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鉴:大国之争,合纵与连横的启示

纵横家曾在战国时代大放异彩,其后随着王朝大统一而失了用武之地,逐渐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当今国际社会的局势比之战国时代更为波谲诡异,斗战之法更为庞杂,此局非纵横家不可解,纵横术也终于在现代社会重现尘寰。

史鉴:大国之争,合纵与连横的启示

在战国时代,同用纵横术,六国大败亏输,从边陲蛮荒之地走出的秦国却是笑到了最后,建立了封建大一统的国家,历史是文明最宝贵的财富,以史为鉴,必有所得。合纵:本为联合弱国共抗强国,当今时代,欧洲国家选择的就是这一种,以欧盟对抗俄罗斯,甚至是对抗中国和美国,连横:联合强国对抗强国,连横是当今社会被运用的最广泛的战术,而当代中国算是饱受纵横之苦。

史鉴:大国之争,合纵与连横的启示

战国之时有两个强大的诸侯国,一个是秦国,一个是齐国。秦国本为春秋时代不入流的小国,在当时的边陲之地通过拓边逐渐成为了一个武力强盛的国家,战国之时,通过变法逐渐成为了诸侯中的大国,而齐国自春秋时期就一直是诸侯中的强国,两个国家一西一东,威胁着周边国家的生存,局中的燕、赵、魏、韩不得不时而相争,时而抱团取暖。

史鉴:大国之争,合纵与连横的启示

商鞅死后,一个叫苏秦的奇人找到秦惠文王提出连横之法吞并各国,被秦国以时机未到而拒绝,后到赵国确实吃了闭门羹,最后苏秦到燕国。燕国和现代的越南等国相似,没有大国的命,却得了大国的病,时刻幻想着成为诸侯第一,在赵、齐夹缝中求存的燕国被苏秦描述的宏伟蓝图吸引,接受了苏秦以合纵攻抗强秦的策略。

史鉴:大国之争,合纵与连横的启示

赵、魏、韩本为一家,三家分晋之后瞬间从诸侯之冠成为了秦、齐的下酒菜,时长遭受着两国的攻伐,因而三国不但要对抗强国,还得时长想着吞并其余两国,梦想着归一之后再度与秦、齐争锋,陷入死循环的三国在战国时期越打越弱,当苏秦以燕国特使的身份再度游说赵国之时,面对强秦的威胁的赵国不得不答应了苏秦合纵的策略,而后由赵国牵头,魏、韩顺理成章的加入了合纵联盟。

史鉴:大国之争,合纵与连横的启示

齐国因着担心四国联盟威胁到自己,四国联盟又担心伐秦之时背部受敌,于是双方一拍即合,齐国顺势加入了合纵联盟。楚国在六国的南端,七国之中,楚国崛起的最晚,虽然占据着大量的地盘,但受制度所累,空有广阔的领土却只能坐等秦国割肉,当苏秦带着五国盟信来到楚国时,早已饱受秦国之苦的楚国迫不及待的加入了合纵联盟,至此苏秦联盟成功,自身也成为了六国共相。

史鉴:大国之争,合纵与连横的启示

作为苏秦纵横术大成之后首个到访的诸侯国,秦国之强可见一斑,既然六国能够合纵,秦国自可连横,于是秦国派张仪打入合纵内部,期许以连横之策打破合纵联盟。六国合纵之后,为诸侯之间带来了短暂的和平,然而若是连眼前的一点利益都没有,谈何宏伟的蓝图,联盟内部本身就是矛盾重重,若不以外部矛盾转移内部矛盾,时间一长,联盟必定自然瓦解,于是轰轰烈烈的第一次纵横之战就此拉开。

史鉴:大国之争,合纵与连横的启示

公元前318年,魏相公孙衍主导了联盟内第一次伐秦之战,齐国因与秦国不接壤,以不趁人之危的承诺退出了此次伐秦,然而五国之间各怀鬼胎,燕、楚出工不出力,赵、魏、韩被杀的大败,第一次合纵伐秦失败。公元前298年,由于秦国吞并义渠和巴蜀使得国力大增,其余六国恐秦国更甚遂联合伐秦,此次伐秦前半段由于六国齐心,于是进展顺利,但燕、齐、楚恐秦国过于衰落后让赵、魏做大,于是在秦国让出部分利益之后,六国退出了函谷关。

史鉴:大国之争,合纵与连横的启示

公元前294年,秦国大将白起于伊阙大败韩、魏联军,打通了进入中原的要道,合纵联盟大惊又再度准备联合伐秦,秦国先以东、西二帝的名头破坏合纵联盟,此计失败后又连横魏、赵再度破坏了第三次伐秦之战。三度伐秦各国都有衰弱,尤其是赵、魏、韩三国,而齐国却趁着诸国无法分心之时,吞并了宋国且占据了燕国大量领土,于是愤怒的联盟转为攻齐,齐国被盟军杀的大败而差点灭国,经此一役,齐国再无力和诸国争锋。

史鉴:大国之争,合纵与连横的启示

秦国虽然越打越强,但终究是东西榔头、西一棒槌,没什么章法,直到范雎入秦之后,为秦昭襄王献上了“远交近攻”的连横之策,秦国才有了吞并诸国的战略方针,此后,赵、魏、韩、楚在秦国的攻伐下日渐衰弱,终于在诸国惶惶不安之下又再度联合在一起,而齐国因上一次差点被灭国以及在秦国安抚之下退出了这次联盟,其余五国在魏信陵君的主导之下终于河外大败秦国,函谷关天险再度挽救了秦国的危局。

史鉴:大国之争,合纵与连横的启示

合纵联盟从未齐心,导致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秦国也因着远交近攻的策略逐渐有了吞并六国的实力,六国也在最后关头再次联合到了一起,可惜的是终究无力回天,第五次联合伐秦被秦国以硬实力击败,此后六国先后被灭,奋六世之余烈的秦始皇统一了全国,而当今之世不过是加强版的诸侯之争,这次谁能纵横有术,脱颖而出,暂且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