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很多中國父母終極焦慮:承認自己的孩子是普通人,特別難”對此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您好,很高興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有兩層意思。一個是大多數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都感到焦慮,另外一個意思是很多家長難以接受他們的孩子是個普通人。

先說第一個,大多數家長感到焦慮的根源還是擔心他們的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怎麼辦?考不上好大學怎麼辦?畢業之後找不到好工作怎麼辦等等。他們以他們自己對這個社會的理解和認識理所當然地加到了孩子的身上。無論這些是是不是孩子想要的。正所謂自己飛不動的就迫切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飛起來,這就造成了很多家長無端的焦慮。

另外一層意思是很多家長接受不了自己的孩子是普通人。社會90%多還都是平凡人,畢竟傑出的人物還是鳳毛麟角的,所以還是要以平常的心態去看待這個問題。退一步講,即便孩子真成了優秀人物,那他自己所揹負的壓力,責任以及某種孤獨感那也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我認為只要孩子過的開心,生活順遂,萬事如意,就是最好的,平平凡凡挺好!



京京寶媽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典型的中國父母的真實寫照。都希望在兒女身上,發生奇蹟。

我之前也是如此的,但是隨著孩子上了小學三年級以後,我的想法變了。孩子智力平平,就算天天努力做作業,也很難考到滿意的分數,我就越來越能接受,她就是個普通的孩子,而她的父母我們也都是普通人。

有一次記者採訪王一博,他就說“當你努力過後,你就知道天賦有多麼重要了”,確實如此,高度極致一定是建立在遺傳天賦的基礎上的。

“大可報國,小可報恩”,各有各的使命,沒什麼好壞之分,只不過現在的教育都把大家趕到一條獨木橋上去了,人們價值觀發生了很大變化。

二十年代初,有一段時間是“讀書無用”論,那個時候很多十幾歲就出門做生意發家的,同齡人分化嚴重,學習不好的都買房娶媳婦了,而學習好上大學的還在窮困潦倒中。很多都後悔上學。

現在生意不好做了,實體不好做了,可選擇的路徑太少了,不得已,考大學吧……

不管現在的大環境如何,努力自然是不會錯的,只有努力過,平凡不平凡,普通不普通就變得沒那麼重要了!我們只需接受就好了!



春芽初發


父母焦慮和承認孩子是普通人是兩個問題。

現在社會的父母們普遍焦慮,引發他們焦慮的因素很多,第一原因是攀比心理,比學校,比特長,比成績,比不過就心裡很難受。第二是教育資源不對等引發的問題沒能力處理。比如學區房的問題,錢的問題。第三是面對孩子的問題束手無策。比如不愛寫作業,頂嘴,早戀,網遊。這三個是最主要的問題,還有社會導向問題,只要說到教育,就說家長是孩子複印機,榜樣之類的話。話是沒錯,到聽的人就會有壓力,自家的孩子不好,就是自己的問題,自己什麼問題,也不清晰,沒地方傾訴,時間長了就會抑鬱焦慮。

第二問題是孩子是普通人,我認為大多數的家長在這一點上看的比較清晰的,孩子是他自己生養的,什麼樣比誰都清楚,只是這個社會如此功利,他也必須要追趕著走,怎麼著都要讓孩子有一技之長,最起碼不能比身邊人差。我班裡很多家長說自己的孩子時都很客觀。只是心裡給予某種期望,希望父母的努力能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條件而已。

所以說這個問題是兩個問題,承認孩子普通,家長就不焦慮嗎?顯然客觀事實不是。家長焦慮有更深層次的社會價值觀的問題。


心心念花開


這句話道出了當今中國社會的一種普遍現象,也是一種很悲哀的現象——無論對孩子還是對父母。

1、現象的評價

對於父母來說,對孩子的期望太高,總以為自己的孩子是真命天子化身,於是望子成龍,寄予厚望。可現實往往很殘酷,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是普通人。

對於孩子來說,同樣也是悲哀的。因為父母不知道孩子是普通人,從小承受了太多壓力。

2、原因分析

這種現象的產生既有社會的原因,也有父母自身的原因。

從社會層面看,當前社會競爭壓力大,急功近利的現象比較嚴重。反映在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便是恨不得自己的孩子是神童,培養過程中拔苗助長。

從個人的層面看,有些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缺少理性的認知,用成年人的認知去要求孩子,以成年人的標準看待孩子。

3、對策分析

從國家與社會的角度,要多加強科學的家庭教育方式的宣傳,使孩子父母掌握科學的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從父母的角度看,要充分意識到孩子始終是普通人,學會換位思考,多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和看待問題。

總之,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很關鍵,要符合孩子的身心發展特徵和人成長的規律。每一個孩子都是普通人,而且是普通人的未成熟階段。


雲嶺觀世


我覺得現在的中國父母焦慮點不是承認孩子普不普通,而是自己的孩子能不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俗話說知子莫若父,只要是稱職的父母,自己的孩子是什麼樣,心裡都是大致有數的,都是普羅大眾,能有什麼特殊,偶爾出現的神童,那也是鳳毛麟角,和中彩票沒什麼區別。今天父母考慮更多的,是希望孩子變成什麼樣。有大多數父母都信奉一句話: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於是激烈的競爭出現,甚至已經蔓延到幼兒園層面,為了讓孩子能領先哪怕半步而不惜重金,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不再重複自己的人生,讓他們能有一番作為。

父母的所作所為,無非是身邊一些優秀孩子的成長案例,來給自己的孩子預設成長軌跡,在勞心費力、花費大量時間和金錢的同時,又怕孩子成不了自己想象中的樣子。

其實這樣做帶來的負面影響很多:

注重攀比,為了孩子成長,現在很多家長什麼都給孩子最好的,極易使孩子產生虛榮心,在學校裡和同學炫耀,攀比成風,看到別人有好東西,回家就找父母要,這樣慣出的壞習慣,最後吞苦果的還是父母。

扼殺天性,每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都是一個天使,他們都帶著獨特非凡的靈性,這種是他們與生俱來的天性,是自然的。著名作家冰心曾經說過:“讓孩子像野花一樣自然生長,要尊重兒童的天性和選擇。”呵護孩子的天性,就成了我們作為父母重要的責任。但是現在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都很雷同,為孩子包辦一切,形成了刻板的模板,都希望孩子按照模具設定好的路線走,孩子的天性全部被扼殺掉了。

優秀的教育應該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結合,我覺得父母最應該就是給孩子培養一個良好的習慣,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對待學習要培養堅定的毅力,對待生活堅強勇敢,遇到什麼困難都不至於退縮,只要做到這兩點,孩子就會茁壯成長。




愛拆裝的小洋勇


全世界各個國家的每個家庭都是這樣做的,孩子只要到18週歲時,就必須自立,一切都必須依靠自己的能力養活自己。首先,如果這個孩子要繼續上學的話,就必須做助學貸款,同時勤工儉學,利用各種假日出去打工掙錢,來完成自己的學業。如果這個18歲的孩子要走向社會,就必須依靠自己的奮鬥來養活自己,這是世界各國每個家庭的普遍做法,也是中國幾千年來、世界幾千年來的普遍做法,這是每個家庭生存下去的基本規律,也是每個家庭永遠生存下去的“定海神針”,離開了這個規律,離開了這樣的“定海神針”,這些家庭就會衰敗和滅亡!只有永遠堅持這樣的規律,才能杜絕中國出現大量的“啃老族”“白眼狼”。18歲必須自立在西方社會普遍形成了一個永恆的機制,他們認為,父母的錢是父母一生辛苦掙來的,這些錢是屬於父母的,與兒女沒有任何關係。如果兒女也想有錢,只要向父母學習,也應該和父母一樣,有一個終身努力奮鬥的精神,只要努力奮鬥了,也會有一個美好幸福的未來的,只要努力一切都會有的!


春之聲1953


孩子是普通人有什麼不好?孩子守法,守社會規則,自食其力,做一個普通的勞動者,愛父母,愛家人,愛社會,就是父母的成功,再偉大的人,也需要過平常人的生活,平常最需要的是愛,,是親情,友情,愛情!我們一家都是普通人,我的兒子也很平凡,但我很欣賞他,他愛我和他爸爸,他也因為得到我們的愛而幸福自豪,雖然我們也是平凡的父母!


高麗英589


對於為什麼大多數家長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孩子是個普通人,大概是因為自己這輩子沒有辦法改變現狀了,把自己沒有完成的夢想,轉移到了孩子身上,讓孩子去努力學習,去實現他追尋的生活!孩子是他夢想的延續,潛意識裡他認為他的孩子是一定會完成他的夢想的,所以他不允許他的孩子是普通的!


三草兩木梓彤


做父母的最重要的事,就是要接受孩子是有很大很可能最後只能是個普通人。這一點可以從大概率上去理解。其實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出人頭地,到最後真正可以成龍成鳳有幾個?看看自己身邊就知道了。

我們不能只看見少數的發展比較好的孩子,還要看到更多的發展的一般的孩子。比較一下哪個群體更大一些?再想想憑什麼認為自己的孩子會成為那少數人才中的一員?影響孩子以後發展如何的因素有很多很多,其中有必然性更有偶然性,很難預料。所以讓孩子做一個獨特的自己,可能對孩子更好。


韓菜920


不是因為想讓孩子成為人中龍鳳,而是不想讓孩子以後每月只拿著三四千的工資,沒有雙休,被房貸捆綁一輩子。文憑是個敲門磚。既然多考幾分就有希望進入高等院校拿到這張文憑為何不拼一把?其實我們都知道現在的學校已經不僅僅考察孩子的文化分,現在搞全面素質…傻眼了,更焦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