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點贊,只述內心,學會自律,也是成長,寫著寫著,不由淚目

若是平常,此刻的校園,早已是郎朗書聲。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開學延遲,要一直延遲到疫情過去,孩子們可以安全地走進課堂。

時光不會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意外,就戛然而止。我們也不能因為艱難和困難在眼前,就停下了前進的腳步。

現在孩子們開始了線上學習,雖然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線上教育也有著各種各樣的不盡如人意,希望大家能夠理性和寬容的對待。

因為現在的措施是不得已而為之,目前似乎也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靜待春暖花開是心境,不是消極等待的理由。

有時候我們會抱怨,這個線上教育太麻煩了,耽誤了我很多的時間。我本來可以上上網,看看電視,打打麻將,現在卻一天被綁在配合線上教育的各種各樣的事情上,教育是學校的事兒,麻煩我們家長幹什麼。

有這種想法,正常且理解,因為在孩子的教育上,在以往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學校做了很多越俎代庖的事情。讓人們形成了教育只是學校的事情這樣的錯覺。

再好的學校,再保姆的的學校,所能夠陪伴孩子的,無非是小學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專2年、本科4-5年,研究生3年。而作為家長,從出生開始,我們的日日夜夜,不都是和孩子相互陪伴麼?

孩子的成長,需要教育,只是陪伴顯然是不夠的,回憶一下。從呱呱墜地到牙牙學語再到蹣跚學步,當你一次又一次的欣喜地看到他的成長,你一直做得,不都是對他的教育麼?

面對孩子的成長,從他來到這個世界上開始,我們體現出了我們最大的耐心和寬容,無論是作為母親十月懷胎的艱辛,還是父親在產房前焦急地踱步,無論是嬰兒是兩小時一響的小鬧鐘和手忙腳亂的衝奶粉,還是第一次換尿片時的手足無措,無論是其樂融融的一起做遊戲,還是擔心心疼的生病就醫。我們都是最棒的爸爸媽媽。

教育的責任貫穿每一個父母的一生,而不是因為他進入了某一個學習階段,就把他推給別人,當有一天我們的知識量有限,不能用自己的肩膀把他舉得更高,那麼至少我們們在下面伸開手臂,保護著他,我們的孩子。

孩子進入中學以後,我們會發現,知識體系的更新讓我們對有些題目的正確答案不那麼“十拿九穩”,作為成年人的我們,有時候為了一點點面子問題,退縮了。我們無論如何都不願承認我們的有些知識“退化”到無法給他解答和分析哪些題目。於是經常用“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來搪塞和迴避。

回答不出問題很正常,我們還要為生活奔忙,無法去熟悉孩子的每一本課本,我們也無法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去複習那些我們放下了二十年的、且工作中永遠用不著的知識,但是我們能夠做到並且能夠做好的是——繼續關注他們,在書本以外我們能夠給他很多的建議,在為人處世立德立行方面我們可以伸開雙臂保護他。

可能有的朋友抱怨和納悶,現在的孩子一天學那麼多東西,以後工作不可能全部用到,整那麼累幹啥?可是真的在刷手機的這一分鐘,我們如果想想,我們現在的生活累麼?辛苦麼?如意麼?有沒有嚮往更好,有沒有回想起曾經我們在讀書時代的夢想。那這時候已經解答了剛才的抱怨和納悶,我們不是要讓孩子一輩子記住他學的所有東西,而是讓他在某一天能夠選擇生活方向的時候,有能力做出更多選擇,這才是我們辛辛苦苦做的事情,無論作為教師還是家長。

回到現在的線上教學,的確相比把孩子送到學校,麻煩了不少,無論是一些請家長配合的孩子的日常管理和學習督促,還是線上教育孩子在家的準備。我們不要抱怨這種“麻煩”,在孩子成長的路上,我們多麼堅強和有韌性,在此刻,我們突然不適應了我們作為爸爸、作為媽媽的責任。這是一個和孩子有更多交流的難得的機會,一起相處,就算有的東西我們不會,那就聽孩子講一講,聊一聊,孩子會有特別大的成就感,親子關係更加融洽,這是額外的收穫。

這種機會不多,時間的流淌是那麼的快,不是流淌的小溪,而是磅礴的大河。打起揹包離開家鄉的畫面彷彿就在昨天,年前回家看望父母卻已兩鬢斑白。我多麼珍惜以往還是學生時代父陪伴我的每一個記憶的畫面,倍感珍惜。歲月讓我理解什麼是羔羊跪乳,烏鴉反哺,什麼是“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而我和大多數同齡人一樣,難以做到那句“父母在、不遠遊”。現在的生活壓力下,以後的很多人也同樣難以做到,包括現在我們的孩子。

幾年時間過得很快,快得猝不及防,所以與其抱怨各種“麻煩”的時候,多一些相互陪伴,在這個在家學習的難得機會中,在老師無法實施督促的情況下,就像他兒時一樣,手把手地教會他,學會自律。學會自律,也是成長。


不求點贊,只述內心,學會自律,也是成長,寫著寫著,不由淚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