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了新手機號,卻登上了別人的社交軟件,還每天被催債!

原標題:二手手機號遭遇解綁難題 有人用二手號成天被催債

登錄微博卻進入前號主的賬號 想註冊應用軟件卻被提示已註冊

二手手機號遭遇解綁難題

新辦的手機號,本想拿來註冊一個微博賬戶,沒承想卻用一條驗證碼登錄上了別人的賬戶——DCCI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劉興亮最近就遇到了這樣一件怪事。原來,他購買的號碼是一個“二手手機號”,原來的號主在註銷號碼的同時,並沒有將綁定的相關業務註銷,他用二手號碼登上了前號主的微博。劉興亮說:“原號主是個小姑娘,我可以隨意看到她的私信等內容。現在很多App僅憑一個驗證碼就可以登錄,那豈不是這個人的各種隱私包括錢財都會有危險?”

手機號碼被棄置不用後,會重新進入選號系統,被下一個用戶重新啟用,這是運營商選號系統的“潛規則”。二手號碼已經成為目前選號系統內的主流。有用戶表示,想要選到一手號碼就不得不選擇高額套餐。很多用戶表示,二手號碼為自己帶來不同程度的煩惱,如登錄上他人賬號、不能註冊App賬號、看到前號主的隱私等。而運營商方面表示,目前一手號碼“幾乎沒有”。電信專家表示,應用程序提供商要考慮到類似問題,在設計應用程序時就將二次驗證問題設計在內。

風險

精心挑選的靚號卻無法註冊軟件

剛剛在營業廳選到“靚號”的市民小焦也遇到了類似煩惱。他在預繳存數百元選到一個心儀的靚號後,卻發現該號碼無法註冊支付寶、淘寶、微信等App,“這些App都是我最常用的,換號後及時就通過手機註冊這幾個App,誰知提示都已經註冊過了,並且綁定了其他的賬號!那我這號碼還有什麼用?”

此前據媒體報道,浙江金華的朱女士用小米手機登錄“小米雲服務”時,通過手機驗證碼意外進入了前號主的小米雲端,看到了前號主仍在自動同步上傳的通訊錄、短信、照片等各種信息,連號主實時的手機定位都可以掌握。“從照片看,那是一個年輕的媽媽,曬了不少小孩的照片。還有不少快遞單的照片,上面家庭住址之類的信息看得清清楚楚。”朱女士說。原來,即使手機號碼更換了,但云賬戶並沒有退出登錄,手機一直在自動向雲端同步所有信息。

二手號碼帶來的風險已經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了,早在2013年,就有用戶憑手機號碼盜取了原號主並未解綁的支付寶賬戶;隨後,支付寶建立了手機號碼+銀行卡號或身份證“雙重因子”的驗證模式。現在,僅憑手機號或驗證碼是無法使用手機支付等功能的。

經北京青年報記者測試,目前應用商店中的大部分App都可以通過手機號碼註冊,且在登錄時僅憑驗證碼即可驗證身份、進入賬號;擁有支付功能的App如電商、外賣等都設置有獨立的支付密碼,無法通過手機驗證碼支付;一些社交賬號、雲賬號可通過手機號碼直接登錄,登錄後可看到賬戶所有內容,包括一些隱私內容。

困擾

使用二手號碼後成天被催債

除了註冊、登錄App外,二手號碼在其他方面也可能會帶來一些麻煩。大學生小顏在辦理了一張新的手機卡後,經常收到某銀行發來的“動賬提醒”,都是大額的支出、收入、取現等交易提醒。在第一次收到短信時,小顏表示自己“嚇了一跳”:“我從沒有辦理過該銀行的銀行卡,突然來條短信說把我的錢扣走了一大筆,所以很奇怪到底是怎麼回事;後來以為是自己的身份信息被盜用,又以為是別人綁定錯了,總之各種情況都想象了一遍。”

在致電該銀行後,客服人員告訴他,這張銀行卡之前一直與小顏的手機號碼綁定,且該銀行卡為公司卡,號主在更換號碼後沒有及時告知銀行。但客服人員表示,他們也無法聯繫上該卡主,只能將小顏提供的信息記錄下來,待卡主再次到銀行辦理業務時告知對方。此後,小顏繼續被“騷擾”了數月,在多次投訴後,才最終被取消並不屬於自己的“動賬提醒”。

網友“要去西藏”則在更換“二手號”後,經常收到催債公司發來的短信,令自己心神不寧。“我是催債公司人員,現在在××鎮附近,預計最晚於×月×日前到你的戶籍地。家屬或本人準備好現金8206元欠款及相關費用,否則後果自行承擔。”她說,儘管知道並不是針對自己的,可還是很害怕,不知道債主會對這個號碼做些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