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的桎梏,是否真的無法逃離?

原生家庭的桎梏,是否真的無法逃離?

教育意味著獲得不同的視角,理解不同的人、經歷和歷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讓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應該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視野的開闊。它不應該使你的偏見變得更頑固。

如果人們受過教育,他們應該變得不那麼確定,而不是更確定。他們應該多聽,少說,對差異滿懷激情,熱愛那些不同於他們的想法。

——塔拉·韋斯特弗

原生家庭的桎梏,是否真的无法逃离?
原生家庭的桎梏,是否真的无法逃离?

塔拉·韋斯特弗的名字,如今在歐美文學領域已不再陌生。

1986年出生的她,17歲之前從未上過學。後通過自學考取楊百翰大學,2009年獲文學學士學位。2009年獲劍橋大學哲學碩士學位,2014年獲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

如果說劍橋大學歷史系博士的頭銜已足夠令人為之讚歎,那聽完她的故事,你或許會重新定義“教育”一詞之於我們的意義。

17歲前從未上過學,

如何成為劍橋博士?

原生家庭的桎梏,是否真的无法逃离?

塔拉的家,位於美國愛達荷州的山區。

她的父親經營著一家垃圾廢料場。母親信奉草藥與能量,是一位沒有執照的助產士。與大多數人的童年不同,塔拉自幼與起重機為伍,從來沒有踏進學校半步。

在塔拉的父親看來,學校是洗腦的產物,現代醫學是謊言,唯有世界末日是即將成真的現實。於是在他激進狂熱的帶領之下,這個家庭已漸漸不再屬於主流社會。

9歲才拿到出生證明,從未打過疫苗,生病全靠草藥。塔拉回憶說,童年很孤獨,沒有朋友,13歲第一次到小朋友家裡做客,別人取笑她居然不懂什麼是分數。

原生家庭的桎梏,是否真的无法逃离?

在這樣的家庭裡,孩子不必去學校,生命受傷也從不就醫,疼痛與災難都是神的恩賜,死活聽天由命。

他們相信世界末日“千年蟲”即將來臨,於是居家囤積物資、製作罐頭、購買槍支,希望收穫最後的勝利。

在這樣的極端童年裡,塔拉相信世界就如父親所言,別人都是錯誤的,只有他們站在對的那一方。

然而,世界末日並沒有像父親預言的那樣如期而至。反倒是那失落的父親,變得愈發不可理喻。

原生家庭的桎梏,是否真的无法逃离?

母親遭遇車禍導致嚴重腦損傷,父親拒絕去帶她醫院看病;不顧兒女的安危,一次次將受傷的他們推向廢料廠的軋鋼剪刀;面對處處向塔拉施暴的哥哥,父母卻選擇了視而不見……

家究竟是庇護所,還是牢籠?塔拉開始在心底產生懷疑。

此時,塔拉的另一位哥哥泰勒為了求學,決意棄山而去,徹底與這個家庭告別。他的離開,至此在她內心埋下一顆種子。而她唯一需要的,就是等待時機。

“你在家裡待得越久,越沒有機會離開”,哥哥泰勒的話始終在腦海裡盤旋。從未上過學的塔拉,決心報考ACT,開始練習基本的運算,把自己沉浸在三角函數之中。

一邊偷偷備考,一邊打工為學費儲備。

原生家庭的桎梏,是否真的无法逃离?

經過努力,兩次考試之後,塔拉終於如願收到了錄取通知書。17歲的她,也終於第一次踏進了課堂。

塔拉的世界終於打開了一扇嶄新的大門,而這一切,不過才剛剛開始。

進入學校的她,還未能適應主流的世界。她不懂如何選課,不知道論文該怎麼撰寫,她既沒有聽說過“大屠殺”,也不知道馬丁·路德·金是誰。

她磕磕絆絆地走入新的世界,一再前進,一再退縮。反覆徘徊在楊百翰大學與愛達荷州山區廢料廠的她,始終在尋找真正屬於自己的棲息地。

A面是楊百翰大學的全優生,B面是極端家庭的深深烙印。塔拉既想要尋找自我,又害怕徹底失去家庭的愛。

就在這樣不斷來回撕扯之中,塔拉開始踏上了自我救贖的道路……

原生家庭的桎梏,是否真的无法逃离?

教育讓她擁有新的視角去看待家庭、看待世界、看待自己。她開始重新審視激進的父親、懦弱的母親、充滿暴力與控制慾的哥哥、以及自己。

道路曲折,好在她沒任憑自己墜落。而是憑藉自身之力,拿下獎學金,去了劍橋與哈佛,最終成為了一名歷史學博士。

故事發展到這裡,並非完滿。她與父母之間,始終未能和解。經過幾番的掙扎,塔拉決定不再為家人耿耿於懷,並最終學會為了自己而接受自己的決定。

究竟是什麼讓她改頭換面成為了一個全新的自己,她在書的最後將其稱之為——教育。

無關勵志

這是重塑自我的故事。

原生家庭的桎梏,是否真的无法逃离?

塔拉的人生故事,被她寫入《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Educated)一書之中。作為一部新人處女作,上市第一週便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榜,持續高居榜單前列。2019年,塔拉因此書被《時代週刊》評為“年度影響力人物”。

將其與《風雨哈佛路》等勵志作品相比,《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其實是一部私人化的個人回憶錄,無關成功,亦無關美國夢。

原生家庭的桎梏,是否真的无法逃离?

究其本質,當原生家庭與自我認知發生衝突之時,“教育”給予塔拉最重要的幫助並非是改變命運,而是讓她以自己從未有過的方式捍衛自我。

塔拉的故事或許極端,但在尋找自我的旅程裡,她與我們又何其相似。

你可能在共生焦灼的家庭關係裡,遭遇過喪失自我的危機;你可能在通往另一條路的旅程裡,充滿懷疑;你可能在愛恨裡兩難,無法徹底放棄……

無論你在經歷過,或在經歷著以上什麼階段,只要閱讀塔拉的文字,或許都能從中看到想要衝破桎梏的自己。

原生家庭的桎梏,是否真的无法逃离?

據說《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出版之時,塔拉已經多年沒有與父母相見,其中一半的家人與她斷絕了關係。

在訪談裡有人問塔拉,你怎麼看待原生家庭?

她答,我一直都知道爸爸很愛我,毋庸置疑,我並不覺得爸爸那麼做是因為他不愛我。但當我們試圖以愛的名義控制和改變他人,這種愛就變味了。這並非愛的真諦,你愛別人,就無條件地愛,交還給你所愛之人自我選擇的權利。

這不是一個成功學的勵志故事,而是一個重塑自我的故事。

經歷了無數次陣痛,塔拉用自己的方式告訴我們——你可以愛一個人,但仍然選擇和他說再見;你可以每天都想念一個人,但仍然慶幸他已不在你的生命中。

而這份為捍衛自己付出的勇氣,才是真正令人動容的部分。

原生家庭的桎梏,是否真的无法逃离?

我這一生中,

這些直覺一直在教導我一個道理

——只有依靠自己,勝算才更大。

by 塔拉·韋斯特弗

【松果福利社】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譯:任愛紅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品方:新經典文化

松果福利社準備了3本《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送給大家,請移步評論區,聊聊「你人生裡那些勇敢的決定」吧!松果君將選出3位小松鼠,送出這份幸運。

【春暖花開,最宜閱讀】

#世界讀書日#即將到來,

松果君會在4月為大家持續

推薦好書,送出福利~

接下來還有更多與「讀書」相關的活動

敬!請!期!待!

圖片 ✎ 網絡

原生家庭的桎梏,是否真的无法逃离?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