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平乐》中官家的每一段感情都是“此情可待成追忆”?

宋仁宗的感情全都行走在“皇帝身份”这张钢丝之上,按小说和剧本的走向,每一段感情都是“此情可待成追忆”的不圆满,他自己就是自己情感的最大桎梏。

皇家情感向来复杂,中央集权要得,君主专制也要得。不是后宫三千佳丽的挥霍财色,而是真情实感的每一分寸,都难免被政治羁绊。

为什么《清平乐》中官家的每一段感情都是“此情可待成追忆”?


于是历史上,仁宗恶曹后。《清平乐》当中,文武双全,家世显赫的曹丹姝为后合情合理,因为符合于政事需要。曹丹姝像正午阳光剧本里的大多数主要女性一样,独立,情感真挚,人物有传统审美中的魅力。

官家在见曹后之前态度冷淡,当与曹后本身无关。此时曹后不是曹后,曹后是大臣心向一致的朝堂方向,说是“可佐社稷”,但于官家而言,是本不开阔的人生里,又加上的一道栅栏。

抛开政治,从现有剧集和片花来看,曹后本身的才情对仁宗形成的吸引力非凡,曹后的思想三观与前朝一致,即与仁宗一致,所以对仁宗的一举一动有着其他女子所不具有的深刻理解,也最能懂身为皇帝的无奈。

为什么《清平乐》中官家的每一段感情都是“此情可待成追忆”?


懂得他的想法,懂得他的无奈,才能最明白他心中的所思所想,于是才不肯让他顺流而下,非要逆他而行,要江山社稷颜色新。在妻的身份外,她更像一个臣,声声道:官家要做仁帝圣君。只要她在,宋仁宗就永远想到自己步履的有限,自由的匮乏。

且曹皇后顾得体面,哪怕仁宗想留,她也一样面不改色地向外推,用赤裸裸的离心力让常人赴之不及的夫君向外走。可你看张贵妃,率直直地向官家怀里扑。

而因此,性格相像、思维相像,加之以政治身份限制,她无法给予深爱之人以完整而明确的爱的表达:她要做一个好皇后,这就意味着,她无法以普遍意义的人妻自居。曹丹姝就像是宋仁宗在内宫中的影子,所以肯成为“左司谏、右司谏”,肯在同一思维上做出不同选择并加以相劝。所以仁宗疏离曹后,实际上是疏离被禁锢的自己,或者说,不愿承认自己被禁锢。

为什么《清平乐》中官家的每一段感情都是“此情可待成追忆”?


所以,个体层面来讲赵祯应当是爱曹丹姝的(王凯本人有讲),但是一旦有了身份限制,一个皇帝面对一个庙堂为重的皇后,这种爱没有表达的出口。纵灵魂相通,但手却不能紧紧相握,他要怎样体味?

反观张贵妃,年轻貌美,只求官家喜爱,骄纵任性,全然没有曹后一般的瞻前顾后。所以仁宗喜欢——因为可以暂且遗忘政治的因素加持,就如《大明宫词》中李治对于贺兰的情感。张贵妃的情感很直白,要仁宗喜欢她。于是仁宗的情感也很直白:那我就偏宠你。

因为对张贵妃的喜爱不被强制拘泥在圣君壳子里,张贵妃不会谆谆教导说:官家,你要做一个好皇帝。贵妃存在的意义就像是宋仁宗的理想,想要得到全然的接纳而不是道德世俗“做仁君”对他的绑架,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份情感里的客体永远不会有不虞的指责和肃穆严正的期望。在这里,官家才能略微感受他求之不得的、做为自然人的感觉。

为什么《清平乐》中官家的每一段感情都是“此情可待成追忆”?


对贵妃的情感是宋仁宗为数不多的自由,情感的表达可以大于情感本身还不必顾忌,因此对贵妃也是喜欢。他给张贵妃的宠爱是在证明自己的价值,与其说他爱张贵妃,倒不如说他爱的是在重压下微微喘口气的自己。

两条主线之外,是苗娘子和陈熙春。这两者的共同点在于,都热爱着仁宗。当然,青梅竹马之情有别于一见倾心之类。而这两位又可以在一起对比着来看。

为什么《清平乐》中官家的每一段感情都是“此情可待成追忆”?


陈熙春是太妃摸准了官家的喜好选择而来的,从剧集看,官家被吸引的地方在于:善璇之妙,见天下之广,无畏无惧,活泼直白。为什么喜欢?因为他缺少。纵身局高位,但见过的天地远不如陈氏,向往陈熙春,其实是向往不被“官家”身份束缚的自由。

因为深知被束缚之无奈,所以他放走陈熙春,要她一生自由翱翔,永远不近囚笼,永远繁花似锦。他一生触及不到的,全都实现给她,也是圆满。

那苗娘子呢?从小看到官家的不易与无奈,也懂得他的人生。义无反顾地要一辈子陪在他身边,做孤城里众多无趣女人中的一个。她本应有鲜活生动的一生,可甘赴囚笼,仁宗也顺手关上了笼门。官家把陈熙春从笼子里放了出去,把苗娘子关进了笼子里。对比陈熙春,令人心疼的紧。

为什么《清平乐》中官家的每一段感情都是“此情可待成追忆”?


官家说,禾儿永远是他的亲人,一张亲情卡定义了苗娘子。苗娘子与张贵妃泾庭,张贵妃要官家对她好,苗娘子只想对官家好。她将自己锁在宫里,希冀用自己温暖官家,

可笼子里不止一个娘子,官家有真爱曹后,宠妃张氏,苗娘子本该顺遂的一生,只能在孤城中看官家情海浮沉。

苗娘子就是陈熙春的另一种人生。笼子里的人生。从苗娘子和陈熙春的走向看,官家对陈熙春的情感,理性而值得肯定。

为什么《清平乐》中官家的每一段感情都是“此情可待成追忆”?


而另一方面,我以为,就目前能摸索的情节来讲,苗娘子和宋仁宗的情感耐得住细品。爱情重要,就像仁宗对张贵妃飞娥扑火一样执着的宠爱,无论为了什么目的,都无疑是自由缝隙里得到的灼眼的光;帝后圈于政治也不过是苦痛,这种双向深情在大环境里,也理性克制,在矛盾中流露着智慧。


“纵槽前狂饮,狂歌依旧,情难再旧。”宋仁宗复杂的爱情在皇帝身份的情境里总难善终,犹如“不经历狂喜,就不会有悲来袭”。希冀纯粹的爱,就应和了“爱恨噴痴皆有罪”,因为做不到,作为皇帝,爱恨噴痴都是想砍破牢笼而不得的自伤。

为什么《清平乐》中官家的每一段感情都是“此情可待成追忆”?


这个时候,苗娘子单向的热爱,懂得与陪伴,就像是顺着牢笼做的模子,形状一致,却柔软舒适,无论你在这里怎样行走,都不会进退两难,都不会因此痛苦。细水长流比轰轰烈烈对于一个无奈的皇帝而言,更为珍贵。


比爱情重要的东西有很多,对于一个皇帝而言,比爱情重要的东西更多。全然的信任,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的陪伴与爱,比单纯的喜欢更高尚。所以仁宗也许会对苗娘子有依赖,带着安全感的依赖,就像第四集苗娘子说的“六哥,我们回家吧”。

为什么《清平乐》中官家的每一段感情都是“此情可待成追忆”?


“世上功名,老来风味”,当宋仁宗像收集卡片一样地整理自己的感情线,随着年纪渐增而越来越完整,形状愈发明显时,大概就能在年老时终于站到了上帝视角,看得清自己情感的轮廓了。

所以,宋仁宗戴着镣铐的爱情不可能圆满,这么多条感情线,总起来无非就是一个意义——官家无法与任何一个人得到最普遍意义的爱情,在他的牢笼里,只有她们加起来,才可能拼凑出他想要的感情,然而这比较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