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飛虎勇無畏,鐵道線上逞英豪

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靜悄悄,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唱起那動人的歌謠,爬上飛快的火車,像騎上奔馳的駿馬,車站和鐵道線上,是我們殺敵的好戰場,我們爬飛車那個搞機槍,闖火車那個炸橋樑,就像鋼刀插入敵胸膛,打得鬼子魂飛膽喪。這是歌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中的歌詞,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會對這首歌耳熟能詳,這首歌所描繪的場景正是抗日戰爭時期活躍於敵後戰場的一支傳奇抗日武裝的生動寫照。那便是大名鼎鼎的鐵道游擊隊,又稱飛虎隊。

抗日飛虎勇無畏,鐵道線上逞英豪

影視作品中《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

鐵道游擊隊,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一支抗日武裝,抗日戰爭時期活躍在現山東魯南地區。主要以鐵道線為中心打擊日軍,隊員多由鐵路工人、小攤販、礦工、流浪者等人員組成,該游擊隊規模不大,人員最多時也僅有300餘人。但他們各個都身懷絕技,由於該地區盛產煤礦,鐵路縱橫,他們常年遊走在鐵道線上,練就了一身扒飛車的本領,因此也就有了飛虎隊的這個綽號。鐵道游擊隊對日軍的鐵路線造成了極大的破壞,令日軍束手無策,疲於應付。

抗日飛虎勇無畏,鐵道線上逞英豪

鐵道游擊隊佔領日軍列車

鐵道游擊隊最早出現在1938年夏,是在洪振海、王志勝領導的抗日情報站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剛開始稱作棗莊鐵道隊,正式成立於1940年1月25日,由蘇魯支隊任命洪振海為鐵道游擊隊隊長,王懷文為鐵道游擊隊指導員,杜季偉任政委,王志勝為副隊長。該游擊隊成立以後,以當時臨城為中心,依靠人民群眾,廣泛開展游擊戰,在鐵道線上與日本侵略者展開了浴血奮戰,沉重的打擊了日軍交通運輸線,有力的支援了中國軍隊正面戰場的作戰。經過多年艱苦鬥爭,鐵道游擊隊戰果斐然。

抗日飛虎勇無畏,鐵道線上逞英豪

鐵道游擊隊員正在動員廣大人民群眾

1940年10月,鐵道游擊隊收到臨城車站的內線宋邦珍遞送的情報:有一列裝載藥品的貨車將由青島開到臨城,然後向南行駛。鐵道游擊隊立即行動,埋伏在鐵路沿線附近,當晚10時,目標準時出現,游擊隊員身輕如燕,飛身上車,待列車行駛到沙溝與塘湖站之間時,戰士們迅速將藥品掀下,把這些藥品及時運到了魯南軍區,挽救了無數傷員的生命。

抗日飛虎勇無畏,鐵道線上逞英豪

鐵道游擊隊員登上日軍火車

1941年8月,鐵道游擊隊破壞了津浦鐵路韓莊段,致使日本運兵軍列脫軌。9月,拆除嶧縣至臨城鐵軌1.5公里,砍斷電線杆百餘根,使日軍的通訊和交通同時癱瘓。為了報復游擊隊,日軍在嶧縣和臨城緊急組建鐵甲列車大隊和鐵道警備大隊,並且專門從濟南調來特高課長高崗,在臨城組建第五特別偵諜隊。鐵道游擊隊在一天夜裡化妝成日軍士兵和搬運工隱蔽接近到了高崗的住處,游擊隊員劉金山第一槍打死了高崗的衛兵,高崗正在那裡趴著寫字,聽到槍響一抬頭,劉金山第二槍緊跟打出,擊斃了高崗。日軍苦心經營的諜報網絡從此土崩瓦解。

抗日飛虎勇無畏,鐵道線上逞英豪

鐵道游擊隊員正在破壞日軍鐵軌

1941年11月初,鐵道游擊隊在塘湖站附近成功截獲日軍運布車。共截獲棉布1200匹,軍裝500餘套,皮箱200只,緞子被100餘床,呢子、毛毯各一宗,顯微鏡4架,電爐2個,在沿湖十幾個村莊的數百名群眾幫助下快速進行搬運。然後將這些物資藏於湖區,後來運到抱犢崮山內的曹流井村軍區被服廠,解決了軍區武裝越冬缺少棉衣的困境。

鐵道游擊隊還執行過許多秘密護送任務,相繼成功護送過劉少奇、陳毅、陳光、羅榮桓、蕭華、葉飛等中國共產黨及八路軍重要領導人穿越臨城附近的津浦鐵路,順利通過敵佔區,安全過境。並從1942年到1944年,先後護送千餘名幹部往返延安,未出現一次差錯,受到了魯南軍區的通令嘉獎。

抗日飛虎勇無畏,鐵道線上逞英豪

鐵道游擊隊隊員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投降,但是駐紮在嶧縣和臨城一帶的日軍卻拒絕向鐵道游擊隊繳械投降。當日軍趁夜色乘坐鐵甲列車企圖開出臨城車站時,在沙溝附近發現前面的鐵路已被毀,再試圖退回臨城時,退路也被鐵道游擊隊炸斷。日軍在孤立無援、忍飢挨餓3天之後,不得不向鐵道游擊隊投降。當時年僅23歲的鐵道大隊政委鄭惕代表八路軍受降,1000多名日軍放下武器投降,鐵道游擊隊接收了8挺重機槍、130多挺輕機槍和兩門山炮等輕重武器,實力大大增強。在無數次惡戰之中,鐵道游擊隊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鐵道游擊隊前後有五個政委就犧牲了三個,首任大隊長洪振海也在黃埠莊作戰中英勇犧牲。

抗日飛虎勇無畏,鐵道線上逞英豪

鐵道游擊隊員中彈負傷

1945年12月底,鐵道游擊隊奉命到滕縣接受整編。加入到中國人民解放軍序列當中,在後來解放戰爭中繼續發光發熱,整編後的鐵道游擊隊番號撤銷,完成了它英勇無畏光榮的抗日曆史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