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要跟老师“培养”感情吗?“家长学校”才刚开始就要崩溃吗?

一切为了孩子,我们吞下了所有的情绪,和老师”培养“感情

昨天的教师节过的感慨万千,许多家长大包小提的把孩子送到学校门口,又千叮咛万嘱咐的告诉孩子要怎样把礼物送给老师,和老师怎样表达,毕竟这个节日一年也就这么一次,谁都不愿意错过这难得的表达机会,更重要的是: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做为家长我对这句话也是深有感触,这忐忑的一天眼看着平稳过去了,晚上却接到了闺蜜的电话,她情绪几乎是崩溃的。导火索就是教师节引燃的:她的孩子刚转到一所学校上二年级,教师节的前一天她打算订些花束,节日当天上课的老师都送一束,这本来是个十分稳妥的办法,但路上看到家长群的短信说今年从班费里出钱集体买些礼品送老师。闺蜜一看心生欢喜,心想这样也好,集体表达,免得显得自己太出挑,于是就取消了原计划。

但令她没想到的是,除了集体送的礼品,每个孩子还单独送了老师礼物:有鲜花,棒棒糖花束,玩偶花束,盒装巧克力等等,而她的孩子只有一句:祝老师节日快乐!全班40个人,只有她的孩子没有准备,老师当然不会说什么,但孩子是难受的。闺蜜一边自责自己疏忽,一边给孩子道歉安慰孩子。在以前的学校,孩子一年级时,都是送贺卡,最多在校门口买上几枝康乃馨,然后学校会组织给老师佩戴大红花仪式,朴素的表达一下对老师真挚的敬意。

所以这层问题的发生,的确有点意料之外,除了恨自己百密一疏,也没办法去和其他家长交流,显得自己情商太低,所有的情绪只能默默吞下了。

真正令她崩溃在后面,大约七点左右,老师发来信息:”您好,不知孩子适应的怎么样了?最近他上课状态不好,总和同桌讲话,今天又给他调了同桌。“

就这两句话,她敏感的认为,是她没给老师准备礼物惹的祸。加上未来每个月要请两次假去班级给孩子值日;这学期还有一次黑板报;一次家长进课堂(家长讲课)......所有的情绪积压下来,她只好给我打电话哭诉一通,原本给换学校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教育,没想到换来了更大的崩溃。

见过她在职场雷厉风行,没想到却被一个小学教育打败了。好在她不是个消极的人,安慰了她几句,她冷静的给老师回了信息,表达了感谢和监督孩子改正之意。然后她就做了个决定:要和老师”培养“感情,加强交流。集中精神应付这些教育琐事,大不了辞职,专职”搞教育“。

 网上很多写”中国式家长大包大揽“的文章,事实真不是这样,我们真的不想大包大揽,都是被动接受迫不得已。所以像闺蜜这样逐渐硬核的家长有很多,只要老师群里一声召唤,群起响应,不敢落后。这就是在”培养“感情啊,时常在老师面前晃一晃,真有什么好事情,没准老师能想起你孩子,真犯什么错误了,不看僧面看佛面,也能多几分教诲,还不都是为了孩子吗? 

当然也有许多家长觉得没必要,但你能保证你的孩子一路优秀不犯错,你一点用不着和老师交流吗?不说私下走得多么近,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一点。一开始可能不太情愿,但做着做着,看着孩子又骄傲又开心,可能还会上瘾,你信不信?(老师们都学过教育心理学,把家长的心态拿捏的死死的。)

家长要跟老师“培养”感情吗?“家长学校”才刚开始就要崩溃吗?

入学艰难,孩子不好带,学校事儿多,我们这届家长太难了

中国家长累吗?真心很累。

首先,入学难。按理说九年“义务”教育了,大家都该鼓掌欢呼,以后不会再有失学儿童了,文盲几乎不存在了,我们的社会受教育程度和文明程度会越来越高。但是由此带来的却是有如上了发条的社会,每个家长只有一路狂奔,才能追上不断前置的起跑线。一个小学“学区房“就把许多家长和孩子拒之门外了。没有学区房,择校也不是谁都能择的,去年看过一篇报道写北京一所重点小学的择校费高达25万,这还得找关系,否则交钱的机会都没有。所谓“义务”教育,也是有门坎的,也许真正的公平教育在大山里吧!

做为普遍的大多数,我们就不要追星星,追月亮了,追不上就不追了,能有个相对系统的教育,哪怕再放低点要求能有个学上就可以了。

其次, 孩子不好带。除了必要的衣食住行问题,每天的接送、辅导作业,周末各种兴趣班哪一样都得家长亲力亲为。接送、辅导作业是被动的,没有选择的;兴趣班好在你还可以主动选择,喜欢多上几门,没有精力少上几门,但几乎没有不上的。

教育专家们的话,看似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有时候更适合有钱又有闲培养家族继承者的人看看,我们普罗大众还是得一边应付鸡零狗碎的现实生活,一边脚踏实地辛苦耕耘。

再来,学校事儿多。普遍都有家委会,你不牵头,但分摊到你头上的,你还是要做。除了班费,有的学校连交杂费、社团活动费这样的事,都是家长统计、家长收取、家长负责交了。你可能会说,这不是老师该干的事儿吗?很遗憾老师还有一大堆事儿忙,忙着开会,写素质教育心得。

单说打扫卫生这一件事,就很少有一年级开始,老师带领打扫卫生的,好多三年级以前都是家长去扫。闺蜜和我说,当时家长群征求意见:让孩子自己扫,还是家长帮忙扫。因为加了一句老师认为孩子太小不能独立完成,好多家长都没有发表意见,以一种“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竹石精神,做着无声抵抗。她只好默默收回发送键上的小手,删除了“支持孩子自己扫”的意见。

 中国的教育,从提倡”素质教育“开始,就有些跑偏了。那些最初开始强调减负的人,自己或许都没想清楚怎么减,减什么。到头来,学校轻松了,老师减负了,但孩子的负担一点没减,学校不教了,我们总得通过其他途径去学吧。”素质教育“的理念是好,但发展到现在有些本末倒置了,只要应试教育的选拔机制没有变,家长就得多为孩子打算。 

家长要跟老师“培养”感情吗?“家长学校”才刚开始就要崩溃吗?

“家长学校”你准备好了吗?这场硬仗一打就是18年。

拿到学生生涯的第一张入场券——小学录取通知书,家长和孩子都激动坏了,从出生到现在,一晃六七年过去了,你以为他终于要走向人生新阶段,你终于能稍微轻松些了。但真的高兴得太早了,一切才刚刚开始。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舆论也在强调“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于是“家长学校”的概念也就应运而生了。

家长学校,顾名思义,就是以家长为主导的学校。学校的功能越来越像个培训机构了。我一直认为推行“减负”的人,不是蠢就是坏,但我们左右不了大环境,愤世嫉俗是没有用的,只能去适应。所以我们必须得做些准备:

1、早早做好经济准备:除了学区房,各种教育培训,费用是很高的。如果你又不想太操心,想给孩子更优质的教育,比如上私立学校,只要经济条件达到,也确实能省去不少麻烦。这也印证了那句话:好东西还是得花钱买。真金白银最靠谱。

2、早早做好身体准备:无论是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还是兴趣班的各种接送,甚至辅导检查作业,你都得有个好身体。网上看了很多家长辅导作业的片段,真的是又好笑又心酸,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没有好身体,高血压,心脏病,随时找上你,信不信?

到了青春期操心的事更多,各种心理上的周旋,升学的压力......十八年终于熬过去的时候,你也真的脱胎换骨了,这就是所谓的共同成长吧!

3、早早做好心理预期:精英教育不是适合每个孩子的,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别把自己逼的太紧,偶尔偷偷懒,差不多就行了。有的孩子接收东西慢,可能成绩差点,但他可能乐于助人,能唱会跳;再不济他特别独立,热爱劳动。所以我们要知道:成绩好固然重要,但我们不唯成绩论。

4、保持健康的情绪:为了更好的照顾孩子,好多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帮忙搭把手。也有好多家长当起了“全职妈妈”,还有少数的“全职奶爸”,我一直认为这是比外界任何工作都辛苦的工作,无私奉献还没有工资。我们现代人面临各种压力与挑战,加之家庭教育中一方角色缺失,常常会积压一些不良情绪,如果传递给孩子会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这样,也就违背了我们放弃工作,陪伴孩子的初衷了。

家长情绪稳定,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也利于孩子长足进步。说一个反例:有些比较要强的家长,觉得我都放弃工作陪伴你了,怎么你的成绩还没有起色,哪方面都不突出呢?这是最要不得的情绪,不是你多付出了,你的孩子就能比别人多走半步。无私的付出还不一定有回报,我们家长的确太难了,但再难的路都是人走出来的。

教育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事,也是这个世界上最稳妥的投资,但我们要学会投资方法,才能获得稳健的收益。愿我们都能坚定信念,走好教育这条长征路。
家长要跟老师“培养”感情吗?“家长学校”才刚开始就要崩溃吗?

END

我是王刀叨,时常“叨叨不休”,偶尔“温柔一叨”。如果你也对各类情感话题感兴趣,那就快来关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