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基地•活力新城】雙輪驅動,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答卷

——三元區打造工業名片側記

走進企業生產車間,機器飛轉、工人忙碌;穿行在項目建設現場,車輛往來、焊花飛濺;招商戰場上,延鏈強鏈、捷報頻傳……沙溪春潮湧動,三元城鄉大地企業復工復產,一派忙碌生產景象。

工業興則經濟興。三元區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緊扣高質量發展要求,堅持走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與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雙輪驅動路子,重點培育稀土和新能源材料、氟硅材料、生物醫藥三大產業,加快機械製造和食品加工兩大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工業總量不斷擴大,產業結構持續優化,企業核心競爭力日益增強,新興動能不斷迸發,在新起點上譜寫出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創新引領, 傳統產業“老樹發新枝”

三元因工業崛起,機械製造產業歷史悠久。“輝煌”牌連鑄機、“鳴鶴”牌汽車缸套等國家、福建省“優質產品”和“著名商標”,老三明耳熟能詳。

機械製造作為傳統產業,如何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是三元工業產業發展的重要命題之一。

3月25日,走進三明毅君機械鑄造有限公司精加工生產線,工人們正在打磨大型挖掘機鑄造件,車間地面乾淨整潔,生產過程聽不到金屬加工發出的刺耳聲響。

【工業基地•活力新城】雙輪驅動,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答卷

毅君機械生產車間裡,工人在對大型挖掘機鑄造件進行打磨。

“這些毛坯鑄造件經過精加工後,可以直接組裝使用,產品附加值提高了。”毅君鑄造廠長黃志達介紹說,從粗加工到精車一刀,看似只增加了一個環節,背後是毅君鑄造對技術創新孜孜不倦的追求。

黃志達1993年進入毅君鑄造,從學徒到廠長,不僅見證了公司發展壯大,也在參與技術創新中收穫人生。他說,毅君鑄造先後與國內外院所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係,緊跟國際主流高端鑄造技術發展步伐,公司鑄造技術在業內處於領先水平。

創新無止境。去年,公司建成大型工業NDT無損檢測平臺並投入使用,將福建省RT檢測能力由現有厚度50釐米提升到300釐米,產品質量邁上新臺階,為滿足客戶對產品特殊需求奠定了堅實基礎。

堅持走自主創新路子,心無旁騖做主業,毅君鑄造80%以上產品出口歐美市場,為德國西門子、瑞典山特維克等多家世界500強企業關鍵零部件提供配套,在國際鑄造業舞臺擦亮三明工業名片,年產值從不足千萬元增長至近億元。

毅君鑄造是三元區機械製造產業通過持續創新,加快產品轉型升級的生動註腳。三元區機械製造立足產業特點,有堅守有捨棄,穩步推進新技術、新工藝改革,用科技創新活水澆灌傳統產業之花,機械製造產業歷經數十載,依舊活力四射、蓬勃向前。

走進三元區溪口匯華工業園,福建匯華集團東南汽車缸套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機聲隆隆。作為專業從事汽車缸套研發、生產與銷售為一體的高新制造企業,歷經20多年風雨,匯華缸套擁有9項專利技術,氣缸套銷量排名全國缸套行業前五。

“全區共有機械製造規上企業54家,不僅具備機械全產業鏈服務優勢,而且鑄鍛成型、機械加工、超精密加工、無損檢測、工業零部件等產業走在全省前列。”三元區工信與商務局副局長賴朝輝說。

和機械製造產業一樣,食品加工產業是三元區“3+2”產業佈局中,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又一發力點。

三元區白蒙畲工業區四周青山環繞,沿著園區公路進入半山腰,眼前一排排廠房沿山勢排列,這裡就是名佑(福建)食品有限公司。

秉持“一頭豬隻選7%好肉做培根”理念,名佑食品注重低溫西式肉製品技術研發創新,精心培育“名佑”牌培根主打產品,市場佔有率不斷攀升,目前銷售佔全國市場份額20%左右,成為全國較大低溫西式肉製品培根製造商,是培根國家標準、燻煮火腿國家標準制定單位。

培育品牌,做大做強企業。名佑食品以生產加工培根肉為主,先後引進香腸、果蔬加工、拌菜加工三條生產線,擁有“名佑”“阿發伯”“廈南味”等註冊商標和品牌,50餘種產品走進消費者的廚房、餐桌。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名佑食品承擔了國家星火項目和福建省科技廳區域科技重大項目,先後研發30多種新產品,組合培根等新產品已獲得國家多項發明專利證書。同時,公司不斷延伸產業鏈,農林種植、生豬養殖、肉製品研發、深加工、冷藏運輸、市場營銷等業務持續拓展。

作為三元區食品加工產業龍頭企業,名佑食品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發展路子,為全區食品加工產業發展發揮了示範帶動作用。目前,三元區正按照產品多元化、品牌特色化思路,打造綠色食品產業體系,加快肉製品、筍製品等食品加工企業提質增效。

創新驅動,龍頭引領,三元區傳統產業“老樹”開出“新枝”。去年,機械製造行業實現產值176.8億元,比增11.5%;食品加工行業實現產值52.9億元,比增1.7%。

補鏈強群,新興產業蓄勢揚帆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發展的方向,也是培育新動能的重點。

3月25日,在三元區黃砂新材料產業園一處項目施工現場,挖掘機正在作業,渣土車來回穿梭。“這是美國AMG項目現場,佔地60畝,目前已完成外資註冊、土地紅線和項目初審。”賴朝輝說。

美國AMG項目落戶黃砂新材料產業園後,三元區氟化工產業鏈條再次延伸,故事的起點是福建三農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

【工業基地•活力新城】雙輪驅動,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答卷

金氟化工二期生產車間

走進福建三農,400多畝的廠區內設備林立、管線縱橫,現代化的花園式工廠赫然眼前,這是一家集產、學、研、銷售為一體的氟化工高新技術企業,填補了我省含氟高分子聚合物空白。

“氫氟酸是公司的副產品,金氟科技落戶園區之前,我們都是對外銷售。”福建三農總工程師徐美燚說。

產業互補,優勢提升。“福建三農生產中產生的氫氟酸純度只有12%,對他們來說是廢品,但對我們來說卻是生產原料。”福建三明金氟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左立勇說,公司之所以選擇黃砂新材料產業園,原因之一就是和福建三農形成產業配套。

【工業基地•活力新城】雙輪驅動,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答卷

福建三農全景

金氟科技和福建三農是鄰居,生產原料就在身邊,節省了運輸、原料庫存等成本。“我們生產無機氟,福建三農生產有機氟,不僅形成產業鏈互補,我們的產品五氟化碘也是他們的原料。”左立勇說。

走進金氟科技一車間,工人們正在生產線忙碌。“我們生產的氟鈦酸鉀、氟硼酸鉀就是給AMG項目配套,作為他們的生產原料。”左立勇說。

福建三農引來金氟科技,後者又吸引了美國AMG項目,這樣的故事還在繼續:上海晶鴻化工集團特種氟橡膠項目毗鄰福建三農,生產原料從福建三農用管道連接輸送,目前已劃出60畝紅線圖,完成項目初審;金氟科技和日本一家公司達成合作意向,進行新的產業配套……隨著氟化工產業鏈條不斷延伸,黃砂新材料產業園形成了一批特色產業集群。

補鏈延鏈,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3月20日,福建三化元福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5萬噸電子級氟化氫一期項目試生產。“項目投產後,公司要往下游延伸產業鏈,深加工含氟精細化學品、高端氟鹽系列等產品。”元福新材料技術管理員郭金森說。

【工業基地•活力新城】雙輪驅動,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答卷

福建三化元福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5萬噸電子級氟化氫一期項目試生產現場

和元福新材料一樣,福建省三明市盛達化工有限公司也通過拉長鏈條,自己進行產業配套。“之前公司生產硫酸、白炭黑,水玻璃生產線投產後,我們建成福建省內最大的白炭黑配套產業鏈項目。”盛達化工董事長蕭祥梅說。

培育壯大新興產業,三元區不遺餘力:廈鎢新能源鈷酸鋰電池材料生產技術領先,全國市場產品佔有率28%,產銷量排名全國第一;作為全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試點縣(區),三元區鼓勵企業建設專業園區,鏈接上下游產品,形成產業集聚,匯天藥業、融合藥業等一批企業已形成拳頭產品。

精心培育,新能源材料、氟硅材料、生物醫藥三足鼎立,新興產業之樹茁壯成長。去年,三元區稀土和新能源行業實現產值41.9億元,比增6.4%;氟硅新材料行業實現產值17.3億元,比增8.9%;生物醫藥行業實現產值18.7億元,比增11.5%。

雙輪驅動,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高質量發展,根基在實體,支撐在產業。如何讓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並駕齊驅,走出一條適合三元的產業發展路子?

三元區創新了一系列服務企業的新模式。

2月11日,廈鎢新能源正式復工,2月24日,除了檢修崗位,公司全員到崗,實現滿負荷生產。

“公司復工復產速度快,得益於政府部門和園區工作人員的精細服務。”廈鎢新能源人力資源部經理黃清景說,只要公司能享受的優惠政策,工作人員都會第一時間和企業對接,今年僅穩崗補貼、社保減免公司就可受益80萬元。

【工業基地•活力新城】雙輪驅動,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答卷

三明廈鎢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一角

堅持優惠與貢獻對等原則,三元區精準制定“一企一策”,常態化開展“訪企業、解難題、促‘六穩’”行動,認真落實園區資產按揭貸款、融資擔保“白名單”制度,用好“e三明”政企直通平臺,及時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和問題。

帶著感情帶著責任,做好企業服務的同時,鼓勵企業做大做強。

三元區以“產業聚焦、功能聚集、要素聚合”為導向,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支持龍頭企業橫向擴圍、縱向延伸,向產業鏈中缺失的高附加值環節精準發力,推動“3+2”主導產業向高端高質高效發展。

福建省“專精特新”企業——福建吉興竹業,立足我市毛竹資源優勢,採用先進工藝,年生產具有高密度、強耐腐、強耐久性竹製產品2萬立方米,廣泛應用於戶外棧道、地面、牆面、格柵、園林景觀等場所。目前,企業每年消耗毛竹百萬根以上,產品每立方米身價達萬元。

【工業基地•活力新城】雙輪驅動,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答卷

福建吉興竹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正在有條不紊地整理竹條。

“這是公司新建成的竹製品裝配式建築生產線,設備已經安裝完成,計劃6月份投產。”吉興竹業廠長孫以法指著一幢新建成的廠房說。

龍頭舞動產業興。三元區著力發揮“3+2”主導產業龍頭帶動作用,廈鎢新能源、福建三農、匯天藥業等一批支柱企業加快發展壯大,傳統產業煥發新活力。去年,全區工業總產值近500億元,工業增值稅納稅增速56.37%,位列全市第一,工業用電增速位列全市第二。

項目提速,服務提升,幹部提振。抓實體經濟的濃厚氛圍,抓產業的強大定力,抓創新創業創造的務實舉措,既是三元取得亮眼成績的根本原因,也是推動全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

千帆競發春潮湧,百舸爭流正逢時。面對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這張新答卷,三元區正奮力爭先,在大戰大考中交出亮眼的成績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