与该刊的编辑与撰稿外,蔡元培等知名学者、《密勒氏评论报》主编鲍威尔等外籍教授亦参与其间。

据笔者考查,与伍连德有关的民国珍本,在收藏品市场上标价高达万元上下,其中有1926年由英商别发有限公司印制的《夫妇良箴》,伍连德与斯托普斯合著,仅有63页的小册子价高千元。1937年由卫生署海港检疫处印制的伍连德专著《鼠疫概论》,民国二十六年版精装本,厚达999页,售价近万元。伍连德与伍长耀合著的《国家检疫局纪念册》精装本(1934年版),5500元成交。良友图书印刷公司民国二十年十一月版的《成功之路——现代名人自述》一书,有伍连德、徐悲鸿等七位各界名人的自述小传,伍连德的《受制于人,用之于世》一文在这本书的第53至66页。当时这本32开小册子是“实价大洋一元正”,现在藏界转让价是8666元。

一位老照片收藏爱好者,还珍藏着中国检疫防疫事业先驱伍连德博士的4张黑白老照片,尺寸为17×12cm,其中有伍连德与其公子伍长庚1934年自美国归国时所摄,左右都为其侄子;1935年伍连德身着海港检疫处处长制服工作照;气度不凡、西装革履的伍连德博士照;以及伍连德夫人黄淑琼端坐在颐和园长廊的玉照。值得一提的是,伍夫人不仅是美女,更是才女,著有英文作品三本,1924年伦敦出版的《中国最美女人:杨贵妃》精装本,插图十分精美,在西方文学界影响很大。笔者藏友还有伍连德签赠本的《杨贵妃》。1927年《星期画报》总第76期,有中国医学泰斗伍连德夫人黄淑琼遨游欧美的旅游照,市场价值逾千元。此外,还有更珍贵的老照片,如1903年伍连德从英国留学回到槟榔屿与全家三世同堂十口人的合影;1932年伍连德和女儿伍玉玲摄于上海的合影;1960年1月21日病逝于海外家中,马来西亚当地织织童子军送葬场面的珍照等。

要说有关伍连德民国史料最丰富的,还数国家馆藏的国家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的新书《伍连德及东三省防疫资料辑录》(16开精装全三册,定价1800元),就是筛选辑录国图所藏1949年前有关伍连德博士及东三省防疫活动的图书、报纸中资料近3000条史料的突出成果。第一部分为伍连德自传及部分馆藏防疫图书书影;第二部分为有关伍连德及东三省防疫图书的图片;第三部分为从馆藏报纸《滨江时报》《大公报》《民国日报》《民立报》《申报》《盛京时报》《远东报》报纸中辑录的第一次满洲瘟疫(1910—1911)及第二次满洲瘟疫(1920—1921)时期有关防疫信息的报道。此书由李冬梅编著,全书收录内容范围仅限于东三省,个别涉及东三省周边地区较重要信息也有收录。


他人专著基本源于伍连德的长篇自述


民国时期的伍连德自传出版情况,前文已经述及,改革开放和新世纪以来,有关伍连德的各种著述,其实都是以《鼠疫斗士:伍连德自述》为蓝本的。伍连德这部50多年前在外国出版的英文版自传原著,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程光胜、马学博译,王丽凤校;上册出版时间是2011年3月,定价65元;下册2012年4月出版,定价75元,平装16开,807页,352千字。2017年,该书全二册再版。

伍连德作为公共卫生学家,中国检疫、防疫事业的先驱,世界著名的鼠疫专家,在1910年末东北肺鼠疫大流行之际,他临危受命出任全权总医官,深入疫区领导防治。1911年,他主持召开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国际学术会议——万国鼠疫研究会议。在他全力推动下,中国收回了海港检疫的主权。他先后主持兴办检疫所、医院、研究所共20所,还创办了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等医学校。他与颜福庆等发起建立中华医学会,创刊《中华医学杂志》并出任第一任主编。1937年,返回马来亚定居。主要著作有《肺鼠疫论述》《鼠疫概论》《霍乱概论》《中国医史》等。

为《鼠疫斗士:伍连德自述》写序的何丙郁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专家、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所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另篇序言作者是伍连德的长女伍玉玲女士。此外还有本书初版本原序及译者前言等。全书共分17章,分别是黑死病、万国鼠疫研究会议、肺鼠疫研究基础、三次肺鼠疫流行的比较、童年和学生时代、剑桥和圣玛丽医院岁月、欧陆初识、初返马来亚、北上纪略、京华岁月、革命及其后果、在动乱时局中推动医学发展、东三省防疫事务总处、海港检疫管理处、防治霍乱与其他卫生运动、在中国建立医院、毒品问题。

《鼠疫斗士:伍连德自述》译者程光胜,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秘书长;主要从事东北近代防疫史研究的马学博,时任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史学教研室副研究员。本书校者王丽凤生于新加坡,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大众传播系毕业,时任新加坡新传媒集团马来语及淡米尔语电视频道董事经理。由此阵容可见,这部名人传记的编译质量权威可靠。

医学博士王哲著的《国士无双伍连德》一书,初版本是2007年福建教育出版社版,30多万字;同名最新版本是世界知识出版社2020年3月刚刚出炉的,诞生于新冠肺炎疫情全民战“疫”的特殊时期。此时,人们更需要以历史眼光审视前人如何抗击病毒性传染病,战胜恐慌,总结经验教训。全书分为20章,分别是:少年苦旅、此去经年、天赐英才、慷慨出关、飘雪天涯、风波骤起、决战时刻、经历绝望、慷慨悲歌、天下扬名、十年磨剑、卷土重来、事业由人、先锋旗手、中西之辩、奠基创业、生死一线、最后一战、老兵不死、光芒重现,所有标题均由四字词组成。附录有伍连德年谱和主要参考文献。初版及再版的前言与后记,反映了本书的创作历程。

《国士无双伍连德》著者王哲是旅美科普作家,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毕业后长期从事艾滋病毒研究和预防控制工作,后到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学习进修,业余从事科普写作。2004年起以“京虎子”为笔名,开始在网络和报刊上发表几十万字的杂文和文史随笔,并创建海外华人综合论坛“清谈天地”,已出版书籍20余部。

早在2006年,哈尔滨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就组织编写了《爱国侨胞防疫泰斗伍连德》。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之一《鼠疫斗士:伍连德的故事》,是10万字的普及本,作者为赵骥民,丛书主编是管成学,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10月初版,2019年1月再版。孟久成著的《伍连德在哈尔滨》,2018年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2012年黑龙江美术出版社一版一印的《一个城市的记忆与梦想:哈尔滨百年过影》,范震威编著,全书342页,“伍连德与哈尔滨鼠疫防治”相关内容就占了26页,可见其历史份量之重。

除了上述大中小部头的专著专书外,报刊上陆续有对伍连德防疫事迹的介绍,如《黑龙江文史》总第13期(1984年8月),刊有《防疫工作的先驱者伍连德博士》一文;北京《西城文史》(1993年12月号)刊有《伍连德倡建中央医院》一文;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主办的《民国档案》杂志(总第78期,2004年11月),刊登《伍连德科学防疫思想及其实践》一文。2007年,《中华读书报》连续两次刊文《伍连德:被遗忘的国士》(3月14日)和《与疫同行:历史过山车上的伍连德》(5月23日)。2007年7月19日起,《哈尔滨日报》连载《国士无双伍连德传》。还有《民国春秋》杂志刊有《卓尔不凡的伍连德博士》,《哈尔滨文史资料》刊有《爱国侨胞防疫泰斗伍连德》,《三联生活周刊》伍连德鼠疫专题报道《再现哈尔滨大鼠疫》等。

(作者为中国文化信息协会红色收藏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